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退婚后,我皇孙的身份曝光了

第52章 灭国之兆

  李元献愣住。

  包括高裕在内的其他人,都没能回过神来。

  谁能想到李如意竟然反对得如此坚决?

  “这……”

  李元献很为难。

  而且他很着急,生怕高裕动怒。

  高裕可不是吴成清,吴成清的父亲再怎么厉害也远远不如江南东道按察使,一个是六品官员,一个是三品大员。

  别以为六品与三品差得不多。

  实际上从六品到三品,可远远比九品到六品难得多!

  到了这个位置,谁头顶没有人?

  胆敢得罪这样的朝廷大员,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李元献立即跟高裕说女儿在开玩笑。

  李家怎么可能不同意这桩婚事?

  就算倒贴也值了!

  李如意不忿,冲李元献喊道:“爹,如果你想嫁的话就你就自己嫁,反正我不答应!如果你逼我,就杀了我!”

  没等李元献开口,李如意转身就走。

  李元献与高裕面面相觑,最后不得不对高裕说道:“小女脾气有点野蛮,还请高公子见谅,我一定会好好劝说。”

  “就算绑也要绑到……”

  高裕连忙打断李元献的话,“叔父不必勉强,若是如意小娘子不愿意,就算了吧。”

  李元献连忙说不行。

  说什么都要让李如意嫁过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兴许能让李家成为江南东道的巨富之一!

  高裕沉吟道:“行吧,那叔父好好劝说,若是有什么要求可尽管跟我提出。若是不为难的话,我会跟我爹商量。”

  李元献点头哈腰,送高裕离开宅子。

  一出门的刹那,高裕脸色多了几分意味深长,喃喃道:“这如意小娘子长得倒是不赖,如此一来本公子不算吃亏。”

  宅子里。

  李元献来到李如意闺房。

  敲了好几下门,李如意才鼓着腮帮子开门,却是没让李元献入内。

  “爹,我说了不嫁!”李如意很是坚决。

  李元献苦着脸问她为什么不嫁,“高公子门楣显赫,朝中有人。你若是嫁过去,一定不会吃亏的,这不就是你想要的么?”

  李如意沉默。

  她确实是这样想的,但她觉得高裕长得太粗犷了一些。

  从第一眼看见这个人起,李如意就不喜欢他。

  而且高裕早就有妻儿了,这次说是提亲,实际只是想纳李如意为妾。

  这也是李如意不答应的原因。

  而且她还在心中拿高裕与云弘做对比,认为高裕没有云弘那么帅气,也没有云弘的才华横溢。

  说白了。

  这样的人如何能嫁过去?

  李元献左右为难。

  在他看来,给高裕当小妾没什么不好,高家随便给点恩惠,李家就能腾飞!

  何必再看那云弘的脸色?

  李如意嘟囔了一句,“给高公子当小妾,还不如嫁给云弘呢!”

  “你,这……”

  李元献实在没辙。

  “是!”

  “当初是我提出解除你俩的婚约,不过当时你也没有反对,你现在是不是后悔了?”李元献反问,李如意没有回答,李元献直接往李如意脸上扇了一耳光,怒道:“总之你不嫁也得嫁,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来人!”

  “从今日开始,不允许小姐私自离开闺房,直至她答应为止!”

  李如意不忿。

  但李元献并不在意李如意的意见,拂袖转身离开。

  几名下人上前拦住李如意,把她关进闺房。

  还没到第二天。

  李元献就让下人把消息散布出去,钱塘城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李如意要给高裕当妾的消息,就连云弘都知道了。

  裴清秋坐在云弘面前,问道:“公子,您是怎么看的?”

  “这李家小娘子,怎么会给高裕当小妾?”

  “会不会有隐情?”

  “公子若是不答应,我这就带人去跟李家说道说道。”

  云弘抬手表示不必。

  裴清秋嘟哝道:“那怎么成?李家小娘子就是脾气差了点,给公子当妾还是可以的,倒是不能便宜了高裕。”

  云弘用古怪的目光瞥着裴清秋。

  这小娘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东西?还没正式嫁过来呢,就开始给自己物色小妾?

  这……不太好吧?

  “主要是吧……李如意家庭背景单薄,母族不算强势,而且知根知底,不会给公子带来多少麻烦。最重要的是,李如意长得漂亮。”裴清秋解释,云弘笑道:“你知道的,李如意向来瞧不起我,得让她吃点苦头。”

  裴清秋深以为然。

  而且她听出来了,公子没有明确拒绝。

  拒绝不明显,就是明显不拒绝。

  裴清秋默默记在心上。

  云弘生怕裴清秋还会说什么暴论,转而说道:“你有没有觉得奇怪,怎么李如意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嗯?

  裴清秋仔细回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前有吴成清,后有高裕,身份可是一个比一个贵重。”云弘低语,裴清秋立即纠正他的错误,“其实公子还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位。”

  “谁?”

  “那就是公子您。”

  “我?”

  裴清秋点头,“不错,正是公子。最早与李如意有婚约的,不正是公子您么?”

  云弘反应过来。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当年云兴到底看中了李家什么,让两个孩子从小订下娃娃亲?

  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云弘立即与裴清秋找来关于李家的消息,一番查阅之后脑海里忽然有了个猜想,只是需要一些证据佐证。

  如果这个猜想成真……

  是不是意味着高家也与那起案件有关?

  云弘思绪紊乱,不能捋清。

  最后实在没有什么想法,便暂置一旁不去理会,转头与裴清秋出城去了趟乡下,季伯苍与方敬跟随左右。

  行至一片良田之前,方敬勒马说道:“公子,这就是刘家的良田。小人听说,刘家是钱塘的望族,坐拥数万亩良田。”

  裴清秋倒是不意外。

  毕竟朝中那些大臣,哪个家里没有上万顷良田?

  说出来会被人笑话。

  云弘点点头,下马来到田间,询问正在田间除草的一名汉子,“这位兄弟,你是刘家的家丁么?”

  汉子摇摇头,表示不是。

  在追问之下,云弘才知道对方是刘家的佃农。

  裴清秋询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耕种自家的田,反而给刘家当佃农?我记得立朝之初,大晋实行均田制,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几位是京里的贵人?”汉子有些迟疑。

  方敬给他扔了半两金子,“公子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

  “是是是!”

  “小人家中排行老五,各位贵人称呼我为老五就行。”汉子开口,而后回答裴清秋的问题,苦笑道:“立朝之初确实人人都有田,实不相瞒……小人脚下的这两亩田,之前就是小人家里的田。”

  “啊?那你为什么卖了?”裴清秋不理解。

  老五神色黯然,“因为交不上税,这些年来朝廷税越来越重,小人实在交不上来只好卖给刘家。”

  裴清秋明白了。

  但她不明白的是,朝廷每年收上来的税似乎没有太大差别,而且遇到灾年还会免税,怎么到了下面就成这样?

  云弘已经了然。

  大部分田地被少部分人掌握,而这少部分人纳上来的税额少之又少,只能将缺额分摊到农户身上,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农民所要承担的税务也越来越严重。

  云弘长叹。

  “这是灭国之兆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