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煲兄弟

这次的接待规格很高,老洪的顶头上司,大华集团分公司的徐副总都专程从香港赶来接机。老洪让蔡文青中午前在晶都酒店楼下的潮州酒家开好包房,点好菜,不要耽误给贵客接风。

谁知道飞机晚点,过了饭点客人还没到。酒家把菜都备好了,就一遍遍地来问,还说再不上菜他们该下班了。急得蔡文青跟热锅上的蚂蚁,不断跑出去看。偏偏这时候肚子又闹腾了起来,也不知道昨天晚上宵夜吃错了什么。偏偏在他躲包房的卫生间里松快的时候,徐副总带着老洪、秘书、财务等人拥着客户进了包房。没见到蔡文青出来迎,老洪进门就扯大嗓门喊道:“小蔡呢,小蔡哪里去了?”

蔡文青吓得半肠子屎缩了回去,连忙穿上裤子,打开卫生间门,迎面撞见老洪那硕大的猪头,一脸鄙夷地说:“又拉肚子了?每次要找你就不见人,真是懒人屎尿多啊!”

蔡文青一边拉拉链,一边尴尬地说:“我等了很久,实在憋不住了。”

“文青,哈哈,原来你也在这里。”突然有人叫他。蔡文青转头一看,方头、大耳、阔口,竟然是方盛。

原来,公司要接待的贵客就是方盛,他父亲是省里主○★☆◇●◆□▲■△○,自己在南荣市里一家省属进出口公司工作,这家公司有三千台录像机的批文要找大华集团帮忙从香港进货,他就是出面洽谈此事的负责人。这三千台录像机本身不值得徐副总和老洪他们大费周章,他们更看重的是方盛父亲这个背景,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得知方盛和蔡文青是高中同学,徐副总很高兴地说,“是吗?那样就太好了!看来,是天作之合啊,来,小蔡,坐到方公子这边来。”老洪让出自己在方盛右手边的位置,搞得蔡文青不知所措。

“来,文青,随便坐,不要拘束,徐总算是我的世伯,早就认识的,不用拘礼。”有方盛发话,蔡文青才不得不越过老洪坐了过去。

这间酒家由香港大厨打理,按照香港酒楼的西化模式,菜是一道道上的,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头盘是一整只乳猪,烤得焦脆的皮已经起好划开,大家刚把猪身上的皮吃完,侍者就把猪头和身架端走了。老洪收回想夹猪耳朵的筷子,依依不舍地目送着远去的猪头,而那猪头也正好含情脉脉地对着老洪,令人浮想联翩。

下一道是白灼基围虾,徐副总招呼大家上手剥,一边剥一边笑着说:“都说一到深圳就抓虾(瞎)啊,呵呵,两个意思,一个是说深圳的海鲜生猛,宴请内地来的客人,这基围虾是必点的菜,另一层意思呢,是说深圳这里新生事物多,刚来的人搞不明白。”

老洪拦住方盛,没让他上手,自己亲自为他剥虾壳。

“怎么样?在大华干得还不错吧?”方盛一边用烫手的热毛巾擦着脸,一边降低音量问蔡文青。

徐副总忙说:“小蔡在我们这里很优秀的,对吧?老洪。”

“是,是,是,小蔡年轻有为,表现很不错的,集团正打算重用他。”老洪一边满手油地剥虾壳,一边各瞟了方盛和蔡文青一眼,那张肥硕的老脸上,挤出了一丝少女才有的妩媚的微笑。

这是蔡文青从来没有见过的微笑,刚吃进去的虾仁差点没吐出来。转念一想,又不禁为老洪感到一丝悲凉,一个都五十出头的人了,为了生活还要向年轻人谄媚逢迎,但愿自己活到这把年纪不要变成他这样才好。

“小伙子,好好干,我看好你。”徐副总举杯向蔡文青微笑点头。蔡文青受宠若惊,连忙抬起屁股,躬身举杯抿了一小口饮料。这徐副总本来是清华的教授,学古人投笔从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毅然决然弃教从商,能得他金口赞上几句的人不多,蔡文青感觉比吃了一只四头鲍还受用。

这一顿饭差不多吃了一个下午,据说吃掉了上万块,蔡文青虽然没觉得吃了什么,但幸福感却是满满的,他从来没让人这么抬举过。想不到自己在集团领导眼里还算个人物,过去这一年多,让老洪那猪头耽误得不轻,害得自己差点怀疑人生。

