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这点事上部

阴谋(1/2)

  继位的恭帝时年只有七岁。

  殿前督检点相当于总司令级别的官,不过赵匡胤却没什么好高兴的,当官不过是为了权利,但此时自己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权调动一兵一卒。

  心里这才明白世宗柴荣临死前为什么把这块大肥肉给了自己。

  自己头上有三个宰相,必须经过他们同意,才能调兵。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

  老对手了来了,后周也不惊慌,毕竟多少有点在意料之中。太祖郭威死的时候就是这样,不足为怪。

  后周的满朝文武很快就制定了方案。由殿前督检点赵匡胤领兵出战,这实在是一个在好不过的主意了。

  赵匡胤跟随先祖柴荣南征北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更方便时的时,因为是过年,赵匡胤就在开封呢,可以随时领兵出征。

  他们也不想想,北汉和契丹也是人,不过节啊!

  正准备领兵出发的赵匡胤听说了一件事,吓出一身冷汗。

  开封城大街小巷都在传“点检做天子“这句话。

  可别把老百姓当傻子,正所谓旁观者清。

  老百姓们相信这句话也是经过充分的分析的。什么皇帝年幼,将军手握兵权,外敌入侵。且不久前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摆在那呢,郭威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阴谋变成了尽人皆知的事就太尴尬了吧!

  不管这留言是谁传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时的赵匡胤是很慌张的,他连跑回家和家人商量,没想到他妹妹直接给打了出来,并没好气道:“大老爷们,一个主意都拿不定,还跑回家问我们这些女人家“。

  赵匡胤只能自己决定了。

  当留言传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只有反了。这差不多已经了必选题,不反?自己迟早会被皇帝和大臣猜疑,最后落的掉头的下场,太祖郭威不就是这样吗。反?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皇帝谁不想。他娘的,那就反了吧!

  所谓的北汉契丹入侵的消息,很有可能是赵匡胤搞的鬼。要不自己怎么能挣开三宰相这道枷锁,得到兵权?

  部队走到陈桥驿的时候,流言又迅速在士兵们中传开,要说没人安排傻子才信。有几个领头的找到当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和他们说了想要推举赵匡胤做皇帝的想法。

  两个业余演员听到这话大惊失色,严厉痛斥了士兵,本来这就可以了。临走前还不忘补充了一句“按大周律,军中散步谣言悖逆者当斩。这无不给士兵们打了催化剂,传达给士兵的潜意识就是说:“你们几个已经说了,要是赵匡胤不当皇帝,你们都得死。

  一天夜里,军队把赵匡胤包围了,齐声呐喊,一致要求赵匡胤即皇帝位。亲信赵普不由分说,强行就把黄袍给赵匡胤穿上了,别说还挺身。当初郭威还是裹旗子,那是真正的现场直播。到了赵匡胤这已经量身打造好了,很明显这经过彩排,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电视剧里翻拍的戏往往没有原版好看,到了赵匡胤恰恰相反,演技已经登峰照极了,除了赵匡胤和几个亲信,所有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就这样,队伍又簇拥着新皇帝浩浩荡荡的原路返回。

  后周得知了赵匡胤反叛的事后乱作一团,平日夸夸其谈的大臣们此刻都瘪了茄子,三大宰相也没了办法。

  在国破家亡是才能看出孰是忠奸。

  平时沉默寡言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仓促间想率兵抵抗,去点兵时才发现,几乎没有。周围竟都是赵匡胤安插的人。

  韩通还是领了少量兵力前往赵家,他自知与赵匡胤的大军正面对抗不啻以卵击石,便将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找家人身上。他想的是,只要抓到赵匡胤的家人作为人质,兴许能令赵匡胤投鼠忌器,就此作罢。

  其实,仔细想想,韩通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即便他抓住赵家人,赵匡胤真会俯首服输?

  韩通领兵赶到半路,只听“嗖嗖”声大作,羽箭射中韩通。

  一代忠臣良将就这样死了,韩通一族屠戮待尽。

  赵匡胤既然早有预谋,怎么可能没有万全的安排。

  更加说明留言不是空穴来风的,赵匡胤早有预谋。

  赵匡胤一干人等很快来到大殿。

  空无一人的大殿让赵匡胤有些手足无措,小皇帝已经和太后躲到了寺庙里。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表面功夫是很高的。

  为了显得不那么罪恶,所以一致对外宣称是小皇帝禅让给自己的。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赵匡胤是拿着刀子顶在小皇帝背后让他退位的,也自能烂在心里。

  公元960年,大宋王朝诞生,赵匡胤为宋太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三国:开局娶了个公主三国之终极召唤我可是圣人汉光武帝刘秀三国,董贼竟是我自己奚容先生的五姨太:落魄格格异界乱战召唤横推三国之无限爆兵诸葛孔明的人生模拟器重生之三国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