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荣格心理分析大师(1/2)
“师傅,您这次过来几天呢?”慕情期待的小眼神,透露了喜悦激动的心情。
丹增不善欢笑的脸挂上了微微笑意。慕情的心脏不由加速了几秒。
“这次在这边的时间会比较长,没有准确的停留时间。”从十岁开始丹增便接受了汉语,英语的学习,所以他的普通话发音非常标准,英文更佳。
这所中国GDP最大的城市,丹增早有了入驻品牌的意思,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次丹增清楚,他将会在这所城市逗留的时间会比较长,也就顺其自然地把这件事一起进行。
有时机缘到了,事情就能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就像这个偌大的城市,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的,某个角落就会出现,某个足已改变他整个人生轨迹的人。
“相机架好了,我们来一起合照啦!”李健招呼着众人。
“咔嚓”
镜头里众人紧靠在一起,丹增左边站着李健虔诚地双手合十,右边的慕情紧靠着丹增,双手垂直合拢,头微微倾向丹增的肩头,嘴角轻轻向上扬起,眼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娇小的身躯有如小鸟依人紧靠一棵大树一般。
苏黎世时间下午13:35
肖桐带着同行的十五位学员到达荣格《红书》创造地--波林根。
肖桐脸色苍白,黑眼圈已经重到上妆都无法掩盖得住。她疲惫地走出商务车,刚站直腰,突然一阵晕眩让她满眼金星,差点倒下。还好她及时扶住了车门。
“肖老师,你没事吧。”咨询师主管李老师,看着肖桐苍白的脸色担心地问道。
“我没事,你先带她们过去看看,我休息一下就好。”肖桐硬撑着对李老师露一个让她安心的笑容。虽然肖桐此时身穿加厚的外套,但她依然冷得瑟瑟发抖。
“嗯!那您先休息一下。”李老师还是有点担心地走开。她知道只要肖桐在,一切问题她都能解决的。肖桐就是整个咨询室的精神支柱。虽然她有时候会反复无常,喜怒不定,但她对咨询室的老师还是相当不错的。
波林根在一个极为隐蔽的乡村,下了车后需要步行一段很长的石子小路才能到达。肖桐深呼吸一下缓慢地站起来向那条小石道走去。
“嘀嘀嘀”
肖桐拿起手机看到朱玲发来的视频通话,心想,现在是BJ时间晚上的九点了吧!
“嗨!小宏,小朱,你们好啊!”肖桐气魄不足,却依然对着镜头笑呵呵地喘着气问道。
“小宏宏过来叫妈妈啊!”镜头是里陈宏拿着一本儿童读物一下遮住眼睛一下又放下偷看手机里的妈妈。
“小宏是不是在跟妈妈捉迷藏呢?”肖桐在视频的另一头,也跟着陈宏用另一只手,一下遮住眼睛,一下又放开。
朱玲见到肖桐苍白疲惫的面容,心里不由一沉,只是这次回来又不知要怎么才能补回了。
面前的陈宏被最爱他的母亲逗得哈哈大笑,他还没到可以理解,母亲此时的强人欢笑背后,身体承受着多大的痛苦。
朱玲不是一位矫情的人,她知道肖桐所承受的痛苦,是语言无法安慰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肖桐身后,好好把小宏照顾好,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就是对她最大的支持。
接着朱玲跟肖桐报告一下陈宏与家庭状况,只是在说在饮食方面的时候刻意地避开这个话题。对于肖桐出国这十天,李姨克扣伙食的事情也没有跟肖桐谈起过。朱玲知道,此时的肖桐最想听到的是,让人感到轻松的话题,而不是让人烦恼的事情。
可能是从儿子身上得到了爱的加持。肖桐放手机放回口袋。苍白无血的脸上,恢复了几分红润,脚步轻快地向塔楼方向走去。
荣格的一个孙子接待了心理分析学员旅行团,这位孙子是一位医生,他这为旅行团们讲解了塔楼的历史、石刻的来历以及生活在波林根中的荣格。肖桐默默地走近,对身边的李老师点点头,并没有打扰这位荣格后人的讲解。
波林根依湖而建,不远处是阿尔卑斯山脉,环境优美,而塔楼的建筑本身风格却极为简朴。肖桐感慨:只有如此之地,才能诞生出《红书》这样的心灵巨著。
肖桐突然心血来潮组织起众人在石刻旁边那棵大树下,面向湖面打坐入定。
众人闭眼打坐深呼吸着清新却有点冷咧的空气,树叶随风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几只小鸟拍打着翅膀欢快地从上空飞过。
恍恍中不远处的塔楼里像是传来有人在砍柴的声音,那是一位年迈的荣格。只见他把砍好的柴以井字型重叠起来后,慢慢地扶着腰站直身子,他抬头看向湖边那棵大树,他嘴角上扬一脸的皱纹争相出现,却掩盖不了慈祥的面容···
别有风格的小资情调的酒吧里,一首美国乡村经典老歌《加州旅馆》,勾起多少人,青春的回忆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