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78章 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这样的反应很快就到了朱允炆和黄子澄手里。

  朱允炆急得六神无主。

  他这做啥失败啥,要是传到了皇爷爷耳中,岂不就是说他不如朱焕。

  黄子澄安慰他道:“殿下莫急,上次我们只学了皮毛,这一次吾干脆学他的内里,此次一定能成。”

  朱允炆茫然地:“啊?”

  黄子澄苦口婆心道:“朱家日报之成功,不就赖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吗?吾本以为小说不入流之文体,一定没有多少人爱看,没想到竟如此受欢迎。咱饱读那样多的诗书,一定能慧眼找出比它更优秀的作品!”

  朱允炆从心里就是觉得他不比朱焕差。

  那么之前三番两次输给朱焕。

  一定就是方法不对。

  现在听黄大人的话,采取了一样的方法,这回总能成了吧?

  ……

  朱家书坊。

  朱焕本想尽快搞好时政方面的文章发表。

  可惜这毕竟是在明代。

  这个时期的人们哪有那么深刻的思想。

  想要写出符合他要求的文章来,还得他亲自来培训。

  因此这个进程就一再延缓。

  尽管如此,朱焕也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念头。

  就在他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资料时,罗贯中走了进来。

  “小郎君可是在忙?”

  对于这样一位文学巨匠,朱焕向来是很敬重的。

  赶紧站了起来。

  “不忙,您有什么事?”

  罗贯中道:“我在应天府呆了快一个月,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将《三国演义》的稿子交到你手中,才能让它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朱焕连连摇头。

  这话说的,可真是折煞他了。

  但罗贯中真心实意地继续道:“老朽已经完全信任了你,因此,老朽这里还有一本书,现在想要将它托付给你。”

  朱焕刚要好奇是啥,接过来一看。

  卧槽!

  《水浒传》!

  四大名著,他一个人就占了两本,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运气!

  罗贯中道:“这是老朽恩师施耐庵的作品,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在这部作品上,可惜尚未完成,就已驾鹤西去。所剩余的章节,是吾将之补充完毕。”

  “因为这部著作牵扯到吾恩师之事,吾更加谨慎。观望了一段时日来,确信小郎君是可靠之人,因此特将本书交于您。”

  朱焕也十分郑重:“定不辜负先生所托。”

  “这本书的稿酬,我也一并按照《三国演义》的价格支付与你。”

  罗贯中虽然不懂得什么叫做稿酬。

  但却也明白这意思,是朱焕要给他钱。

  朱焕也是个实诚的人,并没有欺负罗贯中不懂,就往低里开价。

  但算了算价格,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和《三国演义》加在一起,他暂时还负担不起。

  于是便分批结算。

  罗贯中也知道朱焕的为人,知道朱焕并不是贪图钱财,也并未说什么。

  罗贯中离开以后,朱焕盯着桌上的《水浒传》,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他,手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大神作。

  这要是全部都刊登在一本报纸上,有点太不划算了。

  倒不如效仿现代有些报纸,将各个栏目分开,独立成册,将各个部分做得更精细一些。

  一番思考以后。

  朱家日报就彻底地分成了几大子刊。

  “朱家小说报”。

  “朱家时政报。”

  “朱家文化报。”

  ……

  等等等等,今后还会有更多。

  读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购买,不必花钱在不感兴趣的方面。

  也更有利于区分受众。

  ……

  就在朱焕将这些内容一一分类的时候,黄子澄也没有闲着。

  他亲自跑了许多酒馆,屈尊降贵地听了许多说书先生的话。

  终于遇到了一个自认为还不错的小说。

  《范生高中金榜》。

  讲的是一个落魄书生通过考中状元,金榜题名,最终成功迎娶公主,封侯拜相之事。

  但黄子澄拿这文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比吧,总觉得缺了点味道。

  也没办法。

  有总比没有强。

  最终,黄子澄喜滋滋地捧着这本小说回去,自以为这次一定能把朱焕打得落花流水。

  一回去的路上,又看到许多报童在沿街叫卖。

  是的,“朱家日报”的红火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职业,叫报童。

  对于朱焕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原本叫卖的人,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刻印。

  朱家书坊能用的人,可就越来越多了。

  但黄子澄留意了一下,这次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一个报童的手里,竟然拿着三份报纸??

  难不成,他们又来了什么竞争者?

  黄子澄赶紧买了三份,绕了半天的路,才回到黄家书坊。

  笑话。

  要是被别人看见他黄家书坊的人还得买朱家书坊的报纸看。

  这脸还要不要了。

  黄子澄本以为是冒出了什么风头正盛的竞争者。

  没想到就是之前的报纸,分成了多种子刊。

  当即不屑一顾。

  “商籍就是商籍,那朱焕定是想赚钱想疯了,才会突然把东西分成三份。”

  “大家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买账?”

  就在这时,田亮走进来向他询问明天刻印的内容。

  黄子澄顺手把自己买来的小说交给了他。

  信心满满道:

  “这一回,一定能成!”

  黄子澄这回可是下了血本。

  他本来一直是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出现。

  就算馋银子,也只是背地里馋馋。

  如今为了招揽顾客。

  他雇了不少人以他的名字吸引客源。

  “太常寺卿黄大人的著作,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黄大人可是东宫伴读,学习了他的文章,和殿下学一样的东西啊!”

  如此喊着。

  才算是来了几个士人,买了几份。

  还要讲价半天。

  朱焕那边就轻松得多。

  就算是分成了三份,源源不断跑来购买的人还是数量很多。

  大多数人三种都买了。

  为了喜欢的东西,就算是多花几个钱,他们心里也愿意。

  这几日的营业额蒸蒸日上,朱焕其实不怎么过问店铺营业的事情,他非常相信店里的几个人。

  今日,他随手一算。

  才发现挣得的金额远远的超出了预期。

  这几日几个人为了火爆的销售加班加点地工作,也累了。

  朱焕当即宣布:“大家伙儿今日早点结束,咱去洋底捞吃一顿。我请客。”

  元老二对着朱焕竖起了大拇指。

  真好啊!

  跟着这样一个又能赚钱又心疼人的东家。

  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