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初入鬼谷,识字为先(1/2)

  云梦山有两峰:一为剑秀峰,一为龙王峰,峰峦峙立,入云插汉,峰高天窄,万壑争流。两峰间呈山谷,山深树密,峰回路转,幽不可测,凉风习习,阴气森森,间有溪河沿谷而流,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谷中绝壁有洞窟,洞内有清泉,水清如碧,波光粼粼,流入溪河,洞为鬼谷洞,河为清溪。

  这年,王言方入及笄之年,其初入鬼谷,为谷景所迷。王言行于前,鬼谷子随于后。

  鬼谷子姓王名诩,须眉皓然,鹤骨鸡肤,背曲腰躬,额前四颗肉痣,虽岁入期颐,却神采奕奕,满面红光,步履矫健。其人通天彻地,精通百家,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仙风道骨。

  那日,风和日丽。一少年坐于谷中凉亭,诵曰:“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

  王言奔至亭中,少年背之。少年又曰:“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王言呆望其背,少年说道:“来者步履轻盈,非老师也!敢问来者何人?”

  王言回曰:“小女为老师新徒。”

  少年闻女声,速而起身,转向王言,观其貌,霎时油然倾心。此少年如白面书生,着一袭白袍、温文儒雅、眉清目秀、棱角分明。

  王言见少年未搭话,又言:“名曰王言,为老师新取。老师谓吾曰:‘王为其姓,名为其名之偏。’”

  少年答曰:“老师名曰王诩,其姓为王,而名偏为言,旁为羽。虽如此,你这女子怎会是老师之徒。”

  王言说道:“为何不可?”

  少年回曰:“老师为师一生,未有女子为徒。”

  王言说道:“凡事皆有例外。”

  少年又言:“女子怎可驰骋沙场,位列朝班。”

  王言回道:“谁规此定也?”

  少年答曰:“《周礼》有约也。”

  王言说道:“吾不知《周礼》为何物,然吾知此规大谬。”

  这时,鬼谷子从后面赶至,曰:“天地阴阳之道,为万事之先。女子入朝有何不可?”

  少年作辑而拜曰:“老师,有礼。”

  鬼谷子谓少年曰:“苏秦矣,汝入门多时,不如姑娘善辩。捭阖之术仍未精其髓也。”王言退至鬼谷子身后,吐舌挤眼。

  苏秦回曰:“老师教训极是。然怎会收此姑娘为徒?”

  鬼谷子笑曰:“我在朝歌游历时,偶遇王言,见其聪慧,便收为徒。”

  苏秦问道:“这姑娘家乡何处?”

  鬼谷子说道:“这事日后再谈。老夫风尘仆仆多日,沐浴更衣为先。”

  距亭三丈即为鬼谷洞口,沿七尺木梯而上,即到洞口。洞内清泉潺潺,一头从洞口而下,流向清溪,一头沿洞而入,流向深处。苏秦谓王言曰:“此洞贯穿整山,清泉亦穿山而过。”

  王言问道:“夫洞之那头为何?”

  苏秦答曰:“不曾到过。鬼谷洞蜿蜒幽深,且深处多有陡壁,不能及也,故而未知。”

  入洞十尺,豁然开朗。其为此洞之堂,堂内长宽各约三丈,四周多有小室,锅碗床案皆具。苏秦指着右侧小室,谓王言曰:“此室最宽敞,先前为张仪所用,其学成后便一直空置,日后你便寝于此。”王言拜谢。沿着清泉往内,便是鬼谷洞内口,里面深不可测。

  哺时,在鬼谷洞外凉亭,膳间,鬼谷子谓苏秦曰:“明起,你教王言识字。”

  苏秦诧异道:“竟大字不识,何以学鬼谷之学。”

  王言说道:“我定努力识字,盼早日学老师之学。”

  苏秦回曰:“难矣!吾八岁入门,经十年,学得皮毛尔,其精髓未得也。以汝之质,非三十年,不能成也。”

  王言对曰:“老师之学,如此之难,那便学三十年。”

  次日清晨,苏秦来到凉亭,见王言已端坐于亭中,微笑以对。

  苏秦说道:“师妹甚早。”

  王言回道:“如今已为人后,当奋起直追。”

  苏秦说道:“学问之事,虽勤能补拙,然也非一日之功。”

  王言说道:“那边两日、三日……直到学成。师兄赶紧教吾识字。”

  于是,苏秦席地而坐,与王言相对,说道:“那先从你名字开始。”

  王言倾耳细听,不敢一丝怠慢。

  苏秦则继续说道:“三横一竖则为王。王,天子也。古时斧为两面双刃,其斧口为‘王’字上下两横,斧柄则为中间一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