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万历朝鲜战争英雄传》,主要讲述戚继光的族侄戚金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帮助朝鲜军民抗击日军的故事,同时讲述了万历二十年四月十三日(1592年5月23日),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命令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等人率领15.8万人的大军开始进攻朝鲜,万历朝鲜战争爆发,1593年1月27日,民族英雄、东征提督李如松和经略宋应昌率领4.5万人的明军渡过鸭绿江后进入朝鲜的义州,开始帮助朝鲜军民抗击日军后,李如松率领杨元、查大受、吴惟忠、戚金等人在朝鲜战场取得了平壤之战、火烧龙山仓等战役的第一次援朝战争的胜利,还有在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带领大家冲破日军包围圈的经历,以及战争爆发后史世用、许豫等人在日本成功获取有关日军的大量情报,最后还讲述了1597年7月第二次援朝战争开始后,邢玠、刘綎、麻贵、陈璘、邓子龙、吴惟忠、戚金等人帮助朝鲜军民取得稷山大捷、露梁海战等战役的胜利。下卷为《明末清初台湾风云英雄传》,主要讲述明末清初时期民族英雄、曾是戚继光部下的沈有容与郑成功先后都分别成功收复台湾,南居益和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等人指挥明军收复澎湖列岛,施琅率领清军统一台湾等英雄的故事。
4.60 万字 | 2024-11-15 08:53更新
朝廷流亡,遍地百姓皆草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乱世常态。生于此世,拳头与刀枪是唯一的依仗。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一切所作所为都只不过是为了活着——为了自己、为了天下百姓能挺直腰杆、堂堂正正的活着!
7.80 万字 | 2024-11-15 08:53更新
楚云飞在战场上和昔日好友兼对手李云龙相遇,双方大打出手。楚云飞中弹,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身上。身为黄埔高材生的楚云飞莫名激动,“崇祯同志,大明朝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把大明扶正,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的!”“该死,我为什么会说这个禁忌之词!”楚云飞大惊失色,不过很快他就释怀了,“我的信仰早就千疮百孔,只有他们的信仰才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于,我打不过只好加入了!”至此,楚云飞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给身患重疾的大明朝动手术!当大明朝的内忧基本处理完之后,他开始整顿兵马,向海外展示大明的肌肉!倭寇,当年你侵略我的国家,杀我同胞几千万,在我国土犯下累累血债,我楚某人第一个就拿你开刀,请接受我大明的炮火吧……
6.00 万字 | 2024-11-15 08:53更新
网文作者王顺重生大明,续命嘉靖夭折的六皇子,受封顺王。扑街几年混温饱,一朝穿越成王爷。无意当皇帝的顺王,示弱装病、韬光养晦,他办厂、出书、搞实业,打倭寇、驱鞑靼、灭建奴,一不小心就帮嘉靖、隆庆、万历富国强明。嘉靖:老六,你当皇帝不当?只要你开金口,父皇立你为太子。顺王:儿臣无意,现在一心只想搞钱。严嵩:老臣贪得不如顺王赚得多,早知道就不站队景王,我眼瞎,我好气…徐阶: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中这结局。戚继光:顺王不光会搞钱,他居然还会用兵。张居正:汝非王,乃摄也。嘉靖炼丹,顺王喝药,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8.6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穿越之后,有人山寨科技,有人抄袭诗词。我不用,我有一口灵泉,能提供强横的武力。有人千方百计跑到美洲挖土豆,有人靠着系统种玉米。我不用,我有一口灵泉,来培育小麦和水稻。当大宋百姓人人都武力值爆表的时候,该如何对待整个世界?……高武大宋,全民高手,并非修仙,不是玄幻。……另有90万字完本书《殷商玄鸟传》,欢迎阅读。
