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2/4)
如今慕名而来请教或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他发现,自己已经并不比之前工作时清闲多少了。
好在此刻正是午后时分,一路上,除了和偶遇到的回家吃饭及午休的邻里乡亲打声招呼以外,暂时不会有人专挑这个时间打搅他了。
毫无困意的他,决定去镇子西面的“荒石岭”走上一圈。
作为小镇辖区内的最高地段,“荒石岭”其实是二十年以前的称呼了。
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经济扶持下,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懈地退耕还林与人工绿化工程,“荒石岭”已经披上了茂密的绿装,富含经济价值的多样化作物,连缀为成片的植被,成为了当地民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从平地田间交错纵横的十字形垄道出发,穿过栽培整齐成列的蜜桃、香蕉果树林,绕过葡萄、草莓藤蔓密布的有机大棚,沿着蜿蜒向上的石子小道,就看到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低矮绿丛,如同城垣女墙一样,构织成一幅层峦耸翠的立体画面。
站在“茶城”向下俯瞰,只见清河回绕怀抱之中的,以蓝白色屋顶为主色调的小镇,正祥和地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
这才是故乡情结的动人所在啊。
这时,视力极佳的陈深眺望到,在小镇外围的东面,一队迷彩涂装的车辆,正以很快的速度驶来。
一眨眼的功夫,车队已经突入了镇口。
随后他看到,由六部车辆组成的车队一分为二,一支继续前进,径直驶向飘扬着国旗的镇政府广场方向,另一支则直角左转,折向小镇的西南方向,并且进一步加快了车速。
这里正是陈深住宅所在的区域,在他的印象里,小镇的西南片区,除了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化肥转运供销社,剩下的都是居民区,再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
不过车队的迷彩外装,让陈深想起来,在小镇东北方向大约十五公里的山谷峪口,倒是有一个陆军营地驻所,难道今天部队的官兵是想休息一下,顺便来附近小镇的农业经济示范园区参观一番?
陈深自己也不觉讪笑了起来,与其胡乱猜想,不如继续好好享受自己的午后闲暇,于是他转过身来,继续向“茶城”的上层健步迈进。
来到这片种植面积达到近千亩,总是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手工茶园,有意放慢脚步的陈深,在此自在徜徉了二十多分钟。
当迈过茶园尽头,转过那座突兀高耸的灰白色“鹰嘴岩”,眼前倏然闪现出的,是一片动态起伏的绿色“海浪”。
这是陈深最喜欢的一片竹林。
伴随着山间冷热空气的交换流动,紧密簇拥在一起的万千竹叶,依附于正轻轻颔首摇摆的细长竹干,在凉爽的微风中,彼此摩挲拍抚。
于是,山林风语之间,信手拨动出来一曲曲令人舒缓荡漾的悦耳弦音。
这个时节,许多成熟发育的竹子已经长得十分高大,竹冠顶端距离地面足有十米以上。
漫步竹林之间,翠嫩欲滴的竹叶密密匝匝,在衣袖侧旁和头顶上方,编制成一片柔和清亮的舒适帷幕,不仅为路过的行人,遮蔽住了午后强烈的光晒,并在身旁随处可见而又错落有致的竹节茎面上,投射下一枚枚圆润可爱的浅绿色光斑。
每一步伸脚下去,都能踩在厚实松软的落叶土壤殖质上,脚底仿佛被自然慈爱的肌体所怀抱,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宜快意。
随着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陈深发现,在自己右前方十来米处,一只棕白色的野兔,突然从叠层覆盖的竹叶堆中跃出,只见它回头看了一眼这边,紧接着撒开四肢,“嗖”得一下向前窜了出去。
视野中凭空出现的小精灵,勾起了陈深的兴致,他的目光捕捉追随着兔子的踪迹,开始加快脚步登向面前的斜坡高处。
也许,翻过这道分水坡顶,会观赏到另一番别样景致也说不定。
就在陈深想定下一步的游览计划,朝前倏然抬起左腿的瞬间,只听侧后“噗”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飞快掠过,并有力地坠落在了身后。
已经踏上一小块土坎的陈深回头看去,只见方才他脚后跟所站立的地方,一根闪着金属光泽的黑色棒状物体,倾斜着扎入了叶堆下的土壤中。
在那根露出叶堆层的笔直细长的黑棒末端,呈十字形装嵌着四块黄绿色橄榄状、像是由某种刚性复合材质加工而成的半透明水滴状薄片。
头脑经历了一下短暂的电光火石,陈深陡然意识到:
这是一支箭!
当他抬头循着箭尾朝向的后方看去时,只见一个颀长精瘦的黑衣身影,踏着轻盈迅猛的脚步,正向自己狂奔而来。
五十米……三十米……十米!
来人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如同猿猴一般在竹林间灵活跃进,快速缩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