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

燃烧(3/3)

密度的液体或气体中不断下沉。

  由于缺乏固态地层结构的支撑,质量巨大的潜航器,根本无法抵抗来自地壳深处愈来愈强大的重力牵引。

  仿佛是度过了数个昏沉的日夜,当乘员们确定地感觉到从脚下传来某种触碰引发的震颤时,他们意识到,方才漫长的坠落,终于迎来了“地面”的承接。

  而此时航程记录仪显示,在持续三十多分钟的下沉中,“深部一号”已经来到了距离出发地面十四千米的地层深部。

  根据水平姿态陀螺仪的指向,潜航器应该是以前端向下倾斜近六十度的姿态,插入了某片固态岩层之间的缝隙。

  随着探照灯的开启,乘员们看到,此时像珊瑚礁一样包围在舱体外部的,是一簇簇类似某种金属氧化物的棕红色物质。

  既然总算停止了毫无依托的下沉,长吁一口气的指令长指示大家,通过探测雷达找寻返回地面的最佳路径,并开始重新启动熔融发动机。

  面对出了如此之大的乌龙,元素识别计算机可谓“功不可没”,坐在后排的地质成分分析员看着这位有失水准的“搭挡”,无奈地苦笑着。

  如果不是计算机对于地层中突然出现的气、液态元素“失明”,他们怎么也不至于闯进这片空间,体验了一场措手不及的“自由下潜”。

  分析员估计,应该只是软件层面的小故障,试一下初始化操作,应该就能恢复正常了。

  毕竟在返程中,潜航器依然需要借助元素识别计算机的判断,来帮助避开充满危险的物质岩层。

  分析员在关闭并重启电源后,随即开始了初始化操作,当一列浅绿色的状态指示灯依次点亮后,计算机的显示屏进入了自主检测界面。

  与此同时,代表着熔融发动机点火成功而发出的“嗡嗡”低沉声音也再度响起。

  当计算机的监控窗口弹出第一组元素成分图谱时,分析员正在检查其他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

  随着快速接近额定功率,熔融发动机的轰鸣声也渐次升高。

  这时,转过身来的分析员,向着元素识别计算机的屏幕瞥了一眼。

  刹那间,他的瞳孔骤然缩小,紧接着,几乎是嘶吼着对其他人大声高喊到:“乙炔铜!”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乙炔铜,只需受到轻微的摩擦受热或冲击,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化学反应所需的时间,远远小于人类能够做出反应动作的量级。

  就在指令长下令关闭发动机之前,一阵更为震撼的巨响骤然爆发,彻底压过了潜航器上包括熔融发动机在内的一切动静。

  就在这一瞬间,潜航器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络信号。

  通过舱外监控器传回的最后几帧画面,远在地表测控指挥中心的人们看到,经历了长时间的“下沉”过程,在因持续受热与物理磨损后,使得在表面材料老化最为严重的前舱结合部位置,熔融发动机与主舱结构体之间,发生了可怕的断裂,从表面散热孔中透泛着红光的发动机,一瞬间,就被赤红与暗绿色交错闪映的疯狂烈焰所无情吞噬。

  失去熔融发动机的“深部一号”,回不来了。

  纵使乘员们在这场地层深处的爆炸中幸存下来,潜航器内的生命维持系统与给养储备,最多也只够维持十二天的时间。

  而利用手头现有的其他救援装备,根本无法及时抵达事故发生的位置。

  测控指挥中心大厅内,全场静默。

小说推荐阅读: 新月刀三分归汉照夜白海布丹传奇穿越回三国之我是王子均刘备偷看我日记,立马跑去卖草鞋三国都被我挑了群雄争霸:开局救蒙毅,自立吴国三国之无限乱战氪金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