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救韩,魏割南阳(1/3)
魏无忌回魏都,因惨败而羞愧难当,请罪于魏王。魏无忌跪于魏王面前,惭愧道:“罪臣有辱王命,请大王降罪。”
魏王因眼前之人乃亲弟,不忍降罪,于是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信陵君无须自责。”
魏无忌继续说道:“我失大王四城及十万魏卒,愧当人臣也。”
魏王说道:“秦军乃虎狼之师,无论谁率军皆有此遭。”
魏无忌说道:“若大王不治臣弟之罪,臣弟终生有愧也。”
魏王说道:“城已失,卒已亡,追责无意义也。信陵君当戴罪立功。”
魏无忌说道:“城既从臣弟手中而失,臣弟定将其取回。”
魏王问道:“信陵君有何想法?”
魏无忌回道:“臣所失四城,虽被秦夺下城门,却只因秦卒勇于魏卒。当时若是魏卒勇于秦卒,必能将魏军挡出城外。”
魏王说道:“臣弟此乃何意?”
魏无忌说道:“大王该多以金银犒劳士卒,以振其勇。”
魏王回道:“信陵君所言甚是,日后寡人必多多犒劳将士。”
魏无忌继续言道:“如今以魏一国之力难以抗秦,魏应当合纵攻秦。”
魏王说道:“就依信陵君之言。”
此时,有司徒芒卯进殿来报:“秦、赵约而伐魏。”
魏王患之,说道:“寡人正欲合赵,却被秦捷足先登矣。”
芒卯回道:“大王勿忧也。臣请遣张倚使赵,谓赵王曰,夫邺,寡人本不该占有。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
于是魏王从之。一方面使魏无忌入齐劝说,一方面使张倚入赵游说。
张倚入赵,谓赵王曰:“夫邺,我王本不该占有。今大王收秦而攻魏,我王请以邺事大王。”
赵王喜,召赵胜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
赵胜回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
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献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报魏?”
赵王于是下令闭关绝秦。秦、赵交恶。
赵使至邺欲收地。芒卯应付赵使道:“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保完邺也。今献邺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赵使只得悻悻而归,将芒卯之言告与赵王。赵王恐魏趁秦之怒而联之,遂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抗秦。
另外,魏无忌入齐,谓齐王曰:“魏若亡,秦必取齐地,以扩陶邑周边之地。”齐王听后,同意抗秦。
后魏无忌入韩,谓韩王曰:“韩苦秦久矣,当以自强,而非事秦。”韩王惧秦而不听,拒之。魏无忌以武力相迫,韩王仍未从之。
于是魏无忌回魏,告与魏王:“韩王不识好歹,当以出兵伐之,以迫其合纵。”魏王许之。魏无忌又言,“臣弟欲担此次伐韩之帅。”
田文站出来说道:“去年信陵君刚败于秦军之下,我认为此役不宜为将。”
魏无忌说道:“就因我曾败于秦,故有灭秦之心,我为将最合适不过。”
田文说道:“就因信陵君一心只想灭秦,恐交战时一时冲动,而使魏兵陷于险境。”
魏王说道:“依薛公之意,此战谁为将最为合适?”
田文答道:“芒卯,芒司徒也。其昔日曾以言激秦王,而使魏取地二十二县,今又巧计破秦、赵联合。芒司徒遇事冷静,可随机应变,此役派他为将最为合适。”
魏王回道:“善。此役便任芒司徒为将。而信陵君往邯郸劝赵王出兵共同伐赵。”
芒卯站出来回道:“谨受命。”
魏无忌亦回道:“臣弟领命。”
于是芒卯率兵十三万攻韩。临行前,魏王为出征将士壮行道:“凯旋之日,寡人必有重赏。”随后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另一方面,魏无忌至邯郸,劝说赵王出兵伐赵。赵王本不想与韩为敌,欲拒之。然魏无忌又言:“出兵伐韩只不过为了迫其合纵,非与之为敌。”赵王只好从之,乃遣贾偃领兵两万南下攻韩。
赵、魏两军汇于韩之华阳,攻之。华阳守将闭门不出,坚守以待援军。
韩王慌乱,连连遣使入秦告急,其使之车冠盖可相望也,秦王不救。
韩王谓陈筮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于是陈筮入咸阳见魏冉。
魏冉说道:“韩急乎?何故使公来?”
陈筮回道:“未急也。”
魏冉怒道:“是何以为公之王使乎?冠盖相望,告弊邑甚急,公曰未急,何也?”
陈筮回道:“彼韩急,则将叛秦矣。”
魏冉说道:“公无须见秦王矣,臣请令发兵救韩。”于是与武安君白起及客卿胡阳率军救韩,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