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

砥柱(2/3)

是一行行不断跃动着的数字与字符,依次表征着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近距坐标等等;

  而在右侧屏幕,则呈现出一整幅色彩分明的球形模拟图像,通过它,专业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获悉,周边三百公里范围内,几乎全部地质成分主体的分布模态环境。

  在成员们各司其职忙碌的时候,只有陈深目不转睛地紧盯着识别屏幕,眼花缭乱的数据与色块交织的图像,在他深邃而略带忧郁的目光中,似乎显得毫无意义。

  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种异样的空旷——

  除了最上面的几行字符外,其他绝大部分行目信息,仿佛瞬间被格式化清除了一般,显示出全零的状态。

  与此同时,右侧的模拟图像也呈现出来了一副奇特的画面——

  抽象为三维球体特征的立体环境中,原本缤纷涌动的色块忽然被大片的浅蓝色所占据。

  根据计算机的储存信息色标代码比对,这代表着该片区域几乎全部由氢与氧元素构成,也就是说,在海洋之下,这里大概率充满了水分。

  此时的“深部二号”已经远在海底之下数千米的深度,新的大片水域的出现,预示着他们进入了一处前所未见的“海下之海”。

  然而,在模拟图像右上角的远端,却能清晰无误地看到一小块蓝褐色交织的椭圆状斑点——

  说明这里探测到了地质岩层中,较为常见的硅酸盐成分,尽管斑点的面积代表着极小的分布范围,但已足够印证,这里应当存在着一处坚实的固态物体。

  如此奇特的构型分布让成员们惊叹不已,纷纷猜测想象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地质构造。

  “它就像一根砥柱。”沉默许久的陈深忽然开口说到,

  全员好奇地看向他。

  “想象一下,我们即将进入地下深处的一座空旷大厅,空荡荡的天花板与地板之间,除了水以外,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在这片巨大的液体空间里,连接并支撑着‘天’与‘地’的,只有这么一根细细的中央砥柱。”

  陈深说话时的表情,竟然呈现出来了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

  龙谨茹知道,那里,就是他,当然现在也是他们,想要抵达的地方。

  随着目标区域的接近,根据海洋地质数据库的信息调取,他们所处的地方,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较为活跃的陆洋板块交界面。

  在有专业观测记录的一百余年里,这里并未发生过重大的地质结构变化。

  凭借人类有限的想象力,难以揣测,究竟是怎样的自然伟力,才能打造出如此别有洞天的深部景观。

  也许,这座水下“大厅”已经存在了数千万乃至上亿年的光景,从未有人,甚至从未有生物发现过这里。

  因而,它能够以另一种远离喧嚣的方式,忠实而同步地记录着,地球海洋之下,这一段古老漫长的岁月变迁。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龙谨茹小心翼翼地问到,竭力控制着自己狂跳不已的心房。

  “你猜得没错,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摧毁这根砥柱。”

  尽管隐隐地早有预料,龙谨茹还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脉,像是被什么表面柔软却内质坚韧的东西,猛地压迫住了血液的流动。

  她竭力收紧着急促的脉搏与呼吸,好一阵子,总算稍稍恢复了一点镇静。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呢?我们没有装备这么大威力的武器啊!”

  “我们自己就是那件武器。”陈深微笑望着龙谨茹说到。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首先,我们需要行驶到‘大厅天花板’的上层,定位好砥柱的坐标,让‘深部二号’从柱顶向下穿过它,并停留在中间某段最脆弱的位置,然后使用熔融发动机,以最大的功率,融化它。”

  陈深异常冷静地陈述着自己的方案,犹如熟练地向客户展示着一项成熟的土工作业方案。

  龙谨茹没再开口,成员们也都没有吱声,但他们都用坚定的目光和点头,做出了赞同的回应。

  在对地层变化厚度进行过第三次精确的计算后,“深部二号”以最合适的倾角,向上掠过“大厅”的“外墙”,沿着缓缓上升的“穹顶”外侧,朝着中央砥柱全速驶去。

  当导航显示屏上的坐标,表征着潜航器质心的绿色十字标记与目标点的黄色圆心接近重合时,也就意味着,“深部二号”抵达了“穹顶”上方的预定位置。

  随着龙谨茹下达最后微调的指令,驾驶员执行出一连串娴熟的手动操作后,潜航器巨大的身躯,做出了一个小范围近乎九十度的调整。

  在以螺旋形姿态,向下递进三百余米后,“深部二号”避开了“穹顶”下方广阔的水域,准确地钻入了砥柱中央的岩层结构之中。

  探测雷达不断扫描反馈着砥柱横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