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 松赞干布的考虑(1/2)
“赞普,大唐皇帝是答应了,但他有两个条件。”接着,禄东赞将李二的原话转诉给了松赞干布。
第一,吐蕃要称臣,第二,上供给大唐三十万的牛羊数量。
“哼,大唐欺人太甚。赞普,我看也别结盟了,我看他们能奈我何。”周围的臣子都炸开了。
“禄东赞,你在大唐的长安,呆了快一两个月。对于吐蕃和大唐的兵力,你以为如何。”松赞干布沉声道。
对于他来说,眼前的条件完全不能接受。
他想要的是和亲,跟大唐平等结盟,韬光养晦发展自己国家。
“赞普,实话实说,大唐的兵力强盛,就算是十个吐蕃也不是对手。何况……大唐有那个陈玄国师庇护,吐蕃万万不可跟他为敌。”
想到在大唐见识到的各种神奇的场景,禄东赞心里叹了一口气,或许赞普真的是生不逢时。
说出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相信。
“是吗,你的看法呢。”
“臣提议答应大唐的要求。当然,也尽可能争取多一点好处。西突厥称臣了后,能够跟大唐买到大量的军备,大量的粮食。”
禄东赞不明白大唐皇帝的野心有多大,但为了防止大唐攻打吐蕃,什么条件都得先答应下来再说。
三十万头牛羊,对于吐蕃来说不算是很大的支出,他们吐蕃以畜牧为生,十几个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百万上的牛羊。
“让我考虑考虑。”
韬光养晦的道理,松赞干布自然明白。本应是雄心壮志,想要在吐蕃大展宏图,松赞干布怎么想到开始就遇到此挫折。
“臣觉得赞普有必要亲自前往长安,见识长安的风格。长安城里的所见所闻,绝对会颠覆长期以来的认知。”禄东赞继续道。
“我也想,但吐蕃距离长安不知几千里,一来一回要花上几个月。”松赞干布摇头道。
“赞普无需担心路途遥远,距离吐蕃六百多里的河西,在那里往东三百里会有一扇衔接长安的大门,只需要花上十几钱,即可一步从草原跨越到长安,能轻松一步跨越几千里的距离。所以臣才能那么快从长安回来。”禄东赞道。
“能够一步跨越几千里?禄东赞,你莫不是在开玩笑?”松赞干布皱眉道。
“臣怎敢欺骗赞普。长安城不仅是能一步跨越到北方的草原上,也能衔接大唐的大江南北,长安城的变化,凡人不能理解。”禄东赞保证道。
然后,他接着说出了自己在长安城的见闻,包括自己在祭天所见到陈玄所化的巨大青龙,几十米的石头巨人。
衔接各地的大门,反而是不怎么出奇的地方。
能够见识到浩瀚的大唐,绝对不虚此生、
“既是如此,那交付给大唐的三十万头牛羊,由我亲自带队给他们吧。真如你所说的话,我倒是很想见识长安的风土人情。”松赞干布点头道。
如此答复,禄东赞明白赞普已经是同意李二的两个条件了。
说实话,称臣不算什么。
以吐蕃的实力,根本没法跟大唐相提并论。
躲在大唐背后韬光养晦发展强大,等吐蕃强大到足以对抗大唐的时候,再撕破脸皮也不迟。
跟大唐称臣,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够跟西突厥一般得到大量军备,得到大唐织布技术和造纸技术。
甚至是那神奇无比的能力,也有可能获得。
不单是吐蕃在行动,远在河西的西突厥当得知能够从大唐购买武器和装备,当即马不停蹄将七十多万牛羊朝着河套赶来。
在路上有鲜嫩的绿草从土地里长出来,所以倒不用担心牛羊会饿着,相当于一路放牧而来。
用不了多久,从吐蕃,西突厥带来的上百万的牛羊将会补充长安城暂时的缺口。
除了卖给勋贵百官们以外,剩余的李二打算自己养殖,要不然也会浪费了那么一大片肥沃草场。
突利可汗早已跟大唐称臣,但领地是分配在幽州以北,驻扎在了距离高句丽三百里的地方,剩余下来的全是李二所有。
突利可汗的地方,主要是李二用来监控高句丽。
隋朝三次讨伐高句丽的失败,让李二心里一直想要征服高句丽,想要证明大唐比隋朝厉害。
手上有了门门果实后,讨伐高句丽也不会跟隋朝一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可以直接将大军从长安投放到高句丽的内部。
以突利可汗的几万骑兵发动冲锋,里应外合夹击,灭掉高句丽想来不难。
但李二的下一个目标想要打的是西突厥,所以攻打高句丽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
岛内,冬天结束,春天到来。而
百官们开始忙碌后,岛上变得安静了许多,陈玄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