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老徐

夜色渐渐沉了下来,BJ西的旅客小心翼翼地互相避让着,偶尔有几个匆忙赶时间的,大家也都尽量避免挤撞。

“给你两个N95的口罩,明天回家的路上戴严实了,防护上还是注意些吧小乔。”徐雨刚取完车票,转身看到同村的王小乔在一旁的队列中往前挪了一步,高处泛着晕红的明亮灯光映照在她那张单薄精致的脸庞上。

“呀,徐雨哥,你也取票啊?”王小乔愣了一下,看到是徐雨递过来两个口罩,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暖意,“谢谢徐雨哥,我这几天工作忙没顾上买口罩,今天找了公司附近的超市和药店口罩都卖完了。”

王小乔没有推辞,她接过口罩,拆了一只戴到脸上,另一只放进大衣口袋内。两人会心一笑。

“徐雨哥也是今天走吗?你是几点的车?”她眨了下明亮的眸子,透过夜幕下的光晕,看着徐雨越发明朗的脸型。口罩遮住了徐雨半张脸,但她还是一眼就辨识出口罩下他微微翘起的嘴角。

“是啊,我是今晚八点多的车,到家就半夜了。票买的晚了,就这张票还是抢了好几次才抢到的。”徐雨晃了晃手中的车票,一手抓住小乔的拉杆箱,提到了自己身边。

小乔抬手按在徐雨的车票上看了看,另一只手使劲压了压鼻梁处口罩的折弯。她仰起头,“同一辆车,同一个车厢,巧了。”小乔细声地笑起来。

徐雨和王小乔小学时做过两年的同桌,从小关系不错,长大后读书不在同一个城市,两人也就逐渐疏远了。就在几天前,两人才从各自家长口中得知,原来小学同桌也在BJ工作。不过碍于工作繁忙,并且工作地点一个在大兴一个在昌平,也算是同城异地了,况且互不清楚对方现在生活状况,一时都没主动联系。这次车站的邂逅算是他乡遇故知,回家路上也有个伴儿。

两人闲聊着工作和生活,取了票,过了安检,在候车厅里望着一大半的口罩族,徐雨的心头忽而紧了一下。

“据报道,目前BJ已经有好几个病例了,也不知道这次疫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戴口罩了,还有一部分应该是想着做好防护但是买不到口罩的,不过终究是防护意识还不够强烈。火车上这么多人,密度又大,万一有一个病人,那其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啊。”徐雨说话间,抓住小乔胳膊往一旁拉了拉,避让开一名没戴口罩的中年妇女。

“是啊。”小乔略有些木木地答道。

徐雨说完,小乔忽然觉得心里有点害怕,也有点庆幸。她心想着是自己冒失了,应该提早抽时间买点口罩的,要不是徐雨,她这趟回家算是完全暴露在列车里了,万一有病例算不算是完全暴露在病毒笼罩下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刚工作买不起车,回家两三个小时又懒得提前抢票,买不到高铁票只能硬着头皮跟一车人在一个小空间里多挤一个多小时了。转念一想,大部分人也都得坐火车,况且国家还让火车跑着,情况应该还没那么糟糕,希望自己幸运点吧。现在再加上徐雨,希望自己和徐雨都幸运点吧。

火车驶离灯火通明的BJ城,带着那些或劳累工作或异乡求学的人,带着他们对阖家团圆过大年的期盼,在夜幕中穿梭而过,奔向他们的家乡。窗外空旷的北方原野上,隐约闪过几许灯光,不时也能看到几处暗影里的积雪。

上车后,徐雨跟人调换了座位,坐在王小乔旁边。三个多小时的行程,两人细数了不少各自的经历,最重要的,两人互相知道了对方目前还是单身,都是独自一人扛着北漂中的苦与乐。似乎是儿时相处的愉快推动,也或许是这趟行程细数的时光缱绻,当得知彼此单身后,两人心中都微微漾起了一层涟漪,对来年后在北漂的生活多出了一些想法。

徐雨拉着两个行李箱,陪同小乔在人流中走出车站。王青看到女儿出来了,急忙招呼,同时也一脸笑意地从徐雨手中接过女儿的行李箱。

“爸,让你别着急,你非得那么早来,等了两个小时吧。”王小乔满心欢喜地搂住王青的胳膊。

“不打紧不打紧,听说路上查的严了,要测体温啥的,怕耽搁了所以就提前来了。”王青拎了拎女儿行李,挺轻巧。“奥,对了,徐雨啊,村长他现在还在镇上开紧急防控会呢,他不能来接你了,知道你和小乔一趟车,就给我安排任务得把你一块送回家啊,哈哈。走,咱们一块回去。”

