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2/2)
在以前,二舅来家里,一般是他的儿子女儿结婚,来通知母亲。可能是自己家的孩子太多,他很少跟我聊天。每次只和父母亲聊几句,聊完了,就回家,也不留下来吃饭。
二舅的生平还挺坎坷。
解放前,外公供他在南京某军官学校读书,一毕业就是国民党的军官,当时已经在打三大战役,他所在的部队一路南撤,在广西投的诚,投诚时错过了49年10日1日的关键时点。
他说自己是军官,看他那么小,都不信,可站在他旁边的人都证明他说的是真的。
后来问他,除了打仗还会什么?
他说,会打算盘(算盘也是外公请先生在家里教的,希望以后收地租的时候好算钱)。在当时,有文化的兵不多,他又那么小,政府很信任他,安排他在当地公安局的财务股工作。后来他回武汉,分在某机床厂,不知怎么,又转行做了那单位的总工。
退休之后,看最小的儿子下岗在家,他陪着儿子炸油饼,开书店……再后来,凭借他的财务和总工的职业底蕴,跟一个工程公司做项目预算,二舅每次算得挺准,既能帮老板把该算的钱都算回来,又能让甲方觉得钱给的合情合理。那老板特别赏识他,也是那几年的二舅,真正实现了自身能力与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证明他的,除了看上去的各类经历,还有挣钱的能力。
每次跟二舅拜年,对我,他总相惜,大约觉得我跟他是同行。
看了德表哥的朋友圈,我跟母亲说,没想到亲戚里,还有一位秀才。
德表哥对文字的理解,词的使用,比我更专业,他每天跟读两章,提出很多整改意见。他比我只大两岁,活得像比我老了二十年,打字慢的他跟我商量,能不能语音沟通,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再听。他视力不是很好,在手机上,看字时间久了,眼睛还会发胀。
我真没想到会有一位这么优秀的审稿人出现。
“当然!语音当然可以!不打扰,我有时间!”
没想到我的一次无意行为,在多到自己都数不清的表哥里找到了一位拥有共同爱好的人。
我担心他不会看完,说,“你慢慢看,我不着急,一定帮我看完。”
他说,“你放心,我一定会看完的,就是有点慢。”
他看得慢也很好。因为慢,我在重新阅读时,想着他看的时候,会觉得哪里交代的不够清楚,哪里描述的不够贴切,一不小心,又添加了大几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