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秦拘赵胜,魏齐亡魏(1/3)

  却说魏齐逃至邯郸,藏于赵胜家后,魏王大饰车马,将黄金百镒,采帛千端,及范雎家眷送至咸阳。又告知曰:“魏齐闻风先遁,今在平原君府中,不关魏国之事。”范雎乃入宫奏闻秦王。

  秦王闻之,曰:“自阏与之战后,秦赵再无交战,寡人亦未向赵问罪。今又擅纳相邦之仇人。相邦之仇,即寡人之仇。寡人决意伐赵,一则报阏与之恨,二者索取魏齐。”

  范雎闻之,伏拜叩谢。

  次年,即公元前二六五年,秦王乃命王龁为将,率秦军二十万伐赵,连拔三城。赵王及赵威后闻秦兵深入,甚惧。赵威后使廉颇率军御敌,与秦军相持不决。时值蔺相如病笃告老,虞卿代其相位。虞卿言于赵威后曰:“事急矣!臣请入齐,求救于齐。”赵威后许之。

  虞卿乃入齐,向齐王求救。齐王答复曰:“必以长安君为质,齐方出兵救赵。”虞卿无奈,只得回赵将齐王条件告与赵威后。原来长安君乃赵王之母弟,赵威后之子。赵威后闻之,不答应齐王之请。而齐军未见长安君,便不发兵。虞卿、赵胜、赵奢等大臣强谏无果。后赵威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有一赵臣触龙,时任左师之职,求见赵威后。赵威后坐于榻上,满面怒气而待其入。触龙却徐步而坐,并致歉曰:“老臣腿脚不便,未见太后久矣,常以此自我宽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

  赵威后对曰:“老妇只能坐车而行。”

  触龙又问:“食量变少乎?”

  赵威后回曰:“喝粥耳。”此时,赵威后脸上不和之色稍解。

  触龙便说道:“老臣贱儿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侍卫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求!”

  赵威后说道:“诺。年几何矣?”

  触龙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我及未入土而托之。”

  赵威后说道:“丈夫亦爱少子乎?”

  触龙回道:“甚于太后。”

  赵威后笑曰:“本宫益甚。”

  触龙对曰:“老臣窃以为太后之爱燕后胜于长安君。”

  赵威后则曰:“君错矣!老妇对燕后之爱不如长安君之爱。”

  触龙又言:“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后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其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赵威后点头回道:“然也。”

  触龙再言:“今三世以前,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赵威后回曰:“无有。”

  触龙继续说道:“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君王之子封侯者皆不贤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太后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太后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

  赵威后恍然大悟,对曰:“善,由你去安排长安君。”

  触龙于是为长安君备车百乘质于齐。田单乃率齐军十万,前来救赵。

  王龁闻知齐军来救赵,遂遣传令兵回咸阳传报此事。国尉府内,白起与王言正在闲谈,传令兵入内报曰:“田单率十万齐军前来救赵,请武安君定夺秦军是退是进。”

  白起回曰:“此事事关重大,须报与大王。你长途奔波,先退下歇息。待大王决定之后,再传令于你。”

  传令兵说道:“善!”言毕,乃退出。

  白起谓王言曰:“赵多良将,又有平原君之贤,未易攻也。况齐救将至,不如全师而归。”

  王言回曰:“以大王如此宠爱范雎,不得魏齐,怎愿撤兵?”

  白起说道:“齐、赵合兵,胜负难料也。若继续进兵,秦军恐陷困境。”

  王言说道:“听闻魏齐藏于平原君家中,若能诓得平原君入秦,而后软禁之。以平原君交换魏齐,赵王必答应也。”

  白起问道:“如何诓之?”

  王言回道:“先与赵和,秦军撤兵。后秦王假意赏识平原君,愿与平原君为友。”

  白起又问:“若未能骗得,又当如何?”

  王言回曰:“秦王之邀乃幸事也,若平原君不来,便是与秦为敌。赵王初立,不敢惹事也。”

  白起说道:“善!”乃入宫觐见秦王。

  拜谒已毕,白起将齐出兵救赵之事,及王言所出之计述与秦王。秦王从之。一旁的范雎则说道:“此计虽好,然如此退兵,恐赵人生疑。”

  秦王问曰:“那范叔有何妙计?”

  范雎回曰:“先遣使入赵,索要魏齐。若能得之,则事成也。若不能得之,再以误会之辞修书以和。”

  秦王大喜,回曰:“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