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战是和,举棋不定(2/3)
黄巷坂喊声冲天,杀气腾腾。白起之众杀红了眼,横眉怒目,于刀光剑影之中,与敌兵厮杀。雨水、血水、汗水融为了一体。
战至响午,大雨已停,而厮杀仍在继续。
联军大营里,匡章见雨已停,便出营帐。他于帐外不停踱步,焦急地等待前线的战报。当他走到大营门前时,看到几名士兵正在用土填埋地上的水坑。匡章便走上前,问那几名士卒:“此是意欲何为?”
其中一名士兵答道:“大雨将路淋出一个个大坑,坑积满水,人不能行,只好用新土填满,以使路重新平整。”
听到这,匡章恍然大悟,自拍脑袋,大喊道:“快叫传令兵过来。”
须臾,传令兵到。匡章对其言:“火速赶往黄巷坂,如若未得胜,则传令公孙将军,令其速撤兵,以免出现无畏的伤亡。”
传令兵得令后,很快赶到黄巷坂,将匡章之令传与公孙喜。公孙喜不悦,拒不听令,下令联军继续进攻。
传令兵回禀,匡章又对其言:“告诉公孙将军,我已有不费吹飞之力的方法,可一举拿下锯齿沟。让其莫再强攻,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传令兵又一次传令,然公孙喜依然拒之,并让传令兵说道:“回去告诉匡将军,我今日必拿下锯齿沟。且我昨日已出豪言,不可失信。”
匡章又让传令兵回报公孙喜,说:“尔告知公孙将军,昨日之言未算,请他以大局为重。如若再抗命不遵,军法处置。”
听到传令兵的传话之后,公孙喜怒火中烧,将手中马鞭重重地摔在地上,而后对鼓乐手大喊道:“鸣金收兵!”
听到钲响,酣战中的联军士兵纷纷撤退。而白起之众,不解其意,仍站在原地,不敢松懈,怕此乃联军之计。
领军回营的公孙喜来到帅帐内,一进帐便暴跳如雷,将手中的鞭子狠狠砸于地上,说道:“再给半日,必歼敌军,为何将我召回。”
匡章站起来宽慰道:“公孙将军莫怒,我也是为了您和我军将士着想。与敌军硬拼,不如巧计胜之。以最小损失,迎接往后的硬战。”
公孙喜怒言:“公之所为,就是不愿我夺此功。”
匡章继续说道:“公多虑了。谁立此功,无关紧要矣!大获全胜,才至关重要。”
坐于一旁的韩将暴鸢也相劝道:“公孙将军消气,匡将军也是为大局为重。”
公孙喜不屑道:“匡将军真乃大义凛然,大公无私。”说完,将头扭向一侧,不与匡章相视。
匡章继续好言相劝:“明日继续由公孙将军领兵破敌,我会将破阵之法告知。”
赵豹也附和道:“明日之功,必是公孙将军。”
公孙喜依然不悦,回道:“不必了。明日老子和魏国将士休战。”说完,愤然离去。
这时,恰巧田文进帐,与公孙喜擦肩而过。田文问之,公孙喜不应,径直走出营帐。
田文问众人:“方才帐内何时争吵?公孙将军又因何时如此愤怒?”
匡章回道:“我因有万全之计破黄巷坂之阵,便召公孙将军先行撤军,做好准备,明日再战,因而公孙将军不悦矣!”
田文于旁边座位坐下,说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匡章回道:“薛公,请讲。”
田文正襟危坐,说道:“我军窝于桃林塞已久,迟迟未能进,如今兵困马乏,粮草不济,何不接受秦国所求,割地求和。”
匡章说道:“我已有妙计破阵,现已让将士取土装袋,明日以土掩之法破之。”
田文对曰:“区区三百秦兵都耗了四日,损兵一万。破黄巷坂之后,秦兵何止区区三百,又该耗多少时日,损多少兵马?相必位于楚地的秦兵也回秦增援了吧!因此再战下去,徒增损耗而无益也!不如见好就收,也图得与秦交好之利。”
赵豹回曰:“薛公所言极是!如今退兵乃最佳时机,如若给秦军缓过气,反戈一击,莫说已占之地将被夺回,魏赵韩之地也可能被秦所占。不如此时与秦言和,取地退兵。”
暴鸢说道:“秦乃虎狼之国,不趁此机会灭之,待其养好伤口,难免会被其反咬一口。”
田文回曰:“受伤的猛虎更可怕。兴许痊愈的老虎只会咬你一块肉,而受伤中的老虎,为了保命,或将倾其所有,将对方杀死。”
暴鸢回道:“将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