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启残唐

第十七章 也是懂技术的男人(1/2)

  皇藏寺,积香院。

  高幸与众僧一起吃着午饭。

  本来寺主是吃小灶的,但他今日出来行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辟谣。

  要辟谣自然还是到谣言产生的地方效果最好。

  于是在高鉴师兄的受意下,和望石一起来到积香院与众僧共进午餐。

  望石那是一百个不乐意,寺主的小灶他是吃一天少一天,自然不愿意混这大锅饭。

  高幸心里正惦记着“女妖精”,吃啥倒也无所谓。

  积香院的厅堂不小。长桌长凳整整齐齐的摆着,上面坐满了大小和尚。此时偶有私语,总体上还是十分安静的。

  高幸坐在一条长凳的顶头,细嚼慢咽。

  伙食虽然比不上小灶,只有一碗瓜条腌的咸菜,一碗油煎过的冻豆腐,一碗伴着山芋的白米饭,一碗干蘑菇煮的菌汤。但也远远胜过寻常百姓。

  高寺主一颗米粒,一颗米粒的嚼着。就是为了吃的时间长点,让三班换着用餐和尚都能看到他。

  每逢有过来问候的,都回礼示意。等僧人们都陆陆续续吃完,也过了大半个时辰。

  本来也就应该回去了,但是高幸觉得,作为一个领导,上午视察了工地,中午又和同志们一起开饭。那顺便再视察一下后厨,让所有人都感受一下领导的关心也是应该的。

  再说这积香院手艺不错,自觉也是个会吃的,倒是真心想和灶堂师傅交流一下。

  这一进后厨。

  赫!

  好家伙!个个膘肥体胖。跟着自己来的望石倒显得苗条了。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首长就是伙夫。

  这在食物供给不足的年代,果然是个真理。

  四下寒暄,索性找了个脑袋最大的说话。一问才知,正是小灶里面的糕饼师傅。

  那和尚憨态可掬,满脸堆笑:“这几日的伙食,寺主可曾吃的惯?”

  “甚好,甚好。你这手艺,若是没个五年功夫,定是成不了的。”

  “寺主惠识,小僧来积香院整整五年了。”

  高幸心想:没有个四五年,也养不出你这一身膘来。

  那和尚又道:

  “只可惜一直在灶台、伙房忙活,还未听过寺主讲经说法。甚是遗憾。”

  “诶~你在这里,亦是修行!”

  “寺主见笑了,终日捣弄这些俗物,哪里算得上修行。”

  “一糕一饼,皆有佛性。你在这日复一日,精进技艺,与那天天念经,钻研佛理。形虽不同,但性本无二。与此道坚持不懈,久而久之,悟性自通。日后必然也可修成正果!”

  他这话一说,周围这几个伙食僧心中都是喜欢。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和尚也一样。

  能讲经说法的自然是最上乘。然后是那能做法事,会祈福超度的。最后才是这些做俗事杂物的。

  这几个伙食僧虽然油水多,但地位不高。

  难得寺主来探望,说话还这么贴心。都围了过来,东拉西扯的与高幸闲聊了起来。多是些饮食烹饪之事。

  高幸多了后来人那一千多年的见识。再加上“吃”又是中土人民主要加点的技能之一。自然是说了个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把几个伙食僧,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个糕饼师傅,本是客气,让他指点下技法。

  未曾想这人还来兴致,但听他道:

  “这做糕饼,向来是三分材料,七分手艺。材料种种,不可细言。

  单说这手上功夫就有:

  搓、捏、揉、挂、擀、摁、揺、抹、拉、挤、压、揣、抽、揪、拽、敲、打、撸。

  这一十八种,种种都得经年累月之磨练。

  再加上闷烤火侯,分寸拿捏,更须谨慎。

  这一糕一饼,看似微末。但吃在嘴里,都仿佛三千大世界一般,层出不穷,千变万化。”

  “未曾想寺主,您对厨艺也这般精通,不愧大德大才呀!”

  那和尚双眼放光,看高幸好似带了光环一般。神情竟是无比敬仰!

  一众和尚也是议论纷纷,都说寺主当真是个内行。

  其实这只不过是高幸当年,在一家足疗保健店里,从一位女师傅那里得来的。

  那女师傅手法了得,他意犹未尽,追问了人家可有些精髓。未曾想,人家还真有套“十八摸”的技法。高幸长了见识,便记在心里。

  此时说出来,竟然毫无违和感,心中不禁暗暗得意。

  那僧人眼中忽然闪出几分忧郁:

  “寺主您见多识广,真想多听听您的教诲。可惜我今晚就要下山了。”

  “下山所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争霸乱世王者为符文之地献上祝福三界英雄录我有无数大佬争霸领主信我啊!我真是召唤师率土:我的资源能兑换让我玩个球?我的世界新时代乱与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