21.6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穿越到明朝沐王府第五代黔国公沐琮的身上,为了能在这个愚昧野蛮、烟瘴遍地、土司林立、山寨盗匪、杀官造反的朝代快乐的活下去:沐琮只有用密阵开金手指放大招:传播文明、清瘴除病、改土归流、消灭悍匪、平定叛乱,开疆拓土。沐琮的追求不高:只想快乐的生活,天王老子想剥夺自己的快乐都不行;谁想掐灭自己的追求,自己就消灭他的肉体。(声明:文中一切观点和争论,都是小说自言,不代表真实历史事件。)
13.8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就在眼前,嬴政穿越成了完颜构。再为血肉之躯,仍怀天下一统之志,一步步驱退金人,改革大宋之弊端,创建一个超越汉唐的帝国!嬴政:汉唐宋一千二百年的格局,都是朕开创的;如今朕回来了,那就再开个新格局……
13.2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洪武十五年,魂穿大明朝嫡长孙朱雄英,一个恢宏的新生帝国在朱雄英的推动下,就此启航,横行全球。开办新学,工业革命,科技井喷发展。整顿朝纲,土地改革,商业蓬勃向上。火枪巨舰,北击蒙元,南渡大洋,面对还在村口械斗的小日子和整天恒河水治百病的阿三,朱雄英表示:“大炮起兮轰他娘!!!”朱棣:“好侄儿,高丽已殖民,接下来打哪?”蓝玉:“好外孙,你说的奥斯曼帝国搁哪呢?”朱元璋:“好圣孙,上月我书房里传国玉玺又多了三枚。户部尚书说,国库里钱太多快成灾了,问我咋处理?”……朱雄英看着满朝将星云集,文臣璀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3.2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明朝末年,吴又可辞官回乡,恰逢瘟疫盛行,决定探寻治法。夫人云淑为能帮助夫君,苦心专研《女医杂言》,从此开始了夫妻同甘共苦的游医岁月。随着吴又可夫妇的离京,大明的画卷就徐徐展开,大明的市井生活,各领域的成就,传统文化里面的新思潮,还有和西方传教士的文化碰撞,都将在吴又可的行医过程一一呈现。
2.2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一场意外车祸,将父子二人带到了大明朝。不巧的是,儿子成了朱允炆,父亲成了朱棣。面对宿命的安排,父子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朱允炆站在奉天殿外,看着明晃晃的琉璃瓦,一声长叹:“燕王不死,朕寝食难安啊!”与此同时,朱棣对望明月,豪情壮志的道:“朱允炆啊朱允炆,你的天下,迟早有一天是本王的!”......PS:这是一个父反子的有趣故事,欢迎品读。
14.6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1449年,明正统十一年,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大败,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大明战神’的称号因此而来;六百年后的一个普通人因为意外穿越成了大明战神朱祁镇。大明战神?不,我不要成为大明战神,朕要奋四世之余烈,带领大明和这天下闯出一条新路!
13.60 万字 | 2024-11-15 08:54更新
身为木匠,却天天处理政务,朱由校觉得自己很不务正业!身为皇帝,却喜欢搞发明,杨涟觉得皇帝很不务正业!身为发明家,却经常想着搞政改,徐光启觉得朱由校总工很不务正业!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人,让大明屹立世界之巅!
15.6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穿越到了平行时空,成为名相寇准之后的寇云原本只想着到处结交人脉,做一个走遍天下,都能吃喝不愁的侠义及时雨。可眼看血染甲士排排倒下,无助哀嚎声声响起,连天烈火处处焚城,他终于再忍不住,愤而带领聚义好汉们提起了染血长刀!赵佶:诸番又欲寇我大宋,朕还要练字,这可如何是好?文武百官:官家莫忧,寇家军到,便可镇退宵小!
