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2/4)
一周后,一份由陈深和楚哲联名编制的,有关丘基卡马塔盆地矿产元素的内部报告,以企业加密专网渠道的形式发回国内总部。
仅仅一天之后,陈深就收到了国内的反馈,这封超乎以往效率的回件里只有短短几个字:
“即刻封锁消息,等待总部指示。”落款机构是总经理办公室,附加吕跃然的手写签名印本。
一向只与直属部门保持工作邮件往来的陈深有些困惑,但既然是来自企业最高领导层的指示,遵照办理应当总是没有错的。
的确,陈深没有等待太久,事情的发展速度超乎了他的想象。
一个星期后,楚哲突然接到总部调令,要求他立即返回国内,行程十分匆忙,甚至没有和陈深当面告别。
又过了两天,陈深从项目经理那儿得知,吕跃然已经乘机抵达圣地亚哥,翌日将径直驱车前来矿区预备考察,并点名要求自己搜集近期研究发现的所有相关材料,做好当面汇报的准备。
清晨的薄雾将将散逸时,遍布山野的墨绿色低矮丛叶上,还挂坠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露珠。
慵懒的阳光显然没有北半球的夏日那般刺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腾腾地跳跃出被安第斯山脉分割而成的冗长地平线。
随后,恍然增强的光照,染上厚实绵密的乳白色云端,为矿区周遭的山坡,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纱。
在一层层密集堆叠着,低矮得仿佛触手可及的积云笼罩下,一直延伸到脚下的山路尽头,出现了由三辆快速移动着的黑色方块所组成的车队。
擅长接待迎送事宜的矿区项目经理,早已组织好所有可以动用的员工列队欢迎,知道今天会照例放假半天的本地工人情绪自然十分激动,欢呼着、跳跃着,向着快速驶来的车队方向,异常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与花束。
进入矿区大门,车队在呈扇形开辟出来的一片小广场中缓缓停下。
在前后几名翻译和随从的簇拥下,下车后的吕跃然,稳健地走向欢迎人群组成的长廊。
他嘴角微笑着,高举右臂,向人群挥手致意。
第一眼就展现给大家的,是隐伏于一身藏蓝笔挺西装下的健硕身形。
在他精心梳理的偏分发型间,夹杂着几缕浅淡的灰丝,棱角分明的国字面庞,显露出米黄色的肌肤。
尽管四十过半的年龄已并不算年轻,但从那副棕色细纹木质边框眼镜后,投射出来的,依然是一双明锐过人的目光,任谁从中都可以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一份历经风云的淡然与从容。
显得有些纷乱喧闹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吕跃然和矿区主要领导层进行了闭门会议。
议程安排得很匆忙,中午前会议即宣告结束,随后陈深接到项目经理亲自打来的电话通知,下午两点前,来向领导层进行工作汇报。
午饭后,躺下休息了半个多小时的陈深,收拾携带好材料,准时来到了会议室。
在三十多平米的长方形房间内,只在中央位置摆放着一张原木色椭圆形会议桌,和配套的十余把旋转靠椅。
会议室东面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副卷轴收放式投影屏幕,左面靠近墙角处,树立着一架供彩笔书写的白板。
围绕会议室一周,均匀摆放着几套扩音设备,以及六盆半人高的当地特有绿植。
只不过相比以往一目了然的简单陈设之外,会议室两侧常年保持通风的窗户,今天全部被垂下的卷帘遮蔽得严严实实。
悬置在天花板上的射灯,没有一盏被点亮,在光线颇为暗弱的房间一头一尾,还架设了两台外形奇特、伸出几根长长天线的设备。
房间内只有吕跃然和另外两人,其中一位敦实矮胖的中年男人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不停地擦拭着额头冒出的虚汗,他就是公司外派常驻矿区的项目经理;
另一人身材颀长,远远地站在吕跃然后方的会议室角落,面无表情地侧脸望向窗外,戴着的一只黑色口罩完全遮挡住了眼部以下的面容,他的穿着同样很特别——
一袭紧身黑衣外,罩着一件浅灰色的马甲,胸前和腰间的口袋鼓鼓囊囊,好像随身装满了专业的工具,这人的左臂,看似无力地轻轻搭在铝合金窗台上,右手则始终插在马甲靠近腰间最下方,也是最大的一张口袋里。
陈深心中不禁猜测,这大概是吕总的贴身秘书?
在吕跃然本人面前,随意散落着四五份纸质材料,在粗略浏览了几下之后,吕跃然就将所有材料收拢起来,整沓放在自己的右手边,然后饶有兴趣地端详着陈深。
直到此时陈深才发现,会议室内竟然只有自己一人作当面汇报,想必其他人的汇报材料,只是收集后,被统一转交过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