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局(1/2)
清明时节,街道细雨蒙蒙,窗前湿气弥漫,整个潞州笼罩在水雾之中。突如其来的雨阵让行人猝不及防,只能去街铺里避雨,街上一片仓促和慌忙。
不过在二楼凭栏的他不同于街上行人的狼狈,其眼神涣散游荡,表情百无聊赖,不时大嚼几口羊肉烧饼,再端起桑葚果酒一顿狂饮,微风拂面,清清凉凉,在这样的氛围下十分怡然自得。
就在他沉浸在悠然的氛围里时,一阵沉闷的踏步声逐渐从楼下靠近,声响不断清晰,直至一个响亮又熟悉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
“哟,雨前凭栏,还有美食作伴,真是好悠闲。”
循声看去,楼梯口赫然现出一位高挑身影,灰白劲装,腰环黑带,横刀随身,足蹬马靴;炯目有神,长发飘逸;额上青带,肩佩兽章;步履漫不经心,气质放浪形骸,一举一动皆透出玩世不恭的意味。
“我看你也挺悠闲。”他懒散道。
“不敢不敢。”对方笑着走了过来,“我哪敢和三皇子比闲。”
来人名为简在雾,万骑果毅,是跟随他来到潞州的亲信之一。至于他,乃是中宗之侄、潞州别驾李隆基,两年前在长安受到猜忌和挤压,随后被任命为卫府少卿并撵来潞州,使之脱离权力中心。
“知道就好。”李隆基伸了个懒腰,“怎么样,交代你的事情办妥了么?”
“差不多了,我和葛福顺、李仙凫他们已经把身在潞州的万骑部队集结完毕,再休整三日就可启程回长安了。”简在雾说道。
“不错,看来底下人还没有像我这般懒散。”李隆基说道。
“啧,真要是像殿下一样,怕是连潞州城门都出不去。”简在雾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没有朝廷的允许,我们能够顺利回到长安么?”
“无妨,尽管中宗陛下驾崩,韦后矫诏,韦氏一派掌控京城南北衙禁军和尚书省诸司,但遗诏将我父亲相王安排为辅政大臣,此番回京不会有人多说什么。另外我等回京行踪全程保密,不会为人所知。”李隆基说道,“况且此时若是不回京起事,长安就会再现一个则天大圣皇帝了。”
原来在武则天驾崩后,皇位传于中宗李显,但其性格懦弱,不上心政事,致使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把控朝堂,韦氏一派逐渐占据朝野高位,并诛杀太子李重俊。不久后中宗突然驾崩,韦后秘不发丧,召集兵马守护长安,其兄韦温掌控大权,亲信占据长安各角落,禁军和朝政皆为韦氏子弟所控。同时韦后已从宫中取走长流之珠,试图全面掌控大唐内外,并打算效仿武则天称帝。整个长安乃至大唐局势都陷入波谲云诡之中,稍有变动就会爆出响雷。
事关大唐存灭,一直在潞州蛰伏的李隆基也不再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情形来迷惑长安那边派来监视他的探子,现在的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剿灭韦氏一派,归还大唐本基,绝不允许第二个武则天再出现。此前太宗皇帝所培养的、原本用于狩猎的“百骑”部队迄今已经发展为“万骑”部队,并拥有建制和官职,成为羽林军之下的一大禁军组织。李隆基相当重视万骑部队,在其中结识、培养了一大批中级军官,如葛福顺、李仙凫、简在雾和陈玄礼等人,并在离开长安时将部分成员带到潞州,以备将来的起事之需。
李隆基如此重视万骑并不只是因为万骑部队的忠诚和武力值,最重要的是万骑部队是为数不多保留兵气能力的武人组织之一,尽管只有果毅以上的零散军官才拥有兵气力量,但也足够对抗韦氏一派。
“确实如此。”简在雾说道,“而且长流之珠也可能落入韦后手中。”
“我估计韦后已经找到长流之珠并用它做了不少想做的事了。”李隆基思索到,“先前则天皇帝就用此物将兵气力量赐予宗室、羽林军和万骑,武氏一族和部分宗室便凭此力量祸乱朝政、为非作歹。韦后较于则天皇帝也好不到哪去,何况她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必然不会克制自己的。”
“不仅如此,如今身处长安、拥有兵气力量的羽林军皆被韦氏子弟控制,想要对抗他们也需要下点工夫,毕竟之前已经有人帮我们试过了。”
李隆基知道简在雾说的是太子谋反一案,三年前非韦后亲生的太子李重俊不堪忍受猜忌和排斥,继而联合李多祚、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等拥有兵气力量的宗室和将领一同发动政变,誓要铲除韦后一派。然而他们的兵气力量无法与朝廷的羽林军相抗衡,最终李重俊在玄武门外败退,逃至南山为部下所杀。
在此事后,当朝皇帝李显和韦后决定只保留羽林军、万骑部队和韦氏宗亲的兵气力量,留在长安的其余兵气者一概褫夺兵气能力。
“这也确实是麻烦事。”李隆基说道,“况且多数人对兵气并不了解。”
“现今已知的兵气力量有七种,即‘金、木、水、火、土、日、月’,每个属性有四大招式,每招之下分出许多套招。大招式对应四方神兽,套招对应二十八星宿。每个人所领悟的兵气属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