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1/3)
【归途】
在蜿蜒通往南部的沿海高速公路上,那辆军绿色的吉普车正在微微细雨中全速疾驰。
行驶方向的左手边,是连绵不绝的巨石林木,灰暗的色调收敛起了生命的气息,透露出一种阴森的寒意。
而在车窗的另一面,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蓝黑色海面,在冷风的席卷下,大海波涛翻涌,阴沉的积云铺满了整个天际。
除了几只乳白色的海鸟偶然匆匆掠过,整幅视野内,再无一丝鲜明的色彩。
转过一处凸出海角的鸡爪状蓝灰色岩礁,吉普车忽然偏离主路,径直开向一丛幽晦的树林。
经过几道娴熟的连续转弯,犹如柳暗花明一般,陈深的眼前骤然开阔起来——
在一片像是人工精心修剪过的嫩绿草坪上,坐落着一处外形精致可爱的海岸小木屋。
欢动的溪流划出一道漂亮的“几”字形,从背后绕着木屋流过。
距离小木屋三十来米的地方,一条用深棕色木质搭建的简易码头,在平缓堆砌的礁石顶上高高架起,笔直地伸向海边不时招徕的浪花丛中。
下了车的雷迪安和两位助手,没有在这里停留的意思,而是引导着陈深继续朝着码头走去。
踏上“嘎吱嘎吱”轻微晃动的木栈,一直走到码头尽处,在脚下的一环翠绿色的天然水湾里,安静系泊着三条造型精致的快艇。
沿着在礁岩上开凿的阶梯,一行人下到其中一艘较大的蓝色快艇上。
雷迪安提示陈深系好安全带,随后拍了拍驾驶员的肩膀,后者立即发动引擎,在一阵低吼的轰鸣声渐趋稳定后,快艇调整好船头方位,利箭一般窜出水湾,奔入了浩瀚的海洋。
快艇身后,两条渐次放大的白色波浪交错跃动着划开海面。
此时,纷纷扰扰下了大半天的朦朦细雨已经停歇,盘踞在北方的厚重阴霾开始变得透亮起来。
没过多久,几束耀眼的阳光穿破云端、透射而下,萦绕在海天之间的浓郁雾气,正由厚变薄,烘托出一组绝美的丁达尔现象,仿佛折射着,从天堂洒向人间的一道道神圣之光。
远眺这光影交汇的水平线,陈深蓦然发觉,在浮光跃金的海面上,愈来愈清晰地映衬出一座岛屿的身影。
视觉上的惊奇体验,让陈深以为,它好似一处来自海洋深处召唤的乌托邦。
“索埃蒂岛,”雷迪安开心地介绍道,“在我们的语言里,它是好运的意思。”
全速行进的快艇,不一会就将几人送上了小岛。
此时上空的云层已经完全散开,碧蓝的天际清灵空润,艳阳普照之下,视野中的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
很快,陈深就被小岛上的奇特风光所深深吸引。
凭借自幼喜爱学习积累的地质知识,陈深看得出,这座拥有众多丘陵山地、地面崎岖不平的小岛,并非某一片整体下陷的陆块,露出海面较高的残余部分,而是由海底火山剧烈活动后,堆积升起形成的海洋高地。
由凝灰岩在经年累积中,堆叠出的一道外沿并不规则的环形火山锥,构成了全岛的最高点。
在成片经年累月遭受风雨侵蚀的熔岩遗迹区域,则遍布着色泽深沉的黑曜斑石。
整座小岛鲜见高大茂密的树木,低矮的灌木和草丛组成了岛上植被的主体。
在由一大片沼泽及浮萍覆盖着的火山口湖中,积蓄着大量水分,从石缝中挤出的几条潺潺溪流,沿着山坡奔涌流下,注入并渗透进了山下厚实的铁灰色土壤,成为岛上最主要的饮用和浇灌水源。
而在环岛最外围的海滩上,则随处散布着形状不规则的岩石和质感粗糙的沙砾。
沿岸陡峭高耸的灰质悬崖,漠视着眼前的海浪,那因潮汐作用而常年不息的扩张与收敛,更凸显出小岛的一股遗世孤立的气质。
从雷迪安口中得知,在这座小岛上,只有少量当地的拉帕努伊人星散居住。
虽然他们至今仍以原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活模态,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已然显得十分落后。
但这座资源贫瘠的小岛,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倒也没有引来源自外部世界的贪婪觊觎和疯狂侵掠,一直保持着难得的与世无争。
“你带我来这里,是为了躲避危险?”在岛上度过了将近一整天的悠闲时光,陈深忍不住问道。
“你说对了一半,”雷迪安抿嘴笑道,“当然,还有我们答应你的重要事情——回家。”
说着,雷迪安伸出右手食指,指向西南方向的海域一角。
顺着这个方向看去,晴空普照之下的万里碧波尽头,远远隐现着一个银白色的光点。
看到陈深一副疑惑的表情,雷迪安继续解释道,
“那是你们国家的卫星测控船——‘遥望九号’,它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