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残梦

夕儿思虑一夜,决定不再叨扰庵里,于是清早便向永怡师太请辞。“师太,这些日子多谢您和庵中小师傅们的照料,现下我的身体已无大碍。既然我与佛门无缘,也该是时候告辞了。”夕儿眼底满是感激与无奈。

“施主不必多礼,佛曰:种善因得善果,贫尼也不过是为自己种得善果罢了。施主接下来准备去向何处?”这些日子的相处,永怡师太看出了夕儿的难处。

夕儿迷茫的看着远方说道:“不瞒师太,这天下之大,我却没有想去之处。”

“慕云峰的半山处有一间茅屋,先前本是庵里用来堆柴火放闲物的地方,现下已闲置多年,要是施主不嫌弃,可前去此处。”看着夕儿眼底的迷茫,师太面色平和的开口到。

闻言,夕儿眼里闪出星光,像是随风飘摇的浮萍找到了寄栖地一样。“多谢师太,夕儿定会多行善事,报答您的大恩。”

就这样,夕儿住进了半山的小茅屋,庵里还特地给她送来了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庵里所做的一切,她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茅屋虽有些破旧,但对于夕儿而言,这意味着她有了安身之所,她不必再去思考去向何处。于是她欢喜地收拾起来,不出半日,小小的茅屋便干净整洁了。

茅屋前有块小小的菜地,因常年无人打理,现下已杂草丛生。初见这块菜地,夕儿便庆幸了起来,在谷里的日子,她跟着婆婆学会了耕织,这块地以后便是她的温饱地了。

有了这个安身之所,夕儿的心境便越发豁达了。生与死不过一念之间,然而死容易,活下来却很难。庵里好些小师傅出家前的日子都不比她好,然而她们却努力的去活,广发善心,感化世人。她想,她也要活好这一生,报答师傅们的搭救之恩。

一个月后,翊王府内。

“禀王爷,属下按照地形图探查,谷底确认无人,只在茅屋前发现一座新坟,墓碑上写着’婆婆之墓’。”追魂马不停蹄的回到王府,便前来复命。

闻言,轩辕翊的心口一痛,好似被人狠插了一刀。“你确定没有人?”

“确定,属下在谷底巡查三日,并未发现人迹。不过,属下在矛屋内发现了这个。”追魂从袖口处抽出一个小册子,双手呈给轩辕翊。

轩辕翊手指有些颤抖的接过册子,感受到册子粗糙的质感,他想:这应该是她亲手做的吧。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首离别诗“话离别,何作歌?最是心愁意难绪,君心犹可知?”

看着她对他的思念,轩辕翊心底猛抽了一下,那日王府门前的身影再次闪过,那个人一定是她。她来找自己,为何又避而不见?是看到他娶了心儿么?还是因为叶澜仙?

两年多前的那场大战,他以身试险,虽最后赢得胜利,但受伤严重,几乎致命。回天都后,心儿便来到王府照料他数月,等他伤完全好了,心儿对他说:“翊,我们成亲吧,就算是妾室也好,至少能常伴你左右。这次大战你几经生死,当我得知你坠崖生死不明之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坍塌了,也终于体会到我真的不能没有你。所以,我不在乎名分了。”

看着心儿眼底的伤痛与期望,他怎能拒绝,他本就许诺要娶她的,如今她终于肯嫁了,也算是对两人多年来感情的一个交代。

由于战事胜利,可获得封赏,他拒绝了一切赏赐,只求册封心儿为王妃。相处多年,他终究不想委屈了她。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如同他想的那样发展,他以为与心儿成亲,他会很开心,但是成亲当天他心心念念想着的却是另一个人。他想起与她拜堂成亲时的场景,当时他千般不愿,现在想来却有些后悔了。

与心儿成亲,他莫名的觉得对不起夕儿,所以一度心情不佳,成亲当晚喝得烂醉。在跌跌撞撞回新房的路上,遇到了与夕儿长相有五分相似的叶澜仙,他错以为她回来了,一把搂住来人,进了叶澜仙的房间。

欢愉之后,醒来时他后悔莫及,在向心儿赔罪解释醉酒之后,他得到了她的原谅。然而叶澜仙却纠缠不休,无奈之下,他只能封她为侧妃。

这两年多,他心里一直藏着她。他不是不想去看她,只是他不能去。皇兄对夕儿的心思他早已明白,在听闻夕儿去世,轩辕泽一月未曾上朝,在宫里醉生梦死。他怕自己贸然去寻她,引来轩辕泽,便会给夕儿徒添麻烦。而且,轩辕泽在他心里一直是根刺,他未曾想过,自己会这般在意夕儿与轩辕泽宫里的那一夜。

“追魂,带着所有暗卫,去寻这个女子。”轩辕翊拿过一张画像,那是他按照夕儿的模样画的一张蒙面肖