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1980

第六十一章 除夕(1/2)

  大年三十。

  座落在豫东大地的所有村庄与城镇之中,皆都显露出一片喜气升腾之象。

  这是豫东地区土地改革之后的第一个春节。

  夏粮大丰收,秋粮的收成也前所未有的好,乡下村民家里的粮食都堆满了粮仓。

  农村里不在缺少口粮,人人都能吃饱肚子,而且还是白花花的白面馍馍,每个农民心里都别提多高兴了。

  地里的庄稼丰收了,农民手里有中有了充足的粮食资源,自家吃不完的话,自然就会想着卖出去一些,换些油盐酱醋、衣服鞋子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

  连带着,周边的乡镇、市县内的粮油店也都有了足够多的购粮渠道,生活在城镇内的非农居民也能轻易地购买到他们需要的口粮。

  所以,今年的春节,生活在豫东地区内的居民,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人们的脸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刘家店的老李家也是如此。

  这是他们分家之后的第一个除夕新年。

  原本按照正常的时间节点来发展,分家之后,三兄弟就会各顾各家,新年也会在各自的新宅里过。

  最多,也就是在年三十儿的晚上,让孩子们往老宅端上一碗水饺,就当是给奶奶拜年了。

  这是老家过年的习俗,往长辈家里送上一碗饺子,回来的时候,长辈们在给了压岁钱后,也会把空碗里装满零食给孩子们带回去。

  在李东升的记忆中,这一直都是他跟姐姐年三十的活计。

  每年的除夕夜,家里煮好的第一锅饺子都是由他和姐姐趁热端出去的,大奶、奶奶、三大爷等一些长辈的家,他们都熟得不能再熟。

  因为每次送饺子回来,能得得到压岁钱与一满碗的好吃的,所以这也是他与姐姐在年三十儿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不过今年却是不同。

  因为李东升的意外重生,尤其是自他拜入到了章士琛的门下之后,老李家一大家子人的命运与生活轨迹,就已经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小姑李春夏去了BJ,参加了今年央视所举办的第一届春节晚会。

  其次就是,从老宅分出去的三兄弟,竟然不约而同地全都想到了要在老宅过节、守夜。

  不止是因为老宅有了一台电视机,还装上了电灯,可以把屋里照得如同白昼。

  更是因为,他们也想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上了电视的李春夏,看看自家这个妹子到底表演的什么节目,竟然能让人家首都的领导都这么看重,甚至还奖励了一台电视机回来。

  所以,当老大、老二、老三陆续带着家人和瓜子酒菜过来老宅的时候,可把张桂兰给高兴坏了。

  自从三月份三个孩子分户分家之后,老太太可是做梦都想着一大家子还能聚在一起过年呢。

  现在,不用她开口去提,三家竟然全都主动聚拢在了老宅,自然是遂了老太太的心意了。

  所以一整天,老太太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合拢过,整个人都精神得不得了。

  到了下午,从三四点开始,老太太与三个儿媳妇儿就开始在灶房里剁馅包饺子,包完饺子后,更是还准备了一大桌子的年夜饭。

  原本准备要等到初二时,姑娘、姑爷来走亲戚时才会拿出来的好酒好菜,也都提前给摆了出来。

  两个字,高兴!

  “秋燕儿,天不早了,先去把拜年的饺子给煮出来一锅,让让孩们给各家的爷爷奶奶全都端过去!”

  天色马上就要黑下来的时候,张桂兰从屋里端出一篦子包好的生饺子,高声冲老二媳妇儿交待了一句。

  “知道了,妈!”

  朱秋燕应了一声,接过篦子,让烧火的老三媳妇儿又往灶堂里加了一把火,水开了之后就开始往锅里下饺子。

  灶房里,女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而堂屋里,几个男人坐在一桌磕着瓜子,聊着一年的收成,坐等着年夜饭。

  孩子们则聚在电视机前,眼巴巴地等着春晚开始,都想要在电视上看见他们小姑呢。

  这一夜,所有的地方电视台,在过了七点钟之后,就全都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从新闻联播开始,一直到春节晚会完全结束。

  所以,哪怕家里的电视天线,只能收到附近几个县市的电视频道,却也不必担心会看不到央视的春晚。

  “小五,锅里的饺子煮好了,去给西边你大爷家端一碗去!”

  “卫红,卫婷,卫英,你们三个也别闲着,每人端上一碗饺子,跟你们五叔一起去!”

  张桂兰的声音很快就从灶房传来。

  “都快着点儿,去完了西边你们大爷大奶家,还有东边的三爷三奶和四大爷家呢!”

  “早点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