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世民的夺妻之恨

22、纯粹的教育家和书法家(1/2)

  国子学,准确的说,今年起,应该叫做国子监,大唐唯一的教育行政机构,也算是大唐的最高学府

  监内,有祭酒一人,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除了这三人属于行政管理者以外,还有教师二十四人。这二十四人,算是全职教师,按照资历、能力分为了助教、教习、博士,他们才是真正教育三百名大唐贵族子弟的老师。

  陆爽的叔公吴县男陆德明正是这些教师里面的一员,更是品级最高的国子博士,负责教育经学。

  经书的基础是《诗》、《书》、《礼》、《易》、《春秋》和《五经》,经过各学派间的长期分化、传承而演变到了唐初,已经出现「六经」、「七经」、「九经」等体系。

  老爷子一如往常颤颤巍巍地游走在各间教舍之外,到了这个年龄的他教授学生以及不是主要工作,听听朗朗读书声是他最大的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呼!”

  “......”

  身边的教室里,诵读论语的声音不断传来,靠在柱子上休息的陆老爷子一脸微笑。他的双眼微眯着看着不远处,像是看到了大唐的蒸蒸日上,看到了文治教化。

  停留了许久,陆老爷子才继续迈动颤颤巍巍的脚步朝着办公室走去。

  大唐尊老,再加上陆老爷子是少有的经学大家,他的办公桌自然在办公室的最里头。

  刚走到门口,老爷子便看到了十分熟悉的一幕。

  一个教习拿着课本正在和另外一个教习争论着。

  “某这断句绝对错不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某的老师曾经就是这样教某!”

  “某认为不对,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这样的场面,老爷子由衷喜欢。经学,乃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习想要把前人的智慧教授传递给学生,自然就应当认真体会前人的思想。若是做老师的都不能体会深意,如何教书育人?

  颤颤巍巍走了两步,陆德明笑着道:“怎么,你二人又在讨论断句的问题?”

  教习甲拱了拱手道:“陆前辈,安好!某这断句明明没有问题,他非要和某争!”

  教习乙拱了拱手道:“前辈,您安好!他这断句,某曾经也以为没有问题,可后来越品越觉得不是味道。咱们教习发现了疑惑若是不解决疑惑,就直接教授给学生,教对了还好,要是错了,咱们有脸面面对先辈?所以,咱两又起争执了!”

  “免礼!”

  陆德明抬了抬手,笑着道:“又没责怪你们!有争执,说明你二人在用心,这才是我等教书育人的本分。至于争执,或许不日老朽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两位教习微微一愣,随即惊叹道:“真的?您找到了断句的方法?”

  陆德明笑着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语,缓缓朝着自己的办公桌走去。

  ......

  东宫,原本属于李建成的宫殿而今已经换了个主人。

  说起这位叫做李世民的新主人,算是大唐历史上唯一一个即将在东宫住上四年的皇帝,谁让他怕再背上个赶老皇帝出太极宫的不孝骂名,谁让老皇帝不懂事儿不把房子让出来让二儿子?

  李二董事长无奈之余,只能将就着用自己那位死鬼大哥的书房。

  书桌之上,卷成卷轴的奏折一如既往堆积得如同一座小山。书桌前头,刚刚跪坐下来的年轻皇帝右手握拳在胸前轻轻挥了一下,好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大叫一声“淦”。

  然后拿起小山峰上的第一份奏折,解开红绸带,将卷轴打了开来!

  “矣!这字,怎么那么丑?”

  原本兴致满满的他,突然失去了往常批阅奏折兴奋劲儿,只觉得纸上的飞白竟然是那么地......丑!

  说起纸上的飞白,就必须得提及一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李二董事长本就是书法大家,尤其喜好飞白体,他自己的一手飞白体虽然不敢说无人能出其右,可在大唐排进前十绝对没问题。正是因为他的喜好,自打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大唐的奏折慢慢滴就从隶书字体变成了飞白体。

  这一点,和那个弄出了瘦金体的后来者艺术皇帝如出一辙。

  以往,李二董事长都会在一边观看大家的奏折之时一边评头论足一番“某某的飞白有所长进,某某这飞白怎么这么久还没有点提升”,可今日,他在打开第一份奏折之时便只觉得这飞白好丑!

  艺术家是纯粹的!

  “丑陋”的字体直接让李二董事长这个大书法家眉头皱在了一堆!

  “陛下!”

  身旁的老太监瘪了瘪嘴,您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