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太子师

第83章 长孙晟与裴矩(1/3)

  杨安没有想到,妻子对丈夫的举报,会成为整件案子的转折点。

  而夫妻反目成仇的原因,对于崔县尉来说,很难接受。

  在他看来,赵氏毕竟是和他几十年的老夫老妻,就算他娶了四五房小妾,但赵氏始终是正妻,始终是家中地位最重要的那个。

  他完全无法想象,他的前途会葬送在赵氏的手中。

  有了赵氏的举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作为崔县尉的同伙,史传金和丁三胜,一开始还不肯承认,一口咬定是赵氏诬告他们。

  可是很快,杨安派人在史传金的家中搜出一本账本。

  其中详细记录了某年某月某日,他们卖出赃物若干件,收入多少银两。

  同时账本中还注明:收入银两史传金得若干,丁三胜得若干,以及送给崔县尉多少银两。

  账本中记得清清楚楚,若收入一百两银子,则崔县尉一人独得六十两,史传金和丁三胜各得二十两。

  当账本被赵七送到杨安手上时,史传金和丁三胜脸上变色,齐齐跪下,求杨安饶恕。

  为了推脱责任,两人同时调转枪口,指向崔县尉,说他才是主使人,他们是被逼无奈被迫加入,妄想逃脱罪行。

  反倒是县尉崔怀远,不做任何争辩,只面如死灰,不发一言。

  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因为贪财好色,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前的所有的逍遥,都化为泡影。

  而根据账本中的记录,杨安顺带着发现了另一起诬告盗贼案的线索。

  两件案子的手法几乎同出一辙,只不过这起案件受害的对象,素有恶名,本就品行不端,杨安推测其家产极有可能来路不正,所以被诬告也不敢喊冤。

  除此两件案子之外,杨安并不能找出另外三件案子被诬告的线索,最后只能放弃。

  杨安甚至怀疑,钱县令也曾参与诬告盗贼案之中,却苦于崔县尉一人担下所有责任。

  两件诬告案被平反之后,崔县尉等三人被关进了大牢。

  张五的母亲,出于对儿子的了解和信任,受尽别人的白眼和指责,却始终不放弃为子伸冤,终于换来清白。

  那一刻,那位淳朴的母亲,以最古老的仪式,泣不成声地对杨安表达自己的谢意。

  杨安却承受不起。

  他此刻想到更多的是,尽管大隋有“开皇之治”,但在有些方面却过于用力。

  就比如说现在的治盗不成,反被小人所利用,造成很多人被冤枉受害。

  将崔县尉关进大牢的同时,杨安也命人将崔公子放了出来。

  因为崔公子毕竟没有实质性的犯罪,顶多也只是仗势欺人。

  而其父被关进大牢后,崔公子已经失去了仗势欺人的基础。

  听赵七说,崔公子刚被放出来时还挺猖狂,以为是他父亲动用手中权力的结果。

  可等他进入县衙,看到端坐在上的是杨安,顿时傻眼了。

  赵氏早已被杨安派人送回家中,毕竟在盗贼诬告案上,她立了大功。

  只不知,等崔公子与其母相见,得知家中所发生的变故后,他会作何感想?

  那些他娶来的小妾,会不会因为他现在既无权也无势,纷纷舍他而去?

  杨安已经无暇顾及到这些,为了诬告盗贼案,他已经耽误了两天时间。

  将善后之事交给钱县令之后,杨安打算一回京城,立即将这两件盗贼案写成奏章,再次向隋文帝上谏。

  杨安进入县城的时候,悄无生息,走的时候,却大张旗鼓。

  因为得知杨安的真实身份后,珠儿家几个长舌的姑母舅妈,早已将此事宣传得街坊邻居,人尽皆知。

  再加上因为审理两件诬告案,百姓们对“杨青天”慕名而来,以一睹“杨青天”的真容为荣。

  所以走的这天,杨安不得不让赵七和东宫侍卫前面开道,自己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让母亲、珠儿、春桃以及几个服侍的下人坐在马车之上,在前呼后拥之下上路。

  此前的老住宅,以及珠儿家的住宅,杨安已经抓紧时间进行了处理。

  至于珠儿的亲戚,杨安一个都没带,这让一众亲戚,尤其是珠儿的姑妈、舅妈很是失望。

  回到京城后,杨安按照皇帝的旨意,就近选了一个吉日,在少师府举办了婚礼。

  婚礼这天,虽然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没有到场,却专门派人向杨安表示了祝贺。

  而太子和太子妃则送上了一分厚礼,一只足有半尺高的隋圆形玻璃瓶。

  这玻璃瓶的造型极为罕见,从上往下看,瓶口和腹部都是椭圆形的,而且瓶壁很薄,杨安甚至担心一不小心就会碰碎。

  但事实证明,这玻璃瓶的硬度超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争霸乱世王者为符文之地献上祝福三界英雄录我有无数大佬争霸领主信我啊!我真是召唤师率土:我的资源能兑换让我玩个球?我的世界新时代乱与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