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冒顿求和,捷报再传咸阳城
如今,张策在陇西军中的声望甚至是超过了蒙恬。
嬴政想让张策做到的事,张策已经全然做到了。
蒙恬脸上的笑容都要藏不住。
“速速派人去与陛下传此捷报。”
蒙恬在陇西守了十年之久,自然也是有功劳的,恐怕此战过后便是要封侯。
军中也会有很多平民要一跃成为贵族。
同时也是陇西整体的胜利,所有人都是有功劳的。
今后,大秦便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版图扩张。
随后,蒙恬立即下令。
传令全军,列队入驻河西走廊。
接下来,整个陇西的兵团开始忙碌了起来。
张策与李信所带的军队,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冒顿杀了头曼?”
张策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支屠王。
实际上先前张策还觉得支屠王这个人有些懦弱和没担当,但是现在听他讲述了缘由,倒是也能理解了。
头曼和支屠王之间也算是有些交情,此时冒顿杀了头曼,首先便是有可能压根就不会来营救支屠王。
其次便是即使来了,此仗赢了,恐怕支屠王也难逃一死。
在这种情况下,支屠王选择投降确实是最明哲保身的选择。
张策看着眼前的支屠王笑了笑。
“原来如此。”
随后,张策又抬头看了一眼咸阳城的方向。
“所幸,此次倒是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另一边,陇西的大军成功的接管了河西走廊,冒顿的大军这才赶了过来。
只不过如今河西走廊已经是秦军的地盘,经过蒙恬的一番改造,河西走廊也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冒顿看着眼前的场景,气的一鞭子抽在了地上。
“支屠王。”
河西走廊还是失守了,尽管冒顿已经用了自己最快的速度解决掉头曼再赶到此处。
按照常理来说,河西走廊在坚持两三个月也是可以的,可是冒顿甚至都还没有赶到这里,河西走廊就失守了。
随后,他了解了在河西走廊发生的所有事情。
张策和李信穿过了沙漠之后来到了皋兰山,一把火烧了皋兰山的十万匈奴之后,又与蒙恬一起对河西走廊展开前后夹击的攻势。
支屠王实在难以应付,这才被逼投降。
“果真又是张策?”
冒顿已经听到过很多次这个名字了,当初折罗曼也就是死在了张策手里。
正是折罗曼死了,冒顿才有机会能够杀了头曼。
彼时的冒顿,实际上就开始警惕张策这个人了。
八马九牛阵毕竟是冒顿亲自提出来的,他自然知道要想攻破八马九牛阵有多大的难度。
只不过冒顿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是对于战场上的人所说的,张策一个人便破了八马九牛阵这件事情,还是有些怀疑。
在冒顿的眼中,那一战的失败也必定是因为折罗曼的决策失误。
可是张策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依旧表现非常,即使是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也和李信一起穿越了沙漠来到皋兰山。
随后还有精力可以前往威逼支屠王,将长戟钉在峭壁之中。
冒顿听着士卒给自己汇报的消息以及河西走廊上的防御,忍不住摇了摇头。
虽说失去了河西走廊,匈奴人依旧可以在北边放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他们也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防御关卡。
从此之后,匈奴与大秦之间的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战当中,也有两个人让冒顿心里烦躁不已。
一个是李信,一个便是张策。
蒙恬留在这里必定是继续守城,自然是不会对匈奴发起主动进攻的,但是李信和张策就不一样了。
李信现在已经开始训练骑兵了,而且还在蓄养牲畜,说不定以后也会直接北上。
而张策这个人实在是太超乎常人了,冒顿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
虽然说匈奴要是打不过的话就可以跑,但是毕竟也要有地方可以去放牧,总不能一直都在到处瞎跑吧。
而且冒顿现在也不知道秦国到底会如何安置支屠王,沉思了许久,冒顿才开口说道。
“派遣使臣。”
在这种情况下,冒顿必定是不会主动发起进攻的。
如今自己刚刚登基,河西走廊又失守,冒顿在匈奴人中的声望也是日渐下降。
若是再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到时候打着打着匈奴就四分五裂了,所以现在必须得停战。
与大秦求和,而且还得展现自己十足的诚意。
“派遣使臣前往咸阳与大秦求和,带上良马八千,种马五千以及一百斤香料,通通送予秦国,自愿与其开放互市。”
随后又叹了一口气。
“即刻退兵。”
既然已经开始求和了,那必定是要开放互市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秦国服软才有时间去好好的处理匈奴人自己的事情。
毕竟现在已经失去了河西走廊,匈奴人压根就没有资本可以和大秦对着干。
另一边,咸阳城内再一次响起捷报。
“传陇西捷报,飘骑将军张策,上将军李信,一道穿越千里沙漠,突袭皋兰山,覆灭三万匈奴士卒。”
“随后与蒙将军对河西走廊展开前后夹击,成功一举拿下河西走廊,迫使支屠王投降,不日便会返回关中参见陛下。”
距离上一次陇西传回捷报还没过去多久,这一次又有捷报传回来,旁边的群众也都跟着喝彩。
“这是又打了胜仗?”
“这才过去多久?”
陈平也有些疑惑,再一次听到了张策的名字,陈平也对他不再陌生了。
虽说先前陈平也听到了张策的名号,只不过因为他急于找到一个地方落身,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投入到胡亥的门下。
但是成为胡亥的门客之后却并未得到重用,这也是正常的,毕竟陈平这个人没什么名声。
后来陈平为了买书,可是又实在没钱,这便贪墨了一点。
可是正巧就被发现了,于是陈平还没做出点功绩就直接被赶了出去。
这倒是好,还未能在咸阳城里找到一官半职,便率先坏了名声,如今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将它收作门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