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无忌窃符(1/4)
王言至邯郸城外,因城门紧闭,无法入城,只能于城外客栈逗留。这天,王言正于客栈大堂进食,忽闯进来几十名剑客,皆穿黑衣。他们各找位坐下,随后点菜进食。王言于一旁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席间,有一剑客起身出门小解。王言便跟随出去。
待剑客小解完走出茅房,王言用剑抵住剑客脖颈,问道:“你们如此势众,是去作甚?”
剑客恐慌,如实答道:“如今秦军兵围邯郸,平原君散财四处招募死士。吾等乃其所招募之士也。”
王言说道:“可如今邯郸城门紧闭,尔等如何进城?”
剑客答道:“子夜时分,我们于城下以火为号,城内自会开门纳入。”
话音刚完,王言将剑客打晕,随后绑住,藏于自己所住房间。王言脱其衣,自己穿上,后于暗处观察几十名剑客的动向。
那几十名剑客酒足饭饱之后,便起身继续往邯郸赶路。他们也并未发觉他们中少了一人。王言一路秘密尾随,直到天黑,趁其不备,混入其中。由于夜黑,剑客们并未发现异样。
子夜时分,剑客来到邯郸城下,点火为号。城垣守卒见之,遂通知开门。如此,王言混入邯郸城内。入城之后,她又趁剑客不注意之时,另择小道,与之分开。
再说王龁领兵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过半,仍未能拔。然邯郸被围一载,城内兵卒粮草殆尽,岌岌可危。赵王无奈,遂决定催促魏、楚两国尽快订立合纵盟约,以使两国发兵救赵。
赵王召众臣于大殿计议,说道:“先前魏使须贾使赵,已与其拟订盟约。后又将灵丘封予春申君,使其答应合纵。可如今盟约未订,邯郸危在旦夕。须尽快与两国签订盟约,发兵来救之。”
赵胜回道:“臣妻乃信陵君之姐,已多次送信给魏王及信陵君,求救于魏。魏王已答应出兵救赵。”
赵王大喜,回道:“好!”
赵胜又言:“可楚那边毫无音讯也。”
赵王说道:“春申君得寡人封灵丘,却毫无作为,看来寡人所托非人也。”
赵胜说道:“不如由臣弟亲自使楚,以促成盟约。”
赵王从之。赵胜遂回府,谓众门客曰:“此次使楚,乃与楚订合纵盟约。若文能成功订约,则善矣。文不能成,则歃血于华屋之下,也要订约之后再返。此番随同之士为二十人,需勇力文武备具者。而士不外索,取于门下食客足矣。”
于是,赵胜精挑细选,得十九人,再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今夜便是出发之日,若不满二十人,赵胜便只能以此十九人同往。
赵胜门下有一人,曰毛遂。他在赵胜门下多年,没任何贡献。他本想这次使楚,可以一同前往,怎奈赵胜对他视而不见。毛遂闷闷不乐,行于街上,后入酒肆饮酒解闷。
王言自入邯郸以来,常于平原君府附近暗查,以寻机为赵退兵献计。这天,她见毛遂从平原君府出来,便尾随其后。
毛遂饮酒消愁,闷闷不乐。王言在其隔桌观察许久,后主动过去与毛遂同桌。毛遂见陌生人来搭桌,也不以理会,仍自斟自酌。
王言谓毛遂曰:“先生为何闷闷不乐,一人于此喝闷酒?”
毛遂半醒半醉,回道:“我家君上欲使楚,选门下文武兼备者二十,怎奈鄙人学时浅薄,未能选上。”
王言问道:“先生欲与你家君上一起使楚乎”
毛遂说道:“鄙人自入平原君门下,受其优待,却无以为报,惭愧也。即便只选得十九人,也不曾有带我之意。”
王言说道:“我有一计,可使你君上将你带上。”
毛遂听到此话,一下子清醒过来,忙问道:“先生教我。”
王言于是说道:“你去向平原君自荐,若其拒绝,你则跟他说……如此,他兴许会携你一同前往。”
毛遂作辑道:“谢先生指点!”
王言又言:“若平原君同意带你,你再来此找我,我再教你如何应付楚王。”
毛遂大喜,向王言作辑之后,速归平原君府。
此时,赵胜正在与那十九名门客议事,毛遂径直走到赵胜面前,对其说道:“吾闻君上将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随往。今少一人,愿君上加上我,以凑足人数而行矣。”
赵胜谓毛遂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毛遂答曰:“三年于此矣。”
赵胜说道:“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处之于囊中,其尖立现也。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才也。先生不能同往,先生须留下。”
毛遂则说道:“臣乃今日请处于囊中耳。若我早得处于囊中,乃颖脱而出,非只其尖现而已。”
赵胜心想,此时乃用人之际,凑足二十人,兴许毛遂有用武之地,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