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百辽骑?做个工具人不错(1/2)
事情已经发生了,总不能对老爹说他这一下把儿子坑了吧。张清现在只能是兵来将挡了,他本来也不是那种不敢反抗的懦夫。
先是回家安慰了一下娘亲,然后就连夜和老爹张虎还有王进商议怎么取得北辰县的实质控制权。
在这个有些独立的宋辽交接的地方,大宋朝廷的管制力度并不是很大。
大宋的兵马主要还是放在了北辰关防守,也就是张虎所领的两千人。县城里的一百厢兵也只是维持着城里的基本治安罢了。
至于外边,那是地主豪强说了算的。这也是地理原因造成的,宋辽之间近百年来,虽然一直大体上和平,但是辽国的那些将领时不时的就会带着一两百兵过来打打秋风。
只要不是大规模的行动,也不冲撞县城,大宋这边也不太管。相当于两国的一个缓冲地带了。
而北辰关的兵,在没有受到命令时,也只是领的防守任务,并没有进入县境的权利。这就迫使着边境地区的地主纷纷结寨练兵自保。
海河干流沿岸算上张清他们的张家寨总共有四堡寨,从西到东分别是小南河寨,海玉寨,张家寨和泥沽寨。
其中最大的就是有着张虎做靠山的张家寨了,寨里有千余户,六千余人,寨兵就有六百。至于其他的寨子各有两三百的寨兵,也就是够防守的,遇到来去如风的辽国骑兵,主动进攻那是别想。
所以在这里并不是说你拿下县城,整个县都要听你的了,除非张虎能取得朝廷的任命书。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打服他们。必要的时候张清也是会选择武力征服的,但这不是首选。
北辰县没了知县的影响并不大,特别是梁开发这种上任六个月就能有上万贯家财的贪官,没有比有要好的多。
现在县里是张清说了算,他直接提拔了张家寨出身的押司张怀暂时管理县衙。
都是一个寨的,张怀能坐上押司也是张虎走动的关系,所以忠心是不用怀疑的,必然是以张虎马首是瞻的。
张虎第二天就回北辰关去了,那里还要他守着关口才行。想要保全自己,这个门户可是万万不能丢的。只是从北辰关调了二百骑兵和三百步兵过来县内策应。
张清和王进则留在了县城里,防止有不安分的人趁此期间作奸犯科,还有就是保护家眷。
在这个没有电话手机的时代的,消息的传递速度真的是让人不敢恭维,一连半月宋廷一点反应都没有,张清想着的一场大战也想了个寂寞。
但是这天刚亮,张清正想着随同自己一同穿过来的那两个大箱子中的东西出神时,张家寨就有快马进城,直接找到了张清。
“郎君,辽国五百骑兵乘船过河来了。”
“什么?辽国骑兵来了?”张清没想到没等到宋廷问罪的消息,反而先被辽国抢了先。
他可是知道辽国国内的情况的,就现在辽兵的战力也就比大宋强点有限,不然也不会被北边的金国打的那么狼狈,以至于连连丢失国土了。
没想到他们自己国内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竟然还有心思过来挑衅大宋,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不用想也知道,对方就是仗着骑兵的速度优势,想要抢一把就跑罢了。
“现在这五百人在哪?”张清问道。
“小的来时辽骑正向着西边海玉寨方向过去,现在就不知道了。”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告诉张勇,让他带人守好了寨子,不可出来。”张清吩咐道。
“诺!”
等人走了之后,张清用手敲着椅子的扶手,心中想的却不是这五百辽国骑兵,而是怎么才能快速的整合了整个北辰县的力量。
他可不想在面对宋廷问罪的时候,自身内部还不稳当。那就不用打了,直接跑路就好了,后方不稳还怎么打仗啊。
这时王进也是收到了消息,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见了张清,道:“大郎已经知道辽国骑兵来袭的事情了吧?”
“王教头请坐,我也是刚刚得到禀报的。”张清先请了王进坐下。
“那大郎就这么看着他们在咱们的地盘上肆意的驰骋?”王进现在在大宋的官途,只要高俅还得宠,就已经无望了,但是这不代表着他不愿意杀贼保民,尤其是杀外族。
“王教头别急,现在这北辰县还不算是咱们的地盘呢。”张清意有所指的道。
王进听了皱眉思考了下道:“大郎的意思是说可以利用一下这些辽国骑兵来达到收服整个北辰县的目的?”
“也许吧,我就是在想,以这五百骑兵的队伍,这县里哪一家也是不敢单独出来对抗的,如果咱们轻松的就拿下了他们,你说这些地主们会敢反抗咱们么?”
“呵呵,别说一家了,就是沿河的其他三家加起来也就七百余寨兵,马都没有几匹。凭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