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之雪满长安道
早朝上皇帝震怒,数年来未有此类事件发生,而今年却格外事多。他当然知道事情不是明面上那样简单,听卫尚书所奏种种牵涉极广,连李相也被人弹劾,皇帝冷笑道:“天子脚下发生这样的事,岂不是笑掉大牙大牙,查,命刑部严查,一个也不要放过。”
李相却申辩道:“老臣该死,确实是老臣失职,才让礼部发生这样的事。”
皇帝笑着向他道:“失职?你是丞相,却越发中用了,你就在府中待着吧。”
太子道:“启禀父皇,儿臣听闻刑部狱中有半数举子被抓,多喊冤叫屈,更有人在长安街头喊冤,此事抓人众多,其中难免有含冤之辈。”
宸王道:“儿臣附议。”
皇帝道:“抓了多少?”
太子道:“百余人。”
皇帝惊讶道:“什么?百余人。”
这时刑部尚书出来道:“陛下,本来只有十余人,但这些举子互相攀扯,就又多出来许多。”
皇帝道:“这本是你们刑部的事,你们处理,但不要有冤狱,明白吗?”
众人应是。
一面又问还有何事可奏,并无它事。
皇帝道:“太子、宸王留下。”
皇帝似有些疲惫了,对二人道:“你们二人,最近都忙些什么?”
太子道:“儿臣在……”
“罢了,问你们未必有实话。这些举子的案子,你们怎么看?宸王,你说说。”
宸王道:“考场舞弊之人自然该罚,只是若株连起来,恐怕会令举子们心生惶恐,士族动荡,不是好事。”
皇帝点头:“太子呢。”
“父皇,举子资质良莠不齐,罪在乡试,举子蒙冤,罪在出题阅卷之人,若不察不问,何以给读书人公平公道,以严查警醒后人,未尝不可。”
皇帝道:“且让刑部去查吧,你们谁都不许插手,近日不要主动去关心这个案子,明白吗?”
“是。”二人说完,退了出去。
接下去的几天,李相称病在家,消息却不断传入府中。万源在狱中认罪,承认阅卷有失,但芈另却是宁死不认受贿泄题,竟在狱中自杀明志。由于证据不足,沈千余等人被放出。
刑部很快结案,李相被罢职回乡,万源则被判秋后处斩。
东宫里,君仪笑望着司南星:“可惜了万源了,为扳倒李克安,折损了我一员大将,不过也值得。殿下,人已经埋伏在他回乡途中了。”
司南星道:“司南羽已经有所察觉,必先于我们动手,把机会留给他吧,把我们的人撤回来。只要如意殿不再轻举妄动,我是不会动他们的。”
君仪道:“殿下还是小心为上,殿试之事我们要不要插手?”
司南星笑道:“不必。”一面又弹起琴来,“父皇要我们平衡,我们就平衡着吧,朝中事多,好久没出喜事。殿试之后,恐怕就是选妃了。”
君仪道:“那要恭喜殿下了,六部之府多佳丽,殿下有福气。”
司南星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君仪道:“鱼是谁?熊掌又是谁?”
司南星笑了笑:“鱼在池中,熊掌爱跑。”
君仪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