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绝人十万铁骑都已经拿出来了,还会在乎这些兵马所需要的粮草吗?
事实是真不在乎!
胡绝人的两个部落科尔米娜和土路利厥都是游牧民族,虽然他们依靠水域和草原生活,但经常南下打草谷,搅得帝国整个北方边境民不聊生。
耶律成所笑道:“节度使不必担心,我胡绝人兵马强壮虽然吃的多但也不会打扰了节度使的后方大营的。只要节度使允许这十万铁骑劫掠当地,粮草的事情不必担心。用一个县城的粮草和女人,换来整个后方的稳定,这笔账很划算的。”
安庆山明白胡绝人的意图,只要允许他们劫掠就问题不大。但安庆山想要的却更多。
“丞相所言非虚,这十万铁骑打草谷的事情也不是问题。但恐怕贵使的意图并非如此吧。咱们来说说,你们还想要什么?”安庆山问道。
“整个河北地区。以黄河为界,北方西到太行山皆归我土路利厥所有。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出了十万铁骑给节度使助阵之外,我们还会奉上一百万贯的钱财,足够支持节度使整整两年的军饷了。”
一百万贯!
别说是安庆山动了心,就算史思明也觉得这一百万贯的军饷足够两大都护府吃上四五年的了。虽然发动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军饷粮草,但在这一百万贯之下,吃上两年实不为过。
安庆山心头微动,狠下心来,开口说道:“二百万贯!”
耶律成所没想到这安庆山是狮子大开口,要知道整个土路利厥部落的一年赋税也只有三百万贯,如果资助安庆山发动叛变,就相当于让整个部落一年下来都白忙活了。
“丞相先别急着拒绝,那十万铁骑我已经允许他们劫掠,相比到时候所得的粮草军饷也不止五六十万贯吧。日后你们不仅拥有广袤的草原,更有整个冀州和兖州这样的富饶粮仓,二百万贯实在是相形见绌。”
耶律成所稍作思量之后,大笑一声,说道:“好!”
耶律成所当天趁着夜色离开了大营,而安庆山在安排好了史思明之后也连忙向着自己的老家上谷郡。
三日之后,在上谷郡传出消息,安庆山亲率安北都护府十万大军以讨伐大太监林辅国为名,清君侧,发动叛变。
与此同时,身在冀州府附近的安东都护府大营中,史思明率领整个安东都护府声援安庆山。
至此,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消息一出,可谓是朝野震荡,人心惶惶。整个冀州地区的县令郡守纷纷投降,归附安史大军。然而,只有三个地方却宣布抵抗到底。一个是闫守奇所在的辽西郡、一个是颜杲卿治理的涿郡,还有一个便是颜真卿治理的平原郡。
这三个地方虽然平平无奇,但只有李子川才看得出来,这三个地方的中心点,正是北平郡所在的地区。可以说,北平郡攻可联合涿郡人马抵挡史思明的大军,守可依仗山川河流与辽西郡连成一片,退可南下平原郡,以待后援。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身在北平郡的杜如敏才明白,为什么李子川要在建造艳阳楼的时候,偏偏选择在北平郡发展后备力量,为什么要在叛乱爆发的前夕,让燕王李隆齐前往北平郡。
只要这三个地方能够相互驰援,史思明的大军就绝非轻易能够平定整个冀州地区。到时候兖州和青州、徐州等地的援军一到,定然能将史思明抵挡在黄河以北。也至此孤立了南下进攻的安庆山大军。
而安庆山大军要想南下,必然会经过潼关、虎牢等险要关隘,到那时候,朝廷大军只要坚守不出,就一定能将安庆山给耗死。
“妙!”身在冀州府的姚崇文,此时已经来到了冀州府中书令父亲那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姚崇文立刻查看地图,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初李子川会将大部分的人马和钱财安排在了北平郡。
“接下来要如何呢?”姚崇文的父亲、时任冀州府中书令的姚兴元问道。
“父亲,您如何选呢?”姚崇文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降了。”姚兴元风轻云淡的说道,眼神之中看不到一丝的波澜。
然而,姚崇文却觉得父亲的话有着更深一层的韵味。要知道,他们姚家可是世代忠良,从没有出现一个叛国之人。此时安庆山与史思明在帝国北方叛变,整个冀州府可以说是毫无反抗的资本。如果假意投降先稳住安庆山和史思明,之后找机会从内部瓦解他们,这倒是一条妙计。
“那儿子就去辽西郡了。”姚崇文说道。
姚兴元点点头,站起身仔细打量着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忽然觉得这么多年对他的冷落,不仅没让他沾染上一丝的纨绔气息,更增添了不少的睿智和果敢。
“张玉恒真人和郑林先生替老夫教导了个好儿子啊。你我父子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至少能有一方能够活下去。去吧,闫守奇为官清廉,倒是个可以托付的人。而且,以前你们有共同御敌的情谊,你过去之后......”
姚崇文打断了父亲的嘱托,笑道:“父亲,孩儿已经长大了。我从小便恃才傲物,就算面对李子川也不甘示弱。但是知道如今我才知道,他讲大本营设置在了北平郡就是防止北方叛乱能够受到涿郡、辽西郡和平原郡的三方护佑。这一点儿子认输了,所以,接下来儿子要反扳一局。否则日后的功劳都被他给抢去了。”
姚兴元对儿子的话深以为然,但也免不了身为父亲的唠叨:“你年纪轻轻,切勿贪功冒进。一切当以大局为重,不能坏了大事。”
“父亲放心,孩儿在大是大非上是不会给姚家丢人的。父亲,保重!”说完,姚崇文便转身离开,随便带上了一些钱财衣物就出了家门。
望着儿子的背影,姚兴元忽然露出了笑容:“我儿定能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