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二)(1/2)
下面一起看德表哥的点评吧!
《高考》
“讲话、睡觉。这里应该是句号,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在课堂上的。而逃课等是课堂外的,应该用句号区分开来。还有就是闲庭阔步,阔步带有急走的含义,与你描述的意境不符,这里应该是闲庭信步。”
看到这,我对表哥的严谨作风肃然起敬。
“文中的朋友,晓慧、子枫等,若能加以外表的介绍,我认为会更好。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到之处见谅。”
一开始,表哥的点评还比较客气,信步是笔误,我解释到。
关于外表的介绍,后面我补充了很多,第三者在阅读时,是陌生的,我写的时候,是熟悉的,故开始忽视了外貌这一块。
《报道》
“描述寝室里“高朋满座”,该词多半用在宴席或者聚会的场合,这里是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人,不妥。首选热闹非凡,次选热闹异常。还有就是“入乡随俗”,应该用在初到陌生的地方,而词里环境的人都有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寝室的人,都是临时安排的,不妥,可以考虑随波逐流这个词。成全了妈妈,唯独没有成全她“自己”,这里加两个字感觉更完整。”
后来,高朋满座一词被删,增了一段寝室里人怎么多的描述。
“对任晴的描述,似乎不是班花,至少也是寝室里最漂亮的。应该对其肖像的介绍再详细一些。其他的人物肖像稍带介绍可矣。以上都是个人谬论,仅供参考。”
看他每次点评完,还那么客气,我跟他说。
“你真好。以后就这么跟我说。不要说是什么谬论!我再仔细斟酌下,期待你更多点评。”
“好的,我也很想继续读,只是生性懒散,每天的空闲时间也有限,读完需要一些时日。”
“开始写,总想快点写完,现在再写,比开始更感同身受一些,再说,一些人物已经定格,更容易描述。”“相信经过你的打磨,会上一个小台阶。谢谢你!”
“不用谢,我也不敢妄自托大。这么长的文章,谁都不敢保证不出现失误。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刚刚看完了修改后的《报道》和《军训》。
《军训》这节里,第一次去找小排长,问路的时候,男生的“反应”够快。不应该是“反映”,需要修改。报道这节里关于杨柳“双目含情”,描写值得商榷,能否换成“眉清目秀”?个人觉得:“双目含情”适合情感交流时的描绘。
为了这个“反应”和“反映”,我还特地百度了一下,深感以前马马虎虎的学习之风,在这里再次体现。反映是纯物理映射,而反应是应对。弄清楚以后,后面又出现过一次,自己先改了。
“是不是觉得我很挑剔啊?”
“怎么会,喜欢你的挑剔。”“你对文字理解得更深刻,我学习不太认真,基础不牢,也没有像你读了那么多诗,你在古诗词上面有比较深厚的底蕴,这些是我比较欠缺的。”
“对诗词这块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即使是现在,几乎每天会花个把小时,把以前会背的诗重新背一遍,永远保持对平仄押韵的状态,免得临时要写,瘦树枯长,找不到!”
“写小说,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性格的刻画都很重要,把人写得楚楚可怜,豪爽大气,让读者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憎恶。就像你写的时候一样,你想一下子写完,看的人也想一口气看完,那就到位了。”
“对肖像描写,我曾经也想写东西,搜集了一些,这需要积累,现代小说里很少有描写,四大名著里多一点,古典小说对男性的胡子关注多一点,现在不用关注了,因为都不留胡子了。”
说话间,德表哥将他搜集的词汇发给了我。
德表哥的这段话,一下子让我有了距离感。
喜欢一件事,去做一件事,他是时刻准备着,哪里像我,想写就提笔写,不写的时候,天马行空。
这两年闲暇在家,我全身心安营扎寨在投资世界里,将投资的技术篇和价值篇基本都摸清楚了。每天看公司的财务报告,投资者见面会的纪要,日常公告等,找出蛛丝马迹,看企业的管理能力,产品的竞争能力,未来的前景…….有银行、地产、钢铁、石油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新材料、与互联网结合的智能产业,在网上听课,写笔记,两年的笔记累积下来,总有80余万字,还看了一堆书。除了亲身体验涨到天上去,跌到山谷里,也弄清楚了一件事,像MACD,BOLL,薛斯通道这些技术指标或者技术图形,压力位等等,看见转向了还是要敬畏,短期不要太迷信价值的力量,长期可以不用怕。
大半年跌下来,再多的热情,也禁不起一轮又一轮的瓢泼大雨,只能让自己暂时远离伤心之地。
没有疫情,还可以陪闺蜜旅游,为家人装修,和朋友牌局……..现在被困住,只有开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