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瓶中大明:开局让嘉靖下跪太庙

第61章 彷徨与纠结

  严府。

  林余的视野随着那个小厮,往府内延伸。

  小厮没进正堂,却拐进了一侧的屋子。

  等走近了,屋子里隐隐约约的声音变得清晰可辨,小厮却猛地顿住了身形。

  屋子里在说:

  “臣既不能上体圣忧,又不能下苏民困,臣之罪已不可以昏聩名之。

  误国误民,何堪封疆之任,倘蒙圣恩,准臣革去浙直总督及浙地巡抚之职。”

  屋子里的人似乎是在草拟奏疏,只是这奏疏,不由胡宗宪亲写,却会以胡宗宪的名义呈给皇上。

  屋中人念到这里,突然停下了,朝门外问道:

  “是不是胡宗宪来了?”

  门外小厮大喜,忙推门进去,回禀道:

  “回小阁老的话,是胡宗宪来了。”

  严世蕃脸色顿时冷了,斥责道:

  “我教你说的话,你没跟他说?”

  小厮急忙答道:

  “小厮说了,他说让我禀告阁老,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先来看看阁老。”

  “你去告诉他,”严世蕃脸色稍缓,挪动身体大部分躺在宽椅上,以胳膊撑着椅子靠背,继续说道:“就说阁老说的,这里是私邸,要谈公事,明天可以到朝堂上去谈。要是私事,我严家和他胡宗宪无私可言。”

  小厮微微抬头,试探问道: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太伤他?胡……”

  他未说完,却见小阁老严世蕃脸上已变得怒不可遏,一把抄起桌上砚台,直直朝着他的脑袋砸来,嘴里还大喊着:

  “伤你妈的头!”

  小厮顿时心惊肉跳,又不敢躲避,任由砚台砸了过来,砸得他头晕眼花,鲜血淋漓。

  他再不敢说话,直接转身跑走了。

  屋内,严世蕃扔出砚台之后,一眼瞥到旁边文书眼中的惊讶神情,顿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他轻咳一声,双手背至身后,淡淡问道:

  “刚刚写到哪儿了?”

  文书赶忙回答:

  “倘蒙圣恩,准臣革去……”

  “则臣不胜感激涕零之致,臣胡宗宪叩首再拜。”严世蕃厉声说道。

  严府大门从里面打开了。

  已在门外踱步许久的胡宗宪忙上前等着听回复。

  小厮下意识地按了按自己脑袋上的四方平定巾帽,又稍稍扭过了脸,这才说道:

  “反正…反正明天阁老会和胡老爷一起去见皇上,有什么心里话,到时再说也不迟吧。”

  胡宗宪脸上顿现失望之色,颔首说道:

  “多承美意。”

  小厮轻声“嗯”了一声,正欲回去,却听见胡宗宪又说:

  “如果方便的话,请你转告阁老,有些话明天再说,恐怕就晚了。”

  小厮点点头,关上了门。

  胡宗宪就站在原地,动也不动,仿佛真成了泥塑雕像。

  林余就在天上看着,一直看到他自己都有些瞌睡了,胡宗宪的身体终于动了。

  他仿佛苍老了十多岁一般,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了轿子前,钻了进去。

  轿子又咿咿呀呀地响起来,伴随着这股让人牙酸的声音,轿子内,似乎有低低的啜泣声传出。

  林余瞌睡得紧,但听到这低不可闻的啜泣声,顿时激灵了一下,清醒了。

  ???

  胡宗宪哭了?

  你可是胡宗宪啊!

  你是浙直总督兼浙地巡抚啊!

  你五十多岁了啊!

  你这么厉害,你怎么会哭呢?

  胡宗宪的心里,一定很伤心吧。

  林余心里暗暗地想,如果他现在跟胡宗宪说话,胡宗宪会羞耻地跳轿自杀的吧。

  “咳,胡宗宪。”

  胡宗宪身体陡然绷直,脸色一下子缰住,恨不得找个地缝…哦,他在轿子里,没地缝可钻。

  他慌忙用袖子抹了眼泪,恭敬问道:

  “天尊,您有何事?”

  林余颇有些忍俊不禁,好心提醒道:

  “严嵩并不知道你来,刚刚只是严世蕃从中阻挠。你若想见严嵩,此刻再去拍门,就能见到。”

  胡宗宪脸上并无多少惊讶之色,只叹了口气说道:

  “德球兄是整个京城漩涡里唯一没有退路之人。

  阁老日益年迈,退出首辅之位已是迟早的事。可阁老属意的下一任内阁首辅,是徐阶徐阁老,而不是他严德球。

  何况,还有裕王,早就视他为大明之毒。

  毁堤淹田,是郑泌昌、何茂才领了他的密信去做的,我阻拦了毁堤淹田,又把郑、何两人的罪责定死了。

  说到底,是我胡宗宪对不住他。”

  林余细细品味着这话,片刻之后,脸色大变。

  这胡宗宪莫非是要…烧毁密信,把严世蕃的罪瞒下来?

  他正想呵斥,脑子里却陡然出现刚刚胡宗宪在轿中的啜泣模样,心一下就软了。

  他不想强制胡宗宪去做什么,叹了口气说道: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无论结果如何,你的命,你全族的命,我会保住。”

  胡宗宪身体陡然一颤。

  他怎会听不出天尊前后态度的变化,这是对他…

  失望了啊!

  只是,阁老待他如亲子,他怎能亲手把阁老的儿子送进诏狱待死!

  犹记得,当年他任浙地巡按御史,阁老将他提拔为巡抚,后来又提总督,他在年末回京述职的时候,两人之间的一场对话。

  当时阁老问他:

  “汝贞呐,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啊?”

  胡宗宪思考了下,回道:

  “应当是父子最亲。”

  阁老却摇了摇头:

  “未必。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按理说,人生在世,最为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可有几个做儿子的,这么想啊。

  十个儿子有九个都想着,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于是,恩养就成了当然。

  父子之亲,只有父亲对儿子亲,几曾见到儿子对父?

  汝贞啊,我第一次见你,就十分喜欢你这个名字。

  贞者,节也。

  你时刻提醒着我,要保持晚节啊。

  可如何保持晚节?

  就是用好自己的人,撑住难局。

  有时候啊,最亲的不是父子,是师徒。

  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父之恩,视为报答。”

  先前,他将撑住东南大局视为报答,是公。

  如今,他将救下阁老亲子视为报答,是私。

  损公而肥私,天尊是该对他失望。

  胡宗宪彷徨犹豫之间,耳边又响起天尊声音,这次,天尊竟笑了。

  “胡宗宪,你有没有想过,你越是偏袒严世蕃,就越是在害他。

  他本该不死,却要被你的好心害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