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密码之一木棉袈裟

第二章 最早消逝的经书(1/2)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

  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也在更替。

  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定为现在的光孝寺。

  对出家人来讲,都已四大皆空,又怎么会执着一个寺院名号的名相呢。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各个朝代的佛教建筑错落有致的散居其中。每天凌晨在始建于东晋的威严的大雄宝殿中上早课,喝的水是从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拎上来的,穿过唐朝的瘗发塔、在石经幢下用心体悟风动还是幡动;合十双手,在南汉的千佛铁塔下祈求、绕塔;捧一团拜垫,在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跪拜。

  流连于各个朝代的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与这些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对话,追忆那一段段佛教传承的历史……

  而真正让光孝寺名扬天下的这里是《楞严经》的译场所在,是《楞严经》的发源地,也是六祖慧能剃度出家的地方,意义非凡。

  方丈室里,烛火摇曳,一个黑影闪进屋里。

  “方丈,天色已晚,就不打搅方丈的休息了,我直接开门见山,那本经书到底在什么地方?”

  “不在本寺!”

  “再不交出来,这里将和七十多年之前一样,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大殿内的如来佛祖将被一一砸开,方丈想必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吧。”

  方丈脸色为之一变。

  “如果在劫难逃,也是贫僧的违缘所致。”

  “如果方丈交出来,我保证这里香火依旧。”

  “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团,你就做就不怕犯下五逆重罪,堕入无间地狱吗?”

  “哈哈!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方丈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们走的路一样,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再问一遍,那本经书究竟在哪?”

  方丈默然不语。

  “我已经知道就在你的身上,你的身体里,你若自己交出来,我保证不动寺院的一草一木。”

  方丈沉吟了片刻,重重的叹了口气。

  “哎,南无阿弥佗佛!是在我的左臂里……”

  “想不到竟然藏在手臂里,也确实巧妙,就和它来的时候一样……”

  “那件袈裟究竟在什么地方?”

  “出家人四大皆空,临命终时什么都带不走,老衲只有这一件随身的袈裟,并不知道你所说的袈裟在哪?”

  “呵呵,其实我只是试探下你知不知道,空海已经告诉我了。”

  “什么,你们已经找到过空海了?”

  “是的,果然是你们几个在护持着这个秘密。”

  方丈闭目不语,口中喃喃自语,开始默诵经咒……

  黑衣人趁法师闭着眼睛,迅速地将一针麻醉药注射到法师的胳膊上,一阵眩晕之后,开慧法师陷入了昏迷。

  等到开慧法师醒来,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一阵钻心的疼痛。昏迷的时候他的手臂被切开了一道口子,外面做了简单的止血和包扎。他下意识的摸了伤口处,藏在胳膊内的经卷被取出了。

  为了感念当年般刺密谛将这本经书带到中国,效仿祖师将这本经书的原本放到了自己手臂内,由于放进去很多年,慢慢和胳膊内的血管组织黏连在一起,导致需要切开的口子很深。

  他看了眼自己的伤口,并没有太过担心,出家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自己的大限很淡然,他想起最近做的一个梦,一个重复的梦,梦里有一只狮子,身上已有了虫子。他突然意识到,抢夺经书的那批人另有目的。

  而让他担心的是事情可能就会发生,接下来会有很多经书消逝,最主要的是留下打开铁函的密码,这个要世代的传承下去,不能在他这里失传了。

  开慧法师紧张的扫视了一圈自己的方丈室,用左肘挣扎着匍匐到了床榻旁边柜子旁边,取出一盒木轮然后打开。

  早年他曾经云游四方,参访各个高僧大德,也曾去石窟中禅修,他熟悉那里几乎每个石窟。

  他一边想着那些石窟中宏大精美的壁画,一边用木轮把一组一组的密码设置好。

  从没感觉到时间是如此的宝贵,身体感觉慢慢不听指挥,可是还有重要的事要做,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长老室内供奉佛像前的香案撞倒,用手抓了一把放到了锡钵内。

  做完了这一切,他头向北躺在地上,慢慢将身体侧起来,呈侧卧状,然后努力地蜷起两条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