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安村(1/2)
安邑县竹义镇安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镇子。
两座山脉相连,在这里有一处谷地,村中有山,有泉,有野味。虽然风景秀丽,却交通不畅,早些年还有些与世隔绝的样子。
不过十多年前,这里修建了一条公路,总算有了些许便利。
今天是星期天,趁着天气晴朗,一家人自驾车在农家的小路上。
远离都市,深幽寂静,不少篱笆茅屋还分布在路边上,有遗弃的也有不少还在住着人家的。
等到一家人来到村口时,已经逼近了暮光时分,不少农家的烟筒上开始升起一股股灰蒙蒙的炊烟,已经劳作完的人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聊着最近的变化。
太阳西沉,天空中布满了红色的彩霞,靠近大山的那一边的云彩更是附上了特殊的光彩。
村口的西面有一个高大的山坡,山坡正对着这条蔓延过来的公路。可以将村里的情况一览无余,在这里有一个身形佝偻的老人站在这里朝着公里上不断眺望着。
收到了杨天他们的来信已经三天了,手里掐算着日子,今天就应该是小孙女他们来的日子了。
归来的乡邻和她打着招呼,:
“老姑啊,今天是有什么事吗?怎么出来了。”
“有事儿,有事儿...”纪燕蓉脸上带着笑容,笑呵呵的应付着来人。
老姑是他们对待村里高龄人的招呼。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还不到二十岁就生下了林建国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直到老伴也去世,转眼就接近古稀了。
因为这里落后的缘故,这里还保留着古代尊敬长辈的辈分关系。再加上林家富贵后还在村里修路等等,因此纪燕蓉在这里的话有时候比村长还要有分量。
现在已经到了快吃饭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回到了家里。
只有几户已经忙好晚餐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朝着老人打着招呼,:“老姑,吃饭没?我家做了新鲜的肉粥,过来喝几口吧。”
“还早,还早。”
......
此时,就在安村村口外,一辆魁梧的吉普正缓缓开了过来。
秋天日落快,得趁着夕阳赶紧到家,以老姑的性格,现在肯定已经在村头等他们了。杨天开着吉普缓缓把速度拉快,顺着公路一路向下。
什么时候多了一片树林?难道自己走错路了?
虽然有些疑惑,不过杨天还是继续按照导航上的方向开去,一直开了近十分钟终于来到了熟悉的村口。
难道自己记错了?
毕竟上次来已经是三个月前了,可三个月能长起来树林?
不过位置倒是对的,等等见了老姑过去问问。
村里的路不算太宽阔,甚至还有些不平,一路开过来乒乓乒乓。依山傍水,周围是一间间废弃的茅草屋。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已经出去读书或者上班去了。
剩下来的还靠着种田为生,不过因为有养殖场的关系,农民们现在也已经建了新房。而原来的茅草屋还留在原地。
林家还好一点,家中的良田已经被人家拿去种了,等到收成的时候会送过来一份。在加上留在老家的已经只剩下老姑一家,偶...前些年,老伴去世了,现在就只剩下她一人了。
车子刚来到村头就看见老姑纪燕蓉,她拿着一根拐杖站在外面。本来还一脸焦急模样的老人在见到车子来的时候终于笑了起来,眼神里都像是带着光一样。
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好在身子硬朗,穿着一件灰白色的棉服,头发在后面扎着一个发髻,耳朵旁边也一条长串的翠绿色耳环。
“老姑,怎么不在家里等呢?”还没下车,林络丹就赶紧下来搀扶起她。
老姑只是笑着站在那里,等到杨丹丹下车来,这才开口,:
“丹丹,快过来。让太奶奶看看。”
“太奶奶,丹丹下来了。”杨丹丹跑过来拉着纪燕容的另外一只手。不过因为身高的缘故,垫着脚尖这才挨到了。
杨天拿着大包小包下了车,关上车门,:“太奶奶,我们快进去吧。”
其实记忆中自己与老姑的关系还算不错,只是前身那段时间太颓废,上一次甚至还是林络丹自己带着杨丹丹来的。
现在摒弃掉那些不好的记忆,杨天和气的和老人打着招呼。
“杨子,杨子来了啊。上次说你身体不好就没来,现在没事了吧?”听到杨天的声音,纪燕容赶忙说着,:“你丫,家里有大有小的,要好好照顾身体的。”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一处小院子里。
傍晚的冷风吹着杨丹丹的小脸,她拉着太奶奶的手。
夕阳下,几人的影子被拉的很长。
......
“快,快坐下。喝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