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结渡仙

听闻古之大能,问道于天,得道基篇,传于万界泽被众生,自此世间万灵皆有通天之途,修行之法如笋涌现,天骄之辈证道长生,飞升上界,道不朽则身长存,后世尊为仙。

灵榆国杏花山,杏树满山,时值三月,花开漫山,山中隐约几栋老旧建筑,为首主楼门口写着摘杏门几个镀金大字,金漆已脱落不少,显得斑驳不堪。

忽有脚步临近,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洞开,门后倒是如同杏花山一样,栽种些许杏树,树下一副棋盘,几个石凳,两人对弈,两人旁观。

开门者乃一面容普通青年,转身笑对树下对弈人:“竹酒师兄,青梅师姐,你们还要对弈多久啊,你们一个炼气八层一个九层的修行中人,今日不如一起去后山观杏怎样?”

旁观者忽有一人笑言:“榆木师弟,师兄师姐难得今日清闲,你就让他们安心下完棋吧,我和木灵师妹陪你去散散心如何?”说完拉起另一观战女子的手,一起对对弈两人施了一礼,向着榆木走去。

三人一同走出大门,沿着山路向后山而去,榆木笑道:“山竹师兄,劳烦你和木灵师姐了,只是小弟入门已有数月,始终无法感悟道种,道种未生,连炼气的大门都未跨入,还如同凡人无疑,你和木灵师姐昨日一起从师傅那学了木生符,小弟在一旁可是眼馋的紧了,所幸今日杏花盛开,不如去后山游玩一番,祛除心胸郁闷岂不更好。”

山竹望着小师弟榆木,小师弟进山门不过三月,年初时师尊去山下小镇将榆木带上山,收为自己第五个弟子,只不过与他们四人在山上呆了七八年不同,榆木在山下小镇长大,如今岁已及冠,对山下凡人来说年纪自然不大,但对于修行之人来讲,却是有些迟了。

师妹木灵双九之龄,如今炼气七层,与自己一般,在这灵气浅薄的杏花山,资质已是不俗了,自己师傅被山下小国敬为三等供奉,如今是登天梯上第三阶辟谷中期,而门下弟子竟无一踏入筑基行列。

不过大师兄竹酒炼气九层即将圆满,今日也是静极思动,才与师姐青梅一起对弈,稳固心境,以待突破筑基,小师弟毕竟未曾踏入炼气,不知大师兄已经到了关隘,所以主动拉上木灵一起与小师弟去后山赏花观景。

山竹道:“师弟不用忧心,师兄当初感应道种,不自觉想起了当年离家跟随师傅上山时,娘亲做的那一碗牛肉面,那时刚到山上不久,山上每天只有清粥馒头,当真是又馋又想,明明是在静修感应道种,愣是被一碗牛肉面破了心境,结果自然没能感应成功。”

“后来与大师兄二师姐说起此事,还被他两笑话了两年,直到后来你木灵师姐入山,才作罢,师兄觉得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你,毕竟当时师兄十二三岁,念头纯粹,而你在山下摸爬滚打,想的多放不下,念头散出去了收不回,自然更难感应道种,师傅过两日回山,可以向师傅请教,自然要容易许多。”

榆木苦笑着道:“师兄啊,我这姓名就是榆木,当真是难以开窍么?感应的到灵气,却凝不出道种,无法引气入体,由不得师弟不着急啊,在山下凡人当久了,如今得知自己可以奢望一下长生,自然焦灼,只能盼师傅早日回来了。”

旁边木灵眉头一皱:“榆木师弟,我辈修行,亦需炼心,心不静,你今日尚未踏足修行,以后真有一天走到结丹,如此心境,岂能成功?”