2.8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闯王李自成,攻破京都,天下大乱。励精图治十七载的崇祯皇帝,自知回天乏术,于煤山自缢而钟,时年,三十五岁。同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时为大顺一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时两百七十六年的一代大明王朝,就此终结······“等等,就这么结束了?”朱慈烺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了大明朝最后一位太子——朱慈烺。漂泊海外,举目汪洋。国破山河在,却无遮身处。正在此时,遥远的东北方向,出现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大陆······
4.4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本书分为三卷,上卷为《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传奇》的修改版,戚继光的四夫人杨月娥是唐顺之师父杨松的孙女改为著名谏臣杨继盛的女儿,杨继盛因为在嘉靖26年(公元1547年)上书弹劾奸臣严嵩,嘉靖34年(公元1555年),和张经、李天宠一起被斩首,杨继盛的夫人张氏得知后自杀身亡,好友唐顺之收养了杨继盛的儿子杨天明和女儿杨月娥,戚继光的老师沈睿收养了张经的儿子张文忠,张文忠和杨天明后来成为戚继光的部下。主要讲述戚继光在浙江平定倭乱中的两战龙山所、岑港之战和花街之战等战役,并在沈睿、唐顺之等人的帮助下成功组建了戚家军,以及在福建的横屿岛之战、林墩之战、平海卫之战和仙游之战,广东的南澳岛之战等战役。中卷为《万历朝鲜战争风云英雄传》,主要讲述万历20年到26年(公元1592年到159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称为万历朝鲜战争,民族英雄李如松、宋应昌、吴惟忠、邓子龙,以及戚继光的族侄戚金等人帮助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并讲述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等将领的抗倭事迹。下卷为《台湾民族英雄传》,主要讲述沈有容、郑成功先后都分别成功收复台湾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19.4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万历中-半考据-阴谋论-系统无实物】不受自家万历爷待见的史上第一倒霉太子“朱常洛”绑定了“人生体验系统”,在体验了一次二十一世纪“小镇做题家”的人生之后性情大变。什么?万历爷崩了?崩不了,还要活二十来年呢。嘶!这世上岂有二十年太子乎?这太子我不做也罢!可是我练私兵、打皇弟、做生意、结交外国人,那群文官依旧说我是一个好太子……本文又名《当太子摆烂之后》、《原来你们是这样的“盈朝众正”》。
15.0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官员们说他是洪武大帝再世,百姓们说他是圣天子在世,草原上的牧民则尊称他为伟大的天可汗。而对于这一切,大明皇帝朱由检只是一笑而过,他只是一个有点善良又有点小坏的普通人而已。
1.8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写起,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结束,主要记述这一百零五年间的历史。期间既写“明”,也写“清”,通过笔者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大家走近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所选材料皆为一手材料,主要为《明实录》《清实录》,也选有一些明清史学家所著的杂录,如《明季南略》《永历实录》等,为了叙述方便,不会一一列出,有些必要的会在文中标明出处。历史已成过去,望读者理性客观地看待历史。
21.0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隆庆三年秋,陆钟与隆庆帝同车检阅,看着那些斗志昂扬的士兵,他不由在心里念着这首诗,年近古稀,不服老是不行了。看见偶然而来的陆钟的眼光,隆庆帝的后背不由冒着汗。南征北战多年,军中多是故吏。李成梁前来行礼,却有个随从的小家丁不小心撞了陆钟一下,摔倒在地。陆钟将小家伙扶起,心中涌现往事:“我叫陆钟,杀人无数的陆钟。”“大帅,这小子没见过世面,还请大帅见谅。”“好,小子,你来说说,我是怎么的人?”“大帅南征北战,立不世功勋,按照我们女真人的话说,是第一巴图鲁。”“巴图鲁!我这一辈子封了那么多巴图鲁,倒是第一个有人说我是巴图鲁!”陆钟的眼里满是有人懂自己的欣慰,看着一旁的李成梁:“汝契啊,这小子叫什么名字?”“禀报大帅,他是末将的家丁,努尔哈赤。”沉默了半天,陆钟道:“杀了吧。”那一天的夕阳格外的耀眼,西风吹落满地的黄叶。
20.60 万字 | 2024-11-15 08:5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