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米奈希尔港(1/3)
米奈希尔港虽然是用洛丹伦王室之姓命名的,实际却属于卡兹莫丹矮人,但建造这个港口的却是当年的部落。
部落北伐时,奥格瑞姆派血环氏族围住了铁炉堡,虽然攻不进去但铜须矮人们也攻不出来。于是整个铜须矮人的领地(洛克莫丹和湿地)就成为了部落的跑马场。
当时在洛丹伦,安度因.洛萨已经说服了联盟诸国,并建立了联军了。洛萨很清楚斯托姆加德和卡兹莫丹(丹莫罗,洛克莫丹和湿地全境,也包括灼热峡谷和荒芜之地部分区域)之间的那座大陆桥(萨多尔大桥)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直接把主力驻扎在了矮人城市丹莫德。那是萨多尔大桥南部的一个小镇,部落先锋攻打了几次,却因为矮人的火药武器损失惨重。
第二次大战时,矮人用的还是第一代火药武器。填弹效率低,超过10米准心靠信仰,还有炸膛的风险。所以很多矮人在野战时基本开了一枪后就把火药枪当暗器扔出去,拔出他们的武器上去肉搏的。(单兵热兵器会大幅度削弱,魔兽有成熟的单兵热兵器却还流行硬砍,我觉得真心是为了给游戏性让步,所以干脆削弱。)
但洛萨的几个副官,联盟年轻一代的精英们却看出来了火药武器在守城时的重要。配合丹莫罗的城墙堡垒,让爬城墙的部落先锋军吃了很多苦头。
先锋军的惨败让奥格瑞姆意识到了强攻萨多尔大桥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古尔丹便献策走海路。古尔丹自然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在海上才提出这个建议的,但当时走海陆绕过联盟守在大陆桥的主力登陆希尔斯布莱德的确是正确的战略。于是部落就在如今的米奈希尔港地区,修建了一个港口和配套的船坞与船厂。用懂的造船的俘虏和食人魔修建了海船,靠着龙喉氏族控制的巨龙打败了库尔提拉斯海军,在南海镇登陆了。
而那个港口在联盟反攻时就被洛丹伦的军队控制了并归还给了铜须矮人。
战后,铜须矮人为了感谢洛丹伦解救了铁炉堡,把那个港口修建为了一个小型港口城市,并用米奈希尔的姓氏命名了。
但米奈希尔港其实平时很难有船支去那里的。
它处在湿地的最西侧,南边就是丹莫罗山脉,远离一切南北主要航道。湿地又没有任何大型城市,矮人的小型城镇大部分物资都能自给自足,导致了米奈希尔港毫无商业价值。就连躲避风暴对商船来说,从主航道去南海镇和去米奈希尔港的距离是差不多了,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南海镇?
成为不了商业港口,可以成为军港嘛。
可问题是矮人不是传统的海军强国呀,甚至可以说矮人就不是一个拥有海洋文化的种族,他们的海军还是联盟交接米奈希尔港时,俘获的部落后续制造的那些船支才建立的。建立海军后没多久铜须矮人就后悔了,毫无作用不说还要浪费钱去维护。
而部落制造的船,在规格上和联盟的几个海军强国都不一样,他们也看不上这些因为规格不同会加重他们后勤压力的船,顺水人情塞给了盟友铜须矮人。于是米奈希尔港就成为了艾泽拉斯最鸡肋的大型港口城市,铜须矮人的海军也成为了联盟中规模还算不错,却毫无战斗力的一支海军。当然,如果让那些矮人水手们上岸了,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不过现在的部落是不知道这些的,部落甚至都忘记了这个港口的存在。
我也不知道,我对米奈希尔港的印象还停留在是联盟跨大陆的一个交通要点。这才是让我有些不敢选择米奈希尔港的真实原因:我很担心联盟在那里驻扎了大军,毕竟联盟就两个从卡利姆多到东部大陆的港口,米奈希尔港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我思考的时候,部落其实也在思考。萨尔带回来的在法迪尔湾看到的一切,都让对航海所知甚少的部落高层们感到了头疼。才1000人和配套的物资,就花了这么大的功夫,那迁徙整个部落要多少船呀……
这时候新部落的人口统计也做完了,一共4万5千多人。其中兽人最多,接近4万,成年男性兽人1万3千多,成年女性兽人1万1前多,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而这些兽人中依然还存在60%没有被驱散恶魔之血的反噬。
食人魔加恶齿巨魔有5千多人,成年男性总数过半。
知道这些数据的部落高层们现在真的无比的头疼,对于海船的渴望也是越来越大。可惜斯托姆加德也是个大陆国家,虽然有领海,却因为地势原因基本只有近海渔船。
“不如去攻打南海镇吧。”
萨尔摇了摇头否认了这个他也思考过的提议:“不行,加兹鲁维劝我们不要去。南海镇的商船几乎都属于各个势力的,我们一次全部得罪完了也就别想出海了。”
众人沉默了。
在陆地上,不管是兽人还是食人魔,又或是巨魔,都是拥有很强战斗力的。在海面上,这三个种族基本都是旱鸭子。
巨魔是有海洋文化的,但那是赞达拉氏族特有的。人家是巨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