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秦造反,开局抓了祖龙

第243章 科举结束,寒门世子不足四分之一

  对此张策提出了一些方案,先不进行预备考试,毕竟是第一次科举制度的考试,不应设立过多的门槛。

  可是张策又一想,要是完全没有门槛,一些不识字的人也跑过来参加考试。

  那这样的话他们就占用了一些不必要的名额,平白的增加了科举制度负责人的负担。

  所以张策在其中设置了一些门槛,将科举制度分为了三步进行考核。

  首先就是考核对各科内容的了解程度,主要在各郡县中完成,第二次必须得是通过了第一次考核的人才能够参加。

  只需要写出一篇论文,而且还需要本人来到咸阳城参加考试。

  第三次考核则是由张策来亲自完成。

  这些东西定下来之后,立刻昭告了天下。

  张策心中最担忧的一向还是那些贫寒士子的未来。

  科举毕竟也是考试的一种,虽说考试的内容以及方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是贫寒士子有先天上的不足,获得的资源比不上贵族子弟。

  虽说贫寒士子在人数上占了大头,但是贵族子弟从小到大获得的资源是他们万万不能比的,这是事实。

  制度在面对每个人的时候都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区别。

  先前萧何和陈平两个人就说过,即使是让他们去参加这样的考试,恐怕也没办法获得第一名。

  在科举考试中,自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许多像陈平与萧何这样的人,虽说有着一身的才华,但是还是没能够取得考试的成功。

  又过了不久,第一轮考核终于开始了,张策前往咸阳城的考场进行视察。

  考试结束,结果果然不出所料。

  因为考试的内容比较分散,有很多贫寒士子只能够了解其中的一门,大部分人都被淘汰了。

  虽说各地还没有将最终的结果汇总上来,但是张策已经看到了其大概的情况。

  按照粗略的估计,能够通过第二场考试的肯定会更加的少,最终走到自己面前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要是能有四分之一的贫寒士子成功地走到了张策的面前,也是十分了不起了,实在不行的那些在第一轮的时候就会被直接淘汰。

  第二轮虽说没有将难度提升到多高,但是能够经过第一轮的考验就说明他们对这些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经过第二轮,淘汰的人数肯定不会像第一轮这么多。

  之所以最后只留下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并非要将他们淘汰,而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实在是太过于强大。

  最终的名额是有限的,即使所有人都很优秀,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选中。

  第一轮考试结束,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包括阅卷以及统计等等。

  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张策知道,想要迅速完成这些需要一些时日。

  只不过现在也没有让其他的人闲着,在处理第一轮考核结果的同时,已经开始准备第二轮考核的内容。

  这段时日张策经常离开咸阳城,去往不同的地方进行暗访。

  他想知道,这一次科举制度是不是当真按照他的要求在进行。

  咸阳城内查的非常严格,几乎没有人敢在张策的眼皮子底下搞手段,但是在其他的地方张策就有些拿不准了。

  虽然那些官员都是由张策亲自指派出去的,可人心难测。

  张策总得亲自出去看看,才能够知道真相。

  张策只希望能够通过科举制度让天下的士子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

  经过第一场考核的士子们全部都来到了咸阳城。

  这一次考核由张策亲自来主持。

  原本按照规矩这应该是由嬴政出面的,这毕竟是第一次科举考试,张策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嬴政直接拒绝了。

  嬴政将这次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了张策来处理,他留在幕后就行了。

  只要没出什么大事,嬴政就不出面。

  第一场考核和第二场考核结束了许久才开始进行第三场考核。

  因为有一些人居住的地方离咸阳城有些远,所以得给他们一些赶路的时间。

  当然也有一些人压根就赶不上,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钱财当做路上的盘缠,所以最后没有来到咸阳城。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张策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能不能够把握这次机会就得看他们自己。

  第三场考核,也是由张策亲自出来出题。

  等到三场考核都结束,科举制度算是落下了帷幕。

  最终的结果和张策最开始所预料的差不多,通过了三场考核的士子们大多数都是贵族子弟,其中的贫寒士子远远不足四分之一。

  情况甚至比张策最开始预料的要更为严峻。

  虽说大秦已经派了不少士子下乡,可这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最开始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

  很多普通的老百姓解决自己温饱都有些力所不能及,更何况是去考虑教育。

  对于此事张策倒是没有过于的计较,经过不断的发展,日后总归是会好起来的。

  只是那些落榜了的士子心中还是有些不甘,但是又无处诉说。

  这次的考核本来就是公平的,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能力。

  除此之外,他们还觉得有些对不起给他们提供了这一次机会的张策。

  在先前他们总觉得自己有着一身才华但是却没有遇到伯乐,在听说要举行科举制度的时候个个兴致高昂,觉得自己必定能够通过考核。

  有些本事的士子当真是通过了第一轮以及第二轮的考试来到了张策的面前。

  只不过第三次考核是由张策来进行出题,很明显他们这些贫寒士子确实是比不上这些贵族子弟。

  原因无他,他们自己能力不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