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

火种(2/6)

  根据“高分”系列卫星返回的监测画面,距离此处最近的敌方航母特混舰队,尚徘徊于吕宋岛以东的洋面,目的不明。

  相对安宁的防卫环境,确保南部海域的钻探行动,又顺利持续开展了半个多月。

  午后阳光眷顾的海面,风平浪静,暖意盎然。

  一座杏黄色的移动自升式钻井平台,被两艘巨大的棕红色拖轮,缓缓拖引到预定井位所在的海域位置。

  在新近探明的海底矿层正上方水面,由圆柱形防腐蚀钢管制成的四根桩腿,通过钻井平台上的插销式液压控制机构,向着下方驱动伸出,直直插向三百多米深的海底。

  经过严格细致的海况校准和不断负反馈执行的姿态调整,四十多分钟后,平台终于锚定完毕。

  从距离海面五十多米的平台底部中央,巨大的合金钻头开始向下释放探出,如定海神针一般垂直没入海面。

  专门用于驱动钻头的伺服机构提前启动功率,在被接通强劲电流的大功率马达带动下,质地坚硬的多棱面铰刀开始呈现螺旋形转动。

  随着旋转的铰刀触碰到海底沉积的盆泥岩质,凭借数以千吨级的扭矩输出,很快便撕裂开海床的表层,向着笃定的海底矿藏不断深入挺近。

  在这座钻井平台初探工作期间,暂时没有新的探测任务,腹部挂载着“深部二号”的“铁原号”潜艇,正浮定在微澜迭起的湛蓝海面。

  走上潜艇宽阔平滑的脊背,陈深和龙谨茹,与几名轮值换休的官兵一起,正放松地享受着,在水下作业中难得一见的晴空碧云。

  迎着宜人的微风,潜艇官兵们向着数百米开外的几艘驱护舰甲板上的战友,不时兴奋地挥手呼应着。

  “陈师兄,要是此刻,东海那边的情况也和这里一样,该多好啊!”龙谨茹有些伤感地说到。

  她目不转睛地眺望着距离最近的一艘护卫舰,那边,有几只不怕人的信天翁,正盘旋追逐在舰艇塔台周围的低空。

  看着眼前眉头微蹙的师妹,陈深的心中,同样也泛起了一阵酸楚。

  东部战区的战况可谓惨烈无比。

  在敌方不间断地无情打击下,沿海繁华的城市带,在短短一个月内,化作了一堆堆瓦砾废墟。

  在战时管制的快速疏散下,沿海城市居民已大多完成了向内陆地区的转移。

  事实上已成为“游击”形态的留守部队力量,正在持续空袭的威胁下,利用城市中残存的一切设施,紧张地构筑着,尽可能隐蔽且有效的反登陆和巷战防御工事。

  即使他们明白,在敌方掌握着绝对制空与制海权的条件下,这种有限的地面防御,几乎等同于自杀行为。

  虽然他们这么做,也许并不能阻滞敌人登陆推进哪怕一天的时间,但军人的使命和光荣的传统,还是时刻提醒着他们,必须竭尽一切可能,保卫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身后的民众。

  距离上次国土遭受外族铁蹄的入侵蹂躏,已经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了。

  在打赢爆发在东北半岛之上的立国之战后,在坚毅果决的领导层指导下,举国动员集中了当时的一切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自主掌握了赖以护身的核武器。

  并在随后四十年的冷战大背景下,利用两个超级大国及其阵营间的矛盾缝隙,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果断实施改革开放和战略转变。

  终于,在随之而来的“一超多强”格局下,实现了具备较大转圜空间纵横捭阖的有利占位。

  至此,这个拥有着数千年厚重历史,却又在近代屈辱沉沦中,历经涅槃重生的国家,终于重新挺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逐步撑持起自己应有的昔日荣光,坚定执着地,一步步迈向复兴的伟业。

  然而如今,峥嵘奋起而获得的一切成就,仿佛将要再度化作过眼云烟。

  悲惨的沉沦记忆似乎从未远去,若是在短暂享受曾经无比渴求的希望,之后再被无情地夺去,恐怕对于这个国家每一位亲历着当下,继承着前人无悔奉献的寄托,也担负着后人畅想美好未来的人们来说,都是一种无比残忍的惩罚与痛彻骨髓的煎熬。

  但多难兴邦,是这个古老国家永恒的生命色彩。

  面对北方草原的铁骑欺压,她积蓄力量,以铁血犁庭与同化融合的手段,彻底消解了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千年仇雠;

  面对厓山海战的政权覆没,她忍辱负重,等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曙光乍现,终于再度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盛世宏愿;

  面对列强宰割、军阀混战、强敌入侵的风雨飘摇,她不甘屈服,奋起抗争,用无数鲜血的洗礼,终于找到了一条足以扭转命运的正确道路,自此开启了融入现代文明的新生篇章。

  那么今天,纵使挑战前所未有,困境窘迫异常,那又如何?

  只要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