榆木面色一正:“师姐所说极是,是师弟着急了,骤见长生路更当慎己身,师弟回去自当去静心室静坐观己心。”

木灵听师弟如此说法,面色也为之一缓:“师弟能明察己心更好,道种一事马虎不得,事关你以后大道,不急于这数日,我等可先去往后山,风景着实不错。”

言毕,一马当先走去,山竹榆木互望一眼,相视而笑,亦跟随而去,山竹自然是照顾着小师弟的脚力,一路不急不缓。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已至后山,上有一条小瀑布,自岩壁而下,水清且洌,且成一小河,河边杏树穿插其中,别有一番景致。

三人以手捧山泉洁面,周边杏花引来无数蜜蜂,嗡嗡声不绝于耳,在榆木心里更是觉得心烦意乱,山竹木灵二人则在一树下坐着,打坐吸收灵气,榆木不好去打扰二人,只能向小河下游走了走,一路驱蜂赶蝶,竟觉甚是乏累,于河边找一处大石,仰面躺了上去。

想起了山下小镇,不知这几个月家中如何,小镇亦只有自己有修行资质,所以上次师尊只带了自己一人回山,说是踏入修行路,理当断尘缘,只不过榆木自己觉得自己是放不下家中爹娘,邻舍玩伴,学塾好友,当然还有心中姑娘,一时间竟是想的痴了。

以前只是听说世间有仙人,法相金身如同山岳,上山数月倒是见过师尊御剑飞行,确实叫一个神仙中人,立于云海上,瞬息数丈,倒是让人羡慕不已。

只是想起家中鬓发斑白的父母,辛苦将自己拉扯大,自己也没少对他们发火也曾抱怨过他们为何不是家财万贯,当时也未能想起父母佝偻着腰在田里刨食吃,供自己读了学塾,起码比起一些同龄人多晓得了一些东西,但是知道的多了心也就野了。

学塾夫子是个有见识的,听说老家是另一个叫玉山的小国家,皇帝倒是挺能干的,只不过得罪了一位金丹修士,被这金丹修士打杀了数个辟谷期供奉,其余供奉则鸟兽散,灭了国祚,夫子逃难到此地,打算终老于此。

想起当初自己在学塾,家中老母被游方郎中骗了家里半数积蓄,老父在一旁默默叹气,自己当初说了句:“为啥你们没那本事,让我这辈子能够舒舒服服不用那么吃苦过一生?”

当时父亲的眼神,令自己不敢直视,后来,不经意间从旁人口中得知,自己本就是抱养来的孩子,父母待自己如同己出。

那时,十几岁的自己泪流满面而不自知,自那以后,事事恭顺父母,学塾亦加倍努力学业有成,本待去考取一份功名,不料碰到了自己的师傅,杏花门主,说自己有什么金丹资质,虽年纪大了点,但也可比普通人多出数百年寿元,能够在成仙路上有那么丁点希望,自己本来是不想修行的,多活几百年又咋样,能飞又有何了不起,咋没见有一个飞升成仙人呢?

师尊却带自己回家与父母说了此事,本来自己以为父母这许多年熬的自家孩子总算要出头了,也该留下自己在身前养老,万万没想到父母听得自己有修行资质,师尊又显露了一手神仙手段,立马苦求师尊带自己上山修行,自己刚张嘴说要在家伺养父母,一辈子没对自己说过重话的父亲就说了句:“逆子!住嘴!”

然后抬头对师尊说道:我儿子能跟着仙师修道,是他的福分,小儿顽劣,仙师多加管教,以后榆木说不定也能成为仙师一般的人物,我们也放得下心。师尊当时说了句,修行非数年数十年之功,他此去可能就是今生你们最后一次相见,不后悔么?

后面说了些什么,当时已经浑浑噩噩的榆木也没注意听,只晓得最后师傅带自己离开,飞在空中给自己贴了个什么符咒,后面又绕回自己家院子上空看着家里默默发呆的二老,半晌,父亲叹了一口气,对母亲说道:“你木怨我吧,娃子算叫我撵出去了。”而母亲只是默默的发着呆。

不知不觉,躺在大石上的榆木已经满脸泪水尚不自知,周身灵气聚集,成一个种子形状,穿过衣袍,缓缓往丹田而去,种子扎于丹田,浑然一体,榆木抹了抹脸上泪水,突然惊觉,坐起身,忙运转师傅传下的炼气入门口诀,缓缓吸收天地灵气。

相传修行者,朝闻道,可跨过凡人入修行第一关,道种生成,灵根开源,可炼气入体,就此踏入修行路,而榆木,道就是他无法割舍的亲情,深入其中无法自拔,反而凝练出道种,苦求三月而不得,一朝问道跨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