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8年,前秦建元十四年、东晋太元三年。前秦征南大将军、长乐公苻丕,南征襄阳。荆州刺史桓冲坐拥七万大军于上明而畏秦如虎、踟蹰不前,梁州刺史朱序奋力坚守襄阳城。此时的京口北府军大营,一个名叫刘寄奴的小军官正在悄然崛起。这位西贝刘裕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家得小庄园又想了想自己没落二流小士族的身份,决定先抱紧谢幼度的大腿、而后向着诸族混一、天下大同的理念而努力。
10.60 万字 | 2024-11-15 08:36更新
回到了大唐唐宣宗时期。倒霉的成了一事无成的败家子。怎么办?继续当败家子?五好青年是不甘于寂寞的。就算当败家子,我也要当最强败家的。败家子我当定了。看我不动声色翻雨覆雨。这大唐命运由我来掌控。
4.80 万字 | 2024-11-15 08:36更新
成了太子怎么办?自然是权色双收!孤乃名正言顺的储君!孤不要夹起屁股做人!窥探神器者,刀斧加身!辱我中华者,兵锋所向!知我者,谓我明君!不知我者,道我昏君!若这是昏君,那孤情愿做个万人唾弃的昏君!
5.20 万字 | 2024-11-15 08:36更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东晋末年,朝廷已是风雨飘零,内有门阀、流民和五斗米道之乱,外有五胡十六国虎视眈眈。风起云涌之际,刘裕从社会最底层强势逆袭,最终成为南朝宋王朝开国之君。
22.80 万字 | 2024-11-15 08:36更新
五年前,带着一梦想创建《武侠》网游,火遍全国。五年后,《武侠》关服,遣散员工,公司破产。带着毕生心血《武侠》梦回大唐。宁为田舍翁,不食名利累。
6.6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杨光意外穿越到大唐,成为天王山土匪首领,本想安安稳稳当一世混世魔王,不曾想,系统这个坑货,出门便让自己掳走了李二的嫡长女长乐公主。这下直接捅了蚂蜂窝,李二直言,不踏平天王山,绝不罢休。一时之间,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大将纷纷前来攻打山寨,无奈都铩羽而归。李二气愤不过,亲自御驾亲征,可是这才刚入天王山,便做了杨光的俘虏,满脸羞愧。数日之后,李二一步三回头的看着天王山大寨,一脸失落,回身对长孙无忌道:“辅机,只能委屈一下冲儿,朕意已决,便将长乐公主留在此山中!”长孙无忌身后,长子长孙冲一脸沉重,这到手的媳妇,说没就没了,虽极不情愿,可无能为力,文比武斗,自己都败于杨光,更是被老爹一顿臭骂。从此以后,李二的御驾时常进入天王山,一来四五日,搞得杨光苦不堪言,只能随了他的愿,出山……
0.4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作为女皇陛下晚年生活的知心密友,李唐皇族的救命稻草,大唐社会的变革人,独占天下才气九斗的文魁,掌控王朝三十余年的小相公,安禄山和李林甫最尊敬的老师,环环姑娘的义父,将王朝龙旗插满全球的殖民者,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奠基人......朱秀有底气说:“我将带领大唐踏上全新征途!”李三郎激动道:“朕能顺利登基,全仰仗小朱相公!”朱秀:“???皇位不是给你坐的,给我下来!!”
10.8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学文,我诗闻海内、名篇千古,开一代文风,我是骈文祖宗。学医,针灸药石通透,内视无碍,《黄帝八十一难经》直系传人。学玄,作《周易发挥》、《次论》、《释迦如来成道记》,绝对梵文专精。学数,我为大唐准备了可用一千年的历书《大唐千岁历》。还顺便仗剑巡游了大好河山,东临碣石,南蹈涛波,西望黄沙,北踏长关。这一切才用了二十七年,古今中外,所谓学霸,在我王子安面前都是弟中弟。不遭人忌是庸才,我已经尽力远离官场了,但有的人还是不放心。学霸嘛,没霸气怎么行,我是医生耶,既然大唐的这个毒瘤治不好,那就只有对它动刀子了。
21.4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诸子百家听说过没?”“小说家知道不?”“我这个小说家和那个也差不多,玄幻看不看?修仙看不看?都市……额?都市就算了!”
0.6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完本非鸽】非穿越/性转,尽量还原真实历史轨迹。时为后三国中的北齐,象征兄弟的鹡鸰(音同脊令),主宰杀伐的荧惑星。北史记载的传奇御用杀手刘某人,是为了痛失所恋而颠倒乾坤,还是为了唯一的爱而开悟?卷入乱世历史洪流中的高欢诸子的战争,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7.4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书清浅和陈子衿在穿回唐朝之前两人才上大一,各有特长,书清浅好文,英文同样了得,可是除了这个,好像身无长处了呀;而陈子衿则好理,各种公式函数轻而易举,两人阴差阳错一不小心穿越回唐朝,貌似文理都无用。幸好遇见了小白男主郑星言,然后开启了两人的神奇穿越之旅。
38.4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大辽初建内忧外患,皇后萧氏凭借一己之力平定诸弟之乱使得大辽一统,华夏灿烂,高度汉化与中原保持一致,并立于中华大地上。故而辽朝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20 万字 | 2024-11-15 08:37更新
公元四至五世纪,中国历史历经三国两晋,进入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宋政权掌握在刘姓皇族之手,而北魏的政权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人掌控。北魏初期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时百余年,后来第七位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史称拓跋宏。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引导下,力主发展经济,实行民族团结,推崇汉文化并广传佛教,使北魏在文化上,民族团结上达到空前繁荣,而后又实行了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对推动社会发展,延续中华文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剧讲述了北魏中期的一段故事。旨在使后人记住这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故事从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皇帝的去世说起。
6.20 万字 | 2024-11-15 08:38更新
新书《唐九哥》唐正,因排行第九,故小名九哥儿。时年其父蓝田县令唐文山,因牵连进天皇天后二圣之争被诛,唐正随母其后几年,求存于蓝田秦岭山下。史载唐正少时顽劣,年十二,家遭大难,其后,却能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山中时,体悟自然,得知行合一之道。十八岁出山后,更是词绝天下。又因唐正丰神俊朗,浪漫多情,能处处体谅她人,时年,长安女子皆言:不愿穿绫罗,愿依九哥旁,不愿王侯召,愿得九哥叫。
24.40 万字 | 2024-11-15 08:38更新
魏晋风度,虽千载而悠悠;五胡乱华,哀平生尤兴叹。择其间一十七年历史,道尽天南地北,悲欢离合。不争霸、不猥琐、非学院、不种田,情之所至,且燃一抹人性的花火。
88.80 万字 | 2024-11-15 08:3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