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秦军屡败,白起被贬(1/4)

  此时,邯郸城内,残垣断壁,百业俱废,哀鸿遍地,满目疮痍。虽上下一心,奈何秦军不退,而援兵未至,城内一片凋零,毫无生气。秦军兵围邯郸已一年有余,城中粮草殆尽,军士勉强果腹,百姓则是饥肠辘辘,食不果腹,常一日一粟未进。即便如此,百姓毫无怨言,仍献出家中余粮,以供军食。然终究杯水车薪,眼看城中余粮日渐减少,纵使军士勇猛,饥饿袭来,将不攻自破。遭遇此状,赵王心急如焚,召群臣计议。

  赵王谓诸臣曰:“邯郸之军士已抗秦一年有余,怎奈秦军誓死不退,援军亦迟迟不到。如今城内粮草殆尽,秦军不退,邯郸迟早必失。”

  赵胜回道:“再等些时日,楚、魏援军必到,届时里应外合,秦军必败也。”

  虞卿则说道:“楚、魏援军迟迟不到,恐援军未至,邯郸已失。为免大王有失,大王何不移驾于邢。”

  赵胜忙劝阻道:“万万不可。如今邯郸城内,军民一心,皆因大王坐镇。大王若离邯郸,军民无主,邯郸顷刻失之。邯郸乃赵之根基,若失,则全国震动,亡国不远矣!迁都只是苟延残喘之计,非长久之计也。”

  赵禹则说道:“可邯郸岌岌可危,死守亦非良计也。”

  赵胜回道:“哪怕战至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守住邯郸,只待援军。”

  赵禹说道:“可援军何时到来?”

  虞卿附和道:“魏军驻于邺而不前,楚军则不见身影,楚、魏惧秦,想必平原君失算矣!”

  赵胜说道:“楚王已签合纵盟约,只因路途遥远,其军不日便到。”

  赵禹问道:“此仅为平原君臆想,如今楚军兴许还未踏出楚境。”

  赵胜笑道:“此言差矣!据舍下门客回报,楚军已入赵境。”

  虞卿问道:“那魏军呢?何时出发?”

  赵胜回道:“信陵君大义窃符,已杀晋鄙,取得兵权。已重整军队,向邯郸进军。”

  赵王闻之大喜,说道:“就依平原君之言,继续死守邯郸,哪怕只剩一兵一卒,而寡人与邯郸共存亡。”

  再说王龁得秦王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经两月强攻,邯郸城危在旦夕。王龁思忖,以邯郸现状,再攻十日必破之。

  而赵胜离宫回府,坐于堂上,愁眉不展。其门客立于堂下,亦不知所措。这时,赵胜谓众人曰:“楚、魏援军再不到,赵必亡也。赵亡,则吾等将为秦虏,我甚为忧虑。”

  赵胜有一门客,曰李同。他站出来说道:“君上之家财已散多少?”

  赵胜回道:“散尽也!”

  李同再问:“果真如此?”

  赵胜犹豫片刻,回道:“已散十分之八九也!”

  李同仍问:“果真如此?”

  赵胜回道:“不足一半。”

  李同继续说道:“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上之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婢妾穿丝绸绣衣,又粱肉有余,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削木为矛矢,而君上器物钟磬无损。若秦破赵,君上安得有此?若赵得全,君何患无比?今君上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工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卒正当危苦之时,是很容易感恩的。”

  赵胜从之,即散尽家财,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带领。

  是日黄昏,秦军正架锅造饭。三千死士出城赴秦军。秦军起初猝不及防,伤亡惨重。随后王龁重振旗鼓,渐渐将死士之攻势压制住。三千死士节节败退,死伤过半,被逼至角落。李同不幸战死。眼看要全军覆没之际,魏无忌率魏军救至,与死士共击秦军。

  赵胜站在城垣观战,见魏军来到,大喜,遂下令放箭射杀秦兵。

  秦军三面受敌,迅速溃败。王龁只得退兵,后撤十里。秦军虽遭重创,王龁因身负王命,只能继续围攻邯郸。然赵得魏军,后黄歇所率之楚军亦到,三军里应外合。秦军被夹击之下,屡战屡败,兵多失亡,不断向西后退。

  军情使每日往返于咸阳与邯郸之间,皆是告急军情。而军情未入章台宫,先告于武安君府。这天,司马梗、蒙骜等诸将探望白起于武安君府卧房。此时白起旧疾复发,只能卧榻休养。而王言未归。

  众人就位而坐。司马梗谓白起曰:“武安君病情如何?”

  白起回曰:“旧疾复发,休养几日便好。”

  蒙骜则说道:“武安君脸色苍白,恐非休养可愈也!还须辅以药食。”

  白起说道:“老夫老矣!非昔日之身矣!”

  司马梗说道:“武安君为秦劳心劳力,鞠躬尽瘁,乃吾辈之楷模。”

  白起则哀叹道:“想我戎马一生,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却仍未能阻大王伐赵,致使数万秦之将士枉送性命。”

  蒙骜说道:“武安君勿过多自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