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千里救韩,魏割南阳(3/3)

  须贾回道:“我王愿献南阳之地予秦。”

  魏冉说道:“还有呢?”

  须贾回道:“仅南阳之地。”

  魏冉怒道:“那请先生回禀魏王,秦此战必灭魏。”

  须贾继续说道:“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初时魏惠王伐赵,战胜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视土地而不外流。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不可效也。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暴鸢,而魏割八县,地未完全被秦接收而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取北宅,此非但攻大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大王必勿听也。今大王避开楚、赵而与秦讲和,楚、赵怒而与大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救亡不可得也已。愿大王务必勿讲和也。大王若欲讲和,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以上是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此虑事也。

  “《周书》曰:‘维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鸢,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取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精兵,以留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拢魏也。愿穰侯趁楚、赵之兵未集于大梁也,尽快以少割地而收拢魏国。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和,必欲之,则穰侯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讲也,必争事秦。从此拆散,而秦后择焉。且穰侯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夫兵不用,而魏献南阳,又为陶邑开辟道路,尽得旧宋之地。秦兵已令,而您制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臣愿穰侯熟虑而无行危也。”

  魏冉深思,犹豫不决。此时胡阳匆忙进帐,见有魏使在,便走到魏冉身边,贴耳而言。魏冉听毕,对须贾说道:“请先生移步于偏帐休息,待老夫与众将商议之后,再给与答复。”

  于是须贾退出营帐,而召王言、白起进帐。

  魏冉说道:“方才斥候来报,燕、赵已联合,欲起兵救魏。而魏仅献南阳以和,是否从之?”

  白起、王言皆言道:“退兵为上。”紧接着王言又说道:“如今魏军已无力抗秦,留之对秦无害。灭之则将使秦陷于危境。”

  魏冉说道:“此与老夫不谋而合。”于是召须贾入帐,许魏献南阳以和。而后解大梁之围,退兵而去。秦将从魏、韩所取之地,及上庸并为一郡,将南阳赦罪之人迁居于此,初置南阳郡。

  兵围已解,魏王以田文荐芒卯为将有误为由,罢其相职,任魏齐为相。田文从此在魏失势,其门客多转而投魏无忌门下。此后不久,田文病逝,其子争袭其爵位,而齐、魏联合共灭薛邑。

  秦军从大梁撤兵后并未回秦,而是北上伐赵。赵王大惊,遂遣蔺相如入秦营纳地以和。魏冉见秦军久战兵钝,遂同意赵求和之请。赵终以焦、魏、牛狐三城献秦,并使公子赵部质于秦而使秦军撤兵。

  同年,即公元前二七三年,韩王薨逝,谥号韩厘王。其子韩然继位。

小说推荐阅读: 争霸乱世王者为符文之地献上祝福三界英雄录我有无数大佬争霸领主信我啊!我真是召唤师率土:我的资源能兑换让我玩个球?我的世界新时代乱与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