海外的光辉足迹

2004年4月,刚刚过完中国年不久,全球非典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世界。李雅婷紧紧握着护照和行李,缓步走出了悉尼机场。她的目光在周围徘徊,虽然面带微笑,但内心的忐忑和不安随着每一步骤然加深。

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挥手示意,雅婷的亲戚——莉莉表姐,已经等候在出口。她热情地迎上来,亲切的笑容让雅婷暂时放松了紧张的情绪。

“雅婷,欢迎来到澳洲!”莉莉帮她提起行李,关切地问道,“路上还顺利吗?”

“还好,就是有点累。”雅婷微笑着回应,尽管身体疲惫,内心却对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充满期待。

坐上莉莉的车,雅婷透过窗户打量着这座城市。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街道干净整洁,车流量不大,一切显得井然有序。然而,车窗外景象的平静却让雅婷感到有些出乎意料。她原本以为澳洲的城市应该像国内的都市一样高楼林立、繁华热闹,但眼前的街道宽敞且安静,街边的建筑大多是低矮的房屋,行人稀少,仿佛这座城市还在沉睡中。

“这里除了CBD区,其他地方大多是居民区,建筑不像国内那么密集。”莉莉似乎看出了雅婷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澳洲的生活节奏很慢,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得很开,大家都喜欢住House,像我们这种居住在居民区的日子很安逸。”

雅婷点点头,心中开始慢慢接受这个与她预想不同的现实。虽然与国内的繁忙都市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但她知道自己即将迎接的是一段全新的生活。

车子驶进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House,每一栋都有自己的小花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莉莉家就在这条街的尽头,车子停稳后,莉莉带着雅婷走进了一栋看似普通的House。

进入屋内,雅婷才发现这栋房子与她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房子里有好几个房间,走廊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鞋子,还有几张不同的行李箱散落在墙边。她的好奇心被勾起,忍不住问道:“姐,你们家有这么多房间吗?”

莉莉笑了笑,解释道:“这栋房子是我们家的,不过我们把大部分房间都租给了留学生,毕竟房子大空着浪费。你知道的,在澳洲,很多家庭会通过出租房间补贴家用。现在我们这里住着几个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他们都还挺安静的。”

听完莉莉的解释,雅婷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新奇。她没想到,自己要在亲戚家里和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陌生人共同生活。这种安排让她既感到有些不安,但同时也觉得或许能够借此机会多了解不同文化的人,甚至可以借机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莉莉领她走进了安排好的房间。房间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铺上,显得格外温馨。雅婷放下行李,简单地整理了一下生活用品。她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从今天起,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了,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第二天一早,雅婷带着满心期待和些许紧张,前往语言学校报到。莉莉特地开车送她去学校,一路上耐心地为她指路,告诉她如何使用悉尼的公交系统,如何查看路线图。虽然信息量很大,但雅婷努力记住每一个细节,她知道接下来自己必须学会独立生活。

到了语言学校,雅婷走进校门,看着四周学生们三五成群地交流,心里感到一阵陌生感。校园并不大,但充满了多元文化的气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聚集在这里学习英语。她穿过教学楼,找到自己的教室,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第一堂课很快开始了。老师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澳洲女性,笑容亲切,语调轻松。她走进教室,热情地与学生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everyone! Welcome to your first day at language school!”

教室里坐满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有亚洲面孔,也有欧美人,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雅婷坐在教室后排,内心隐隐感到不安。她在国内学了多年的英语,自认为基础扎实,可当老师开始用流利的英语讲课时,雅婷很快意识到,课堂上的英语与她在国内学的完全不同。老师的语速飞快,单词的发音和语调与她在中国课本上学到的大相径庭。

老师开始点名,每个学生都需要自我介绍。当轮到雅婷时,她站起来,试图用英语介绍自己:“My name is Li Yating. I’m from China.”

当她说出自己的名字时,教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老师试图模仿她的发音,却显得有些别扭,随后微笑着说:“How about I call you Liz? It’s a bit easier for everyone.”

雅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答应。她明白,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很难发音,为了方便她与其他人交流,取个英文名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就这样,李雅婷在悉尼有了一个新的名字——Liz。

接下来的几天,雅婷开始渐渐适应语言学校的节奏。虽然课堂内容对她来说充满了挑战,但她并没有放弃。每次下课后,她都会花时间复习当天的课程内容,回到莉莉家时,也会努力练习口语。莉莉常常鼓励她多和家里的留学生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她的英语水平,还能让她更加适应澳洲的生活。

住在莉莉家,雅婷逐渐认识了其他几个留学生。和她同住的有两个来自韩国的男生和一位日本女生,他们都是来悉尼读书的。尽管大家的母语不同,但因为共同的语言学习目标,彼此之间逐渐建立了默契。晚餐时,大家有时会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生活趣事。这样的互动让雅婷感到了一些温暖,虽然远在异乡,但这里的留学生们却成为了她新的“家人”。

一天下午,语言学校组织了一次讨论会,主题是“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ountries”。雅婷所在的小组被要求比较中国与澳洲的文化差异,她主动发言,讲述了自己来到澳洲后的种种文化冲击。从房子与居住环境的差异,到日常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她谈到了许多令她惊讶的地方。

“在中国,生活节奏很快,我们的城市充满了高楼和繁忙的商业街道,但在澳洲,除了CBD,大部分地方都是居民区,House比较多,周围很安静。”她说道,“这里的商店很早就关门,晚上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人,而在中国,即便是夜晚,街道也是灯火通明的,商店、餐馆都很晚才打烊。”

她还谈到人际关系的差异:“在中国,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我们总是互相关心、聚在一起。而在澳洲,大家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朋友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她的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其他留学生也纷纷分享了他们的文化体验。通过这样的讨论,雅婷逐渐意识到,虽然文化差异让她感到困惑和不适应,但这些差异也让她学会了如何更加开放地去接纳不同的生活方式。

几个月后,雅婷顺利通过了语言学校的测试,成功进入了悉尼的高中继续学业。虽然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生活。无论是语言障碍还是文化冲击,雅婷知道,只要她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