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生母的故居
在湖岸边还真有一艘小船,扶她上了船后,没见他怎么动,那船自行就离了岸边,船头上有一个桅杆,上面还有一盏白色的灯笼,在夜里看到此景,还真有些瘆的慌。
行到小岛边,看到一处木栈桥,直通向小岛的树林中,而此岛上的树林还有些密,但看着有些不太顺眼,好像有什么别的用途。
楚熠辰上到木桥上后,对她伸手,她自然的与之相握,被拉到岸上,跟着他向岛上行去。
这一走起来,她是真的感觉到了什么,往往上山也好,进树林也罢,都是直通最近,可是,他却带着她在绕着圈,好像画龙一样,在岛上走来走去的,这只能说明了一点,这岛上有阵法。
对于阵法,她是一窍不通,但她却看过訾芷晴留下的书中有所提及,虽然看不懂,却也知道,一旦走错一步,会被困在阵法之中,想出去,就难了。
想到这里,她只好紧跟着楚熠辰的步伐,避免给自己和他找麻烦。
走了有一刻钟的时间,两人终于来到岛顶,一座木制的小房子立在那里,而且还是有院落的那种,院子是用木条围成的,如同篱笆院。
院内有口井,还有一张石桌,四个石凳,在院中正房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厢房,有一间还有烟囱,应该是厨房,而另一间的房门紧闭,看不出有什么来。
楚熠辰熟悉的推开木制的小院门,拉着她走了进去,来到正房门前,上了台阶,脱下了鞋子,再推开了门。
“把鞋脱在外面。”他道。
卓清颜照做后,再看了眼这里的建筑,挑了下眉,如唐朝时期的木制建筑,房下被木架加高一部分,也是有防潮的功效。
此时楚熠辰已经将屋内方厅的灯烛点亮了,跪坐在一张小木桌前,正燃起一边的小火炉,亲自动手要煮茶。
卓清颜走了进去,看着这屋内的摆设,心中不由纳闷,这不应该是他所居之地,完全不是他的风格,而且这里的所有装饰和摆设太过浓墨重彩,应该是有极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所居之地,而且……是个女人。
她的心,没来由的一揪,目光也微微的一寒,可随即她又稳下心神来,明白的告诉自己,在与楚熠辰相识之前,他的过往,与自己无关。
缓步的走到他的面前,坐在对面的绒垫上,直视着正认真煮茶的楚熠辰,却默不出声。
“就没什么想问的?”楚熠辰微笑的看着她。
她摇头,也跟着微笑,却是那么的疏离:“如果王爷想说,自然会告知。”
楚熠辰一愣,不是因为她不主动问,而是她此时表情的淡漠和语气中的疏离,但他马上明白了什么,再是一笑。
“这里是一位故交的故居之所,此次从京陵搬来此地,不知放在哪里适合,就安放在府中了,这样,也方便。”楚熠辰将已经煮好的茶壶提了起来,倒在了一边茶盘中的茶具上。
可是卓清颜还是没接话,但目光却转向一边,那里是间类似书房的隔间,整个墙面都是书架,而且放满了书籍,而在书架中间处,有一张长条的桌子,上面放着文房四宝,还有几个盖着盖子的瓷盒子。
这种摆设她一点不陌生,与在卓府时她院中母亲的画室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就连位置都相差无几。
尤其看到挂在用书架当隔断的上面,正挂着两副画时,她的心中再是一颤,因为光线的问题,她没有看清是什么画,但也让她心惊。
“清颜,这里原本所居之人,就是你的母亲,当年她在嫁入卓府前,就住在京陵城内的湖心岛上。”楚熠辰轻声道。
“故居?”她轻声道。
“是的,当年认识她后,她带我上过岛上,并在这里学了几次画,她是个很好的师傅,但她有秘密,只因尊重,所以当时并没有打探,可后来,她突然下嫁卓柏源为妾,是让我所料未及的,要知道,当年求娶她的人,可不在少数,正妻之位更是多重选择……”楚熠辰将茶递到她面前。
卓清颜却没有喝,而是站起身来,缓步的走了过去,当看清那幅画后,她身上一顿,不由闭上了眼,身体一晃,险些跌倒在地。
楚熠辰身型一动,上前将她扶住,让她靠在怀中,急急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卓清颜闭着眼:“她真坑人,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源起于此,止于此,她到底是谁?”
楚熠辰没明白,但也看向那幅他看了不下几十遍的画。
可还是没看出什么不妥之处。
“既然已经不想让我知道那么多,了解那么深刻,为什么还要将这么多的线索留下来呢?为什么不毁掉、不带走、不清理?放在这里,还是等着有人来解答吗?这是要干什么呀……”卓清颜瘫软的坐在地板上,哀怨的看着那幅画。
“清颜……”楚熠辰不知道她为何会如此说,只能担心的看着她。
卓清颜脚下一软,跌坐在地,他也随着蹲下身来,只见她摇头道:“还记得在书房中看到你的那幅吗?那上面的意思是什么?”
“记得,这幅也一样,都藏着玄机。”楚熠辰道。
卓清颜将头靠在他怀里:“是呀,玄机,而且是一个总体的说明,就是说,你和严公子、姜公子手中的不过是被拆分出去的,具体招唤旧部人员回归的信号,而这张,才是原稿。”
楚熠辰握着她的手一紧,目光紧盯着那幅画,最后才闭眼,轻叹了口气:“清颜,如果你暂时不想的话,不如先收起来,待到有一天你想了,我一定陪在你身边。”
卓清颜眼中含泪的看着他,主动伸手搂住了他的脖子,将头埋在他的肩窝处,流下泪来。
如果可以,她永远都不想触及这个东西,长点心的人都知道,这绝不是一件好事,不然,她的生母,也不会死于非命。
现在这幅画能参透的人不多,一旦要是被人参透了,那么,天下必会大乱,而这幅画,必会成为多方势力争夺的目标,就是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