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107章 你这是一心不图利啊

  “朱焕一定是又要搞什么坏心思了,快看看。”

  黄子澄和朱允炆赶紧停住了谈话,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只见朱焕走到了外面。

  把一张大纸贴在了外面的墙上。

  然后从桶里拿刷子沾了一点糨糊,将纸粘牢在了墙上。

  朱家书坊简直就是应天府里的红人,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

  朱焕这张纸没贴一会儿。

  就已经有人赶了过来围观。

  人还越聚越多。

  看到人越来越多之后,黄子澄和朱允炆才好意思凑过去也偷偷摸摸看上一眼。

  废话。

  要是被朱焕发现他们竟然在偷看。

  还不得笑死?

  “朱家日报举办征文比赛,一月一次。”

  “每次将会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颁发奖励;参与者也都有银子奖励。”

  “比赛要求详见下一期日报第三版面,欢迎各位前来参加。”

  是的。

  朱家日报出的频率越来越快。

  但人手是有限的。

  他们一堆人就是天天昼夜不息地审稿,也应付不了那么多的稿件。

  朱焕灵机一动,干脆出台了这个征文比赛。

  这样一来,士人们踊跃参与,他们就不缺好稿子了。

  几个最先看到这个比赛的士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

  “参加就有奖啊,这还不冲?”

  “我一定要买下几期的朱家日报,正好马上就要乡试了,让我看看同批次的士人文章都写的怎么样,也让我心里有个数,实在不行,再回去种地去。”

  “陈兄,你这样厉害,不拿第一名请客吃饭都说不过去啊!”

  ……

  看起来,士人们的反响似乎还不错。

  朱允炆的呼吸更加急促了。

  朱焕时不时地就要搞出一个新主意来。

  都不知道同样是一个脑袋,为什么他就有这样多的奇妙主意。

  再这样下去,自己都要被他卷死了。

  光是想想,朱允炆都觉得窒息了。

  “詹大人那里还没有行动吗?就这样看着朱焕又过得风生水起?”

  黄子澄道:“臣已经派人通知过詹大人了,殿下不要急。要不,咱也效仿朱焕,来个征文比赛?”

  他们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一次,朱允炆坚定地拒绝了黄子澄:“不行不行,不可轻举妄动,还是等着詹大人的消息。”

  笑话。

  之前每一次模仿,他们不是在赔本,就是在赔本的路上。

  这一次万万不可再轻举妄动。

  等着詹徽行动就可以了。

  ……

  一个月之后,第一期征文比赛完结了。

  朱家日报说到做到,在第二期报纸上公布了获奖者,并在书坊设置了相应的领奖点。

  朱家书坊前顿时又被士子们围得水泄不通。

  “请问,我参加比赛了,就有三两银子的奖励吗?”

  “原来参与了就有奖,老板真阔气啊!”

  “陈兄,恭喜你拿到第一名啊,你这文章肖某拜读了,真是好作啊!”

  “陈兄写得一手好文章,此番一定能中举!”

  那位拿了第一名的陈公子却十分谦虚。

  “怎么能这么说,又不是所有的士子都参加了朱家日报的征文。我也只是运气好而已,介时能不能中举还是未知数。”

  闫良玉笑着插话进来道:“这位公子实至名归,就不要再谦虚了。这是第一名的奖励,一百两的银子,另外,还可以奖励洋底捞免单一顿。”

  陈公子顿时大喜过望:“真的?快快快来人,我请大家去洋底捞吃一顿!”

  一行人风风火火地去了,留下满空气的欢笑。

  黄子澄看了又是嫉妒。

  “这朱焕真是无利不图的商人,不仅要赚那朱家日报的钱,还要把人引着去洋底捞。”

  真是要把人往死里压榨价值。

  而朱允炆想到之前自己在黄子澄的指导下,赔得连自己的裤衩都快要输光了的事情。

  在心里默默地道。

  人家一心图利,你这是一心不图利啊。

  我跟着你,那是连毛线银子都没赚到啊。

  要是能像朱焕这样,他也羡慕啊。

  ……

  朱家日报的火爆也传到了詹徽的耳朵里。

  他想到这几日自己顶着那疤痕上朝,同僚们看着自己的嘲笑眼神。

  又想到自己被扣了俸禄,节衣缩食。

  朱焕在那里赚得盆满钵满。

  气得那是鼻子都歪了。

  正好,二太孙朝自己伸来了橄榄枝。

  既然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他何不借着这一把力?

  这么想着,詹徽打定了主意,阴狠地笑了起来。

  ……

  时间慢慢地推进着,乡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这是乡试正式开始之前,出的最后一期征文比赛。

  这次没有规定主题,由各位士子自己选择主题,抒发自己的见解。

  给士子们更大的发挥时间的同时,也是缓解他们乡试前的紧张心理。

  解缙一边审稿,一边对朱焕道:“看来有些人的心态完全没有被紧张影响,这文章还是写的很好。”

  “这几篇文章写得都很不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好多人都写这个题目。”

  朱焕问:“写的什么?”

  “解读禅宗人生三境界论。”

  朱焕也没有多想,就道:“兴许只是巧合吧,如果是好的文章,就不该被埋没,还按照往常一样评选。”

  解缙道:“小郎君有所不知,我恐怕这是有些士子在乡试前找人押的题,不过这些题目大部分都是中不了的,求个心安罢了。”

  朱焕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现代高考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和机构乐忠于押题。

  “不过为什么说押不中?万一就有巧合呢?”

  解缙笑着摇头道:“不会中的,士子们在打听押题,朝廷能不在?一旦被押中了,朝廷就会启用备选试题,所以题目永远也不可能被押中。”

  朱焕摇了摇头,笑:“还是解先生见识多,这方面您是大儒,我就不多掺和了。”

  最后的评选,那几篇都写“禅宗人生三境界论”的文章,竟然都写的非常不错。

  导致前十名被评选出来的文章中,有六篇都是以此为题材的。

  只要是买了朱家日报的士子们,都很难不注意到这位于版面第一的文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