吃完饭,方盛一行人入住酒店,稍事休整,天就黑下来了。徐副总带着一干人先回去,只有老洪赖在房间里不肯离开,挤眉弄眼地说要带方盛去夜总会嗨皮嗨皮。

像方盛这样的重要客户过来,大华方面一定会派人二十四小时跟着,说是陪同伺候,其实是贴身监视,尽量不让他接触其他人,更不能让他落到竞争对手手上。方盛知道老洪的用意,就说:“今天晚上就让小蔡陪我去街上随便走走好了,我们毕业以后很久没联系,正想好好聊聊。”

老洪无奈,十分暧昧地看了蔡文青一眼,话中有话地说:“陪好方公子啊,别让他走丢了。”然后才起身告辞。

方盛又把一起来的两个同事打发掉,才让蔡文青领着,打的去东门逛夜市。回来后,方盛把蔡文青留在客房里聊到下半夜。双方把毕业后的经历都简要地说了一遍,唏嘘不已。一起从青春期走过来的中学同学,生活背景相似,三观相近,感情比纯净水还纯,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最高。虽然分开后各自经历了许多,只要再聚到一起,同窗之间的友情就很容易复燃。感到方盛还拿自己当死党,蔡文青心下宽慰了不少。

第二天,徐副总和老洪一早就在楼下的餐厅里候着了,见蔡文青和方盛一起下来,老洪对蔡文青的态度亲切了不少。简单地用罢酒店里的自助早餐,一行人就去国贸大厦大华集团的深圳办事处谈具体的合作事宜。其实,主要的条款早就在电话和传真里谈得差不多了,方盛他们这次过来,只是再斟酌几个细节,面签合同,同时聊聊更进一步的合作事宜。

事情处理完后,方盛跟老洪说还有件小事要麻烦一下他。原来,昨天方盛的同事在电器市场上买了两部走私的三洋收录机,只有收据没有发票,没法拿回去报销。老洪说:“这简单,方公子,你要填多少?”

“实报实销吧,”方盛让手下人把收据拿给老洪看,并叮嘱他们税点要给老洪。

蔡文青见老洪戴上老花镜,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正式发票,对着收据一笔一画地填好,又掏出大华集团深圳分公司科教仪器部的财务章盖上,撕下报销联,交给方盛的手下。蔡文青突然发现,发票的“联”字,竟然也是繁体字,心里不禁一惊,那章不会也是假的吧?

中午在新都吃完饭,徐副总一行人便回香港去了。老洪除工资外,又多留了两千块钱给蔡文青,叮嘱他陪好方公子,花费开票,实报实销。

蔡文青陪方盛转了两天,方盛对宝安南路新开张的海马家私城特别感兴趣,让手下人把每家厂商的名片都收集了起来。蔡文青不解,方盛说,以后你就明白了。晚上,又去几家娱乐场所转了转,感慨地说:“深圳的夜生活真是丰富啊,我们南荣,一到晚上就没什么玩的地方了。”

蔡文青说:“当初你为什么要回南荣,其实你也可以出国的,就算来深圳发展也不错啊。”

方盛笑道:“没本事的人才哪里好就奔哪里去。做大事的人看的是机会,深圳快饱和了,南荣还是一张白纸,机会更多。”

蔡文青不太懂他说的“机会”具体是指什么,但他隐约感到,方盛和自己这些普通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可以逆天改命、追求建功立业的人。

第二天,方盛他们先去东莞,然后再从广州登机返回南荣。分手时,方盛跟蔡文青说,自己下个月会再来,具体的计划到时再详谈。虽然不知道方盛葫芦里卖什么药,但蔡文青就像花几块钱买了注六合彩,内心充满渺茫却伟大的希望。

方盛的出现,令蔡文青深感惭愧。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卓越的时代,而蔡文青只想努力扮演一个正常人,假装能听懂别人的话外音,假装有一个活着的目标,假装正按部就班地向这个目标前进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有一天被人揭穿。

方盛的出现,让蔡文青意识到,自己真的应该做点什么了,总之不能再跟沈峻、吴诚朴他们几个一起瞎混了。像他这种一没背景,二没特长的普通人,想努力没个抓手,要奋斗缺乏方向,多半只能攀龙附凤、随波逐流,运气降临的时候,抓住了就能上岸。运气没来的时候呢,只能耐心准备,所谓晴耕雨读,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的。

于是,蔡文青翻出了大学时买的几本世界名著,都是只读了个开头没熬到结尾的,在萨特、尼采、佛洛伊德等几个大家中,又对佛洛伊德《梦的解析》颇有感悟,遂去路边书报摊买了几本香港偷带过来的《龙虎豹》、《阁楼》拿回来对照研究,越研究越上火,好不容易熬到周六,草草地吃了晚饭,梳洗打扮一番,就奔赛格舞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