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兵韬

第104章 出兵平叛

兵韬 归有期 2506 2024-11-15 08:21

  李恪带着墨隐等人刚刚离开箕关不远,走在最前面的墨隐突然大喊:“停一下!”

  李恪很是疑惑,但是他也知道墨隐这么做绝对是有原因的,而且他的直觉一向很准。

  墨隐翻身下马,将耳朵贴在了地上,过了一会站起身来说:“前方疑有埋伏。”

  李恪惊讶的看着墨隐,你耳朵贴在地上一会就能知道前面有埋伏,你以为这是抗日神剧啊!

  “何以见得?”李恪诧异的问道。

  墨隐淡淡的回答道:“走了一路,流民以及头裹黄巾的太平道信徒隔三差五出现一个,现在却全都不见了踪影,聚集到了前面,很显然有鬼。”

  “而且咱们自箕关回去,这条路很少有人走,也就咱们图快从这里经过,极为可能是针对咱们的。”

  李恪竖起了大拇指,墨隐下马低下了身子,悄悄地朝着疑似设伏的地段过去。

  半个多小时后墨隐回来了,说到:“确实有埋伏,黄巾贼。”

  李恪点了点头,看向前方若有所思,然后说道:“向西绕道过闻喜县,然后直接去西河郡。”

  几人绕开了那支埋伏的军队,然后来到了西河郡,西河郡此时是徐晃在驻守,征讨鲜卑无功而返后,他就回到了这里。

  “公明,现在郡里还有黄巾的势力吗?”李恪问徐晃道。

  徐晃摇摇头说:“不止西河郡,北地六郡全都没有黄巾贼,一开始有几支黄巾贼想要流入西河郡,被属下消灭了。”

  李恪点点头道:“那就好,这一次我出兵平叛,你负责看守住上郡的匈奴人,他们最近可能不是很老实。”

  徐晃拱手道:“属下明白。”

  李恪俩开了西河郡来到雁门郡后,召开了会议,对着众人说道:“如今国家危急存亡之际,陛下重新启用我来平定叛乱。我打算带着几位将领一起。”

  “墨隐,林七,张辽,曹性和我一起去平叛,其余诸位就留守北地。”

  被点到的四人出列拱手允诺。

  荀攸站了出来惭愧的说道:“攸无能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李恪微笑着说到:“无妨,其实本来也没想着能大胜,但是借此机会试探了这两支部落的态度,真是让我很不满意。”

  李恪看着远方目光幽幽的说到:“等我平叛回来,绝对好好地照顾下这些外族。”

  “这一次领军平叛,却也不能带太多军队,所以我只带一万人。”

  “其中三千并州狼骑,两千朔风精兵,还有五千戍边军,拉过去练练手。”

  李恪挑了一万骑兵,在中原,这五千骑兵绝对是无敌的存在,李恪又不宜带太多,不然引起忌惮就不好了。

  而且到了中原肯定是要攻城的,只有骑兵就只能让骑兵攻城,太大材小用了。

  “文若,现在郭蕴已经死了,由你去晋阳调动戍边军的粮草,如果还有人拖延或者克扣,直接斩杀,不用留情。”

  “公达,你领着三千人去壶关和太行山一代,冀州的黄巾贼颇多,不可能斩尽杀绝,如果有逃跑的肯定窜到山里,那就难办了。”

  “你要随时接受流民和黄巾的俘虏,将他们移民拓边,对于此事陛下也已经同意了。”

  荀彧和荀攸点头接受了命令。

  看了看场上的诸将,李恪笑着说到:“哈哈,这一次就先不喝酒了,等我得胜归来再与诸君畅饮。”

  “李义和墨隐留下,其余的可以解散了。”

  等到场上没有多余的人后,李恪问道:“现在锦衣卫能够投入实战了吗?”

  墨隐点点头说:“半数已经差不多了,只是还没有实验过。”

  李恪想了想说:“好,那你先领着一千锦衣卫随行,沿路分布到各个重要城镇,洛阳多放些。”

  墨隐点头,而后李恪看向李义,笑道:“李叔,我这次平叛可能要去一趟荆州,长沙那里似乎也有叛乱。”

  李彦去寻找张仲景治病,而张仲景就曾经担任长沙太守,家族都在长沙。

  李义低了下来眼睛,时至今日他还是无法直面李彦,这种内心的谴责是他受不住的。

  “代老夫向他问个好。”

  李恪盯着李恪的眼睛,说:“李叔你的身体也不好,正好把神医和彦叔接过来,并州现在也是很少有战火,正适合潜心养伤。”

  李义抿了抿嘴唇,有些犹豫。

  李恪循序渐进的说:“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人还是要向前看的,何必因为过去的愧疚,再断了自己最亲近的人的联络?”

  “逝者已逝,但是生者还要生活,就让过去的永远留在过去吧。”

  李义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李恪出了门后也松了口气,这二老的事一直压在他的心上。

  李义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对自己的关怀无微不至,李恪又是个极为感恩的人,自然不能放任他的心结不管。

  李彦对李恪也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有师徒之情,虽然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并不能消散李恪的尽孝之心。

  李彦的身体需要静养,现在荆州明显不安定,南阳宛城的黄巾势力还很大,是不是有侵略州郡的风险,李彦根本达不到静养的目的。

  所以李恪打算将他们接回来,这二老就在并州供着,李恪也放心。

  另一边,林七和张辽已经将军队集结好了,只等李恪一声令下就出发。

  李恪来到校场,看着下面蓄势待发的军队感觉很是得意,这种虎狼之师,可是他一手监督训练出来的。

  当今天下,论骑兵,首推幽州,自古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个先天条件咱比不了,但是现在并州骑兵肯定比凉州的强。

  段熲一死,凉州基本上就是群龙无首,现在倒是有个董卓很有名声,但是根本不顶用,完全没到后来吸纳皇甫嵩数万大军时的全盛。

  “有此精锐之士,区区黄巾贼,何足挂齿!”李恪意气风发的笑道。

  “出发!”

  一万人的军队加上数千人的民夫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了雁门,准备踏上平叛之路。

  李恪忽然想到了晋阳一带的黄巾贼,舔了舔嘴唇,李恪领着两千朔风精兵单独离开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