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1/2)
【追查】
自上而下,对事故的全面排查展开了。
一早来到单位的陈深就收到通知,上午九点须参加一场临时特别会议,不得缺席。
提前了五分钟赶到的陈深发现,会议室内,围绕着椭圆长桌的前排,已经坐满了人。
在靠近会议室门口的一侧,吕跃然、楚哲、龙谨茹等人都在,而在靠窗的对面,是以两名身着陆军制服为首的一排外来人员,想必是专门调查此次事故的联合专家组了。
桌位两边,没有交谈,没有表情,只有在轻微的呼吸中,感受到凝重氛围之下的一丝紧张。
此时,双方的目光一瞬间都汇集在了“姗姗来迟”的陈深身上,在吕跃然的示意下,陈深赶忙在桌尾的外缘角落坐下。
“相关人员已到齐,咱们随时可以开始。下面,就有请姚参谋主持会议。”
吕跃然十分客气,以致有些恭敬地,对坐在对面正中的一名大校军衔军官说到。
“吕经理,由于情况特殊,我就不客套了。”
被吕跃然称呼为姚参谋的中年军官,依然面无表情地开口道,他的声音浑厚而低沉,给人以一种不得不跟随聆听的威严节奏。
“经过专家组多轮论证,此次事故的源头,基本定位于潜航器内的元素识别计算机。我们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对贵方同批次采购的所有相同型号备件产品,进行了全状态测试,基本模拟还原出了潜航器发生事故前的全部环境要素,经过仔细梳理和严密推导,发现并形成了一定初步结论。小武,下面由你来汇报一下具体情况。”
说着,姚参谋向着坐在右手边的少校军官,做了一个开始的手势。
这位武姓少校军官明显较为年轻,大约三十岁出头的年龄,一米八几的大个,棱角分明的坚毅面庞,泛着古铜色光泽的壮硕肌体,无不闪映着一副阳刚伟岸的军人气质,只见他无时不刻地保持着挺拔端坐的身姿,不可抑制地显露出过硬的军事素养。
年轻军官干净利落地从手中的文件袋中,取出一沓摩挲得已经有些卷边的文件,在向自己左右与对面的与会者,分别作简单地点头示意后,便咬字清晰地念了起来:
“根据国防部,总装备部,国土资源部,物理科学院,地质勘探局,热能钻探设备设计局,以及相关高校专业专家的意见汇总,对于‘深部一号’的事故原因详细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如下:”
“在‘深部一号’上使用的关键设备——元素识别计算机,在模拟地表以下深度二十至三十五千米范围时,或持续开机工作十八至四十五小时后,其用于运行核心算法的数字信号高速处理器,在从内置的非易失固态存储器中调用读取元素类别数据库信息时,会出现以特定伪随机数列累加方式对存储数据的自动篡改行为。”
“由此,会导致计算机协管处理器依据只读数据判定元素类别时出现错误,即向地层成分分析员反馈出,与舱外实际元素不一致的元素类别信息,进而影响指令长对地质成分的识别,使得其极大可能地,在潜航方向与推进速度等方面下达错误指令,最终引发此次事故。”
“由此,初步认为‘深部一号’使用的该型号、该批次元素识别计算机,应当存在硬件触发或软件植入的安全后门;根据系统实时回传的故障监控与健康管理数据复现,认为,其他关键分系统设备在工作全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
随着武中校嘹亮清脆的最后一句话音落地,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陈深暗暗吃了一惊,如果军方调查中所述的推理逻辑成立,那么元素识别计算机,无疑就是导致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
陈深下意识地侧首看向己方这排人员——
只见龙谨茹眉头紧促,始终低头不语;
吕跃然则面容平静,遥遥望向窗外;
楚哲的眼神却游移不定,仿佛在快速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信息,忽然,他目光炯炯地向这边对视了过来。
未曾料到楚哲此举的陈深,一时无措,慌忙避开了对方的视线。
在吕跃然代表承制方,做出深刻反省和彻查归零的承诺后,调查组宣布结束会议,通知项目相关各方,等待上级部门的后续指示。
“陈师兄,这次事故,我们都是有很大责任的,是不是?”在会议室大楼外的台阶旁,龙谨茹轻声地向陈深问到。
陈深看得出来,龙谨茹的内心涌动着一丝真切的不安和悲伤,
“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幕悲剧,但它既然确确实实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查明原因,在向烈士们深切缅怀的同时,今后,用足够安全可靠的技术产品,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我想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听闻此言,龙谨茹的眼角闪动着一丝浅浅的泪光,紧咬着下唇,未再言语的她,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