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敢与君同
高康看着她的双眼,她的双眼依然是深棕的,带着些成熟的忧伤。
“今日就跟我回宫。”
“不行,我得去收拾行李,百姓们给我的东西刚好给宫中的皇子公主玩。”
高康低头跟在她的身后,她看一眼暗处的白启瑞,转身走进了医馆。
离别后,高康始终不放心李三娘在江南。
可是他也想赌一把,李三娘到底把他放没放在心上,会不会回来。
得到掌事太监的消息,他等待了一个月,得知李三娘失踪的消息辗转反侧,暗中传召大臣议事,决定秘密出宫。
虽然受到重重阻拦,他还是出来了。路上遇到了一群黑衣人,用的武功招招致命,正在他节节败退时,天空突然闪了蓝色的火焰信号,黑衣人瞬间消失在暗夜中。
分别之后的重聚总是让人欢喜的,他将门关上,在摆满药材、纱布的房间内与她亲吻、拥抱,褪去衣裳。
她不敢出声让白启瑞的人听到,可是他也会知道的。
她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高康爱她。
大暑当天,既是高康的三十大寿,也是皇后的加冕仪式,她因整治瘟疫有功,被册封为皇后。
还有一件事是只有她和高康知道的,那就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胎儿不满一月,是高康来之后怀上的。为了避免胎心不稳而滑胎,两人对此事保密,然后给了她调用太医院药材的特权。
临到行事的关头,白启瑞扮作农神,带着面具,与她会面。
“准备好了吗?”
她点头,“准备好了。”
鸠毒抹在酒杯上被太监端上去,高康心情大好,与她同坐在高台之上,观看着祭神之舞。白启瑞面具下的眼神灼灼,看着高康搂住李三娘的腰。
她轻轻地拿起酒杯,为高康斟酒,看着高康笑着拿到嘴边,她却忽然反悔,将毒酒打翻,毒酒冒出白色的气泡,高康看她一眼迅速站起来。
“有刺客!”
突然间,禁军将所有人围住,“都不许动!”
台上的白启瑞摘下面具,拿着剑走向高台,高康下令,“来人,快拦住他!”
禁军却没人动,接着昭仪站起身,“皇上,您累了,来人,带皇上下去休息。”
她睁大眼睛看着昭仪和白启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高康皱着眉,“昭仪何必如此?”
“皇上,您忘了,我爹可是战功赫赫的两朝老人,您上位便夺了他的兵权,他怎么甘心!林家军永远衷心林家,这么些年我为了调换宫中的禁军,费了不少心思。”
刀架着高康的脖子,他还紧紧握着李三娘的手,“不要怕。”
白启瑞好笑地看着他,“公主,来我身边吧。”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白启瑞,原来所有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可能临到关头变卦,所以联合了昭仪!
高康淡然地看着李三娘,相信她不会站起来。
不久外面发出嘈杂的人声,无数的士兵冲进来绞杀叛军。
高康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临危不乱,“白启瑞,你的死期到了。”
“在我死之前,也要让你死!”
“好啊,那我们来一场决战吧,就你和我。”
高康和白启瑞交战,刀光剑影间,所有的士兵乱作一团见人就杀。妃子、大臣四处逃窜。
她被昭仪钳制,“别走!”
“妄我对你那般好。”
“皇后不要怪我,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头之日。”
她的双眼闪过一丝诧异,昭仪不紧不慢地说,“我在进宫以前就认识白启瑞,我家与白家是世交,我的孩子也是他的。”
是啊,昭仪今年是十七岁,和白启瑞是青梅竹马。
白启瑞啊白启瑞,你口口声声说高康残暴、冷酷,你又好得到哪里去?不,是因为白家人天生就擅长玩弄权术,段尘镜是这样,白启瑞也是这样。段尘镜没有完成的事,他来完成,段尘镜没有得到的女人,他要得到。
忽然不知从何处发来的一只箭射向了她,高康大喊,“三娘!”
他挺身前去,甘老和闵将军一齐用剑击中他。
两只剑穿过他的胸膛,瞬间跪倒在地。她大喊着,用尽全身的力气挣脱开束缚,奔向他。
“高康!高康!”
白启瑞与甘老等人奋力对抗着高康的军队,“你们的皇上已经死了!现在还要打吗?!”
“我们只听命与朝廷,你们是叛贼就该正法!”
光影中,李三娘和高康依偎着抵着头,“对不起,我骗了你,我和白启瑞早有联系,我应该早点告诉你的。对不起,对不起,高康!”
“三娘,三娘,看着我。”
“照顾好,我们的,孩子。白启瑞活不了多久了,我已拟好了诏书传位与大皇子,你,你要辅佐好他。”
她抱住他满是鲜血的脸,“不,我最不喜欢权术,我不要!”
可是,他已经死了,双眼看着她。高康的暗卫前来营救她,“娘娘,您要保住皇子,快走吧!”
她万念俱灰,听不见来人在说什么,抱着高康的尸首,将他背后的长剑一起插进了胸膛。两人就那么跪在巨大的红色波斯地毯上,互相拥抱着,屹立着。
不远处的白启瑞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声,“公主!我的公主!”
他杀红了眼,逐渐被士兵砍得到处是伤,背上、肩上、胸口、大腿。白家组织的刺客马上就要赶来支援了,可是他的公主死了,他做的任何事都不再有意义。她死了!她居然和高康一起赴死了!
他杵着剑跪地笑,笑着笑着流出眼泪,被士兵围住,用长矛刺死。甘老和闵将军看大势已去,自刎而亡。
昭仪看着白启瑞朝天大笑,笑这命运之荒唐,痴心人之执着,笑自己错付了人,笑这苍生渺小。笑声没有半分欢愉,尽是苍凉之感。她被冷峻的士兵带走,与孩子关在刑部大牢,以弑君之罪五马分尸,孩子饮用鸩酒毒发身亡。
新帝由内阁大臣辅佐登记,南诏和南唐的余孽铲除殆尽,高康和李三娘的尸首合葬在帝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