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第374章 公元前357年之东周列国(二十七)

  孙膑,字伯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史料记载,他活动于中国战国时期。

  孙膑是孙武的后裔,出生于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菏泽市鄄城北)一带,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孙膑早年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两人同窗共读,本应成为挚友。

  然而,庞涓在出任魏将后,出于对孙膑卓越才能的嫉妒,

  设计将孙膑骗至魏国,并对他施以刖刑,这是一种残忍的刑罚,导致孙膑残疾。

  这一事件成为孙膑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他日后复仇与展现军事才华的起点。

  在遭受了庞涓的背叛和迫害后,孙膑并未放弃,

  他的智慧和坚韧最终得到了齐国使者的帮助,成功潜逃至齐国。

  在齐国,孙膑成为了田忌的门客,

  他以卓越的智慧帮助田忌在赛马比赛中获胜,

  这一事件展示了孙膑的策略才能,也为他赢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有意任命孙膑为将领,

  但孙膑以“刑余之人”的身份谦逊辞谢,展现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然而,孙膑的军事才能并未因此而被埋没。

  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国将领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孙膑抓住机会,以军师的身份协助齐国将领田朌、田忌、田婴等人率军救援韩国。

  孙膑在军事上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不仅在战场上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更以其独特的兵法思想影响了后世。

  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术策略,如“围魏救赵”等,至今仍被军事学者所研究和讨论。

  孙膑的一生,是充满挑战和奋斗的一生。

  他的智慧、勇气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在唐朝,孙膑被唐德宗尊为武成王庙64将之一;

  在宋朝,宋徽宗更是将他列入宋武庙72将之中,

  这充分证明了孙膑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扩张势力,进攻了魏国的盟国卫国,并成功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

  这一战略行动直接触动了魏国的利益,引发了魏国的强烈反应。

  魏国随即派兵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企图以军事手段迫使赵国屈服。

  面对魏国的军事压力,赵国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抵抗魏国的攻势,

  于是在次年,也就是公元前353年,赵国向齐国和楚国派出使者请求援助。

  齐威王在接到赵国的求援后,召集了大臣们进行商议,以决定是否出兵相助以及如何出兵。

  在齐国的朝堂上,对于是否救援赵国,大臣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邹忌反对出兵救援,可能出于对齐国自身利益的考虑,或是对战争的消耗和风险有所顾虑。

  而段干朋则提出了一个更为巧妙的策略,他建议齐威王采取分兵策略,

  一路军队向南攻打魏国的襄陵,以此来疲劳和分散魏军的兵力。

  待魏军攻破邯郸,兵力消耗巨大之时,再由另一路军队趁虚而入,救援赵国。

  这样的策略既能达到救援赵国的目的,又能同时削弱魏国和赵国的实力,

  对齐国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齐军直接围攻魏国的襄陵,以牵制魏军的主力;

  另一路则由田忌和孙膑率领,前往救援赵国。

  田忌是齐国的名将,而孙膑则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两人的合作,

  加上段干朋的策略,使得齐国的军事行动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孙膑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的策略和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魏军主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后,庞涓率领的魏军八万到达茬丘,

  随后进攻卫国,形势对赵国和卫国极为不利。

  齐国方面,田忌和孙膑率领的八万大军到达齐魏边境,准备救援。

  田忌作为齐国的将领,本能地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孙膑的深谋远虑阻止了他。

  孙膑洞察到了魏军的弱点:

  长期征战导致兵力消耗,国内空虚,这为齐军提供了绝佳的战略机会。

  他提出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主张直接攻击魏国首都大梁,

  迫使魏军撤回,从而解救赵国。

  孙膑建议田忌南下佯攻平陵,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

  平陵虽小,但战略位置重要,且难以攻克。

  佯攻平陵能够迷惑魏军,使庞涓误以为齐军指挥无能,从而降低魏军的警惕。

  田忌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齐军的行动成功吸引了魏军的注意。

  孙膑进一步指示田忌,让临淄和高唐的都大夫率军攻击平陵,以吸引魏军主力。

  这一行动导致攻打平陵的齐军大败,但这正是孙膑计划的一部分。

  他让田忌派出轻装战车直捣大梁,同时派出少数部队与庞涓交战,故意示弱,诱使庞涓轻敌。

  田忌严格执行孙膑的计划,庞涓果然中计,他放弃了辎重,轻装急行军回救大梁。

  孙膑抓住时机,在桂陵设伏,等待庞涓的军队。

  当庞涓的军队疲惫不堪地到达桂陵时,孙膑率领的齐军主力以逸待劳,一举击败了庞涓的军队。

  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桂陵之战”,是孙膑智慧的集中体现。

  他不仅成功地解救了赵国,也极大地削弱了魏国的军事力量。

  孙膑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他的故事和战术,至今仍被军事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所研究和讨论。

  孙膑的“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等战术,成为中国军事策略的经典案例,

  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公元前342年,魏国将领穰疵在南梁和霍两地成功击退了韩国将领孔夜的军队,韩国因此陷入危机。

  韩昭侯在国家危难之际,向齐国求援。

  齐国的孙膑再次被委以重任,他采用了之前围魏救赵的战术,

  率军直指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将领庞涓不得不从韩国撤军回援。

  孙膑深知魏军的勇猛和自身的优势,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