“好的,我爸刚才也跟我说过了,那就谢谢王叔了。”

徐雨前后脚跟着王青把行李在后备箱放置妥当,然后叫上小乔,快步走到边上人员稀疏的地方,摘下口罩,换了个新的。两人都趁着换口罩的间隙,深深呼吸了几口清冷的空气。

“火车上人多,空气不好,咱们这虽然也开始管了,但是还没有病例,空气比BJ好,更比火车上好,你俩可以多喘口气。”王青走过来,向徐雨递过去一支烟,“抽烟不?可以缓几分钟再走,上车后我女儿可就不让抽了。”

“我不抽烟,谢谢王叔。您来吧。”徐雨摆了摆手。

“我刚抽了,今天不抽了,那走吧。你俩都坐后边吧,副驾上我放衣服和烟顺手,就不收拾了。”

从车站到小西村约有半小时车程。开车离开市区,扎进乡村的小道,临近村庄的道路两旁绿化挺好,虽然是冬日,都能在灯光里辨识出几抹绿意。这些都得益于近几年村长老徐跟上边争取的经费,除了绿化,村中大小道路也都铺上了水泥,路灯也架了起来,为这个村庄上夜班的人们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基于小西村的周边产业基础,再加上政府政策引导扶持,仅仅一两年时间,老徐这帮人便把新农村建设便搞得实实在在,像模像样了。

虽然BJ离家乡不远,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周末闲来又想着睡个懒觉好好休息下,徐雨和王小乔也都是半年没回家了。车子转入乡间道路时,他们都摘下了口罩,望着外面清亮的夜空,追看着点缀其间的星星,还有道路两旁一闪而逝的树影婆娑。BJ城灯红酒绿,夜间的霓虹灯光往往弥散天际,导致BJ城的夜空总是不够透彻不够纯粹,天与地之间似乎隔着模糊的夹层,天上的星星也总看不真切。

现在望向窗外,两人就一个感觉:家乡的夜空好干净!

当下的社会,孩子们也是早早就要在学校寄宿读书,工作后更是有很多人背井离乡,但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学业上压力还是工作上的不顺遂,家乡都是一处休憩的港湾,给人温暖给人力量。每当王小乔感到疲惫的时候,她都会想着回一趟家,家乡像是个会缝补心房的缝补匠,用安静和温馨调理归乡的游子身心,给她打气给她加油,总能让她再生起一股子直面生活的勇气,再多一份坚持和勇敢。她侧过头看向徐雨,只见他正望着窗外出神,这个小学同桌转眼已成了一名俊逸的男子,夜色如水,他的侧颜大概就是她一直想望的样子。

这次疫情赶上了春节,她能够返乡也算是逃离了人员密度大染病风险高的大城市了,就在这干干净净的小村庄,避过这阵疫情,正好也能休息一段时间,幸运的话,她希望徐雨能够约她一起在乡间的小路上走走,或者坐在村头的大榕树下聊聊天,听说他每次回家都喜欢在村头那棵大榕树下看会儿书,不知道那棵大榕树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既然他喜欢想必一定有独到的地方。

以往她爸接她回家的路上,王小乔总能在车子里睡个小觉,这次她却精神的很,一点困意都没有。倏忽间,村口的兴乡阁便映入了眼帘,灯光打在两侧的大字上,王小乔只隐约看到“游子”两个字,她每次回家都能注意到这两个字,或者说她刻意记住了这两个字的位置,每次回村必定先看下这两个字才觉得心理上的一点情愫得到了响应。

“爸,爸!”徐雨急忙摇下车窗,高兴地喊道。

王青急踩了下刹车,这才注意到一个身影在兴乡阁下边缓缓站起来。

“呦呵,儿子回来喽。”老徐把剩下的一小截烟头扔到脚下拧搓了下,赶忙扶住拐杖站起身来。

“村长,你这是开完会了?大冷天的你在家等着呗,在这干啥,冷哈哈的。”王青喊道。

老徐一瘸一拐地快步凑到车前,“这不也刚开完会回来,在家待着也没事,过来就几步路,就出来等着儿子了,这不想着得让我儿子感动下嘛,哈哈。”老徐拍了拍后备箱,“行了,我们这就到家了,拿下行李吧,多谢了啊王青。”

老徐跟王青寒暄了几句,夜幕中父子俩目送王青的车辆驶进村里,转身跟徐雨一起拉着行李箱,往自家走去。两人的身影拖在地上,徐雨的影子比父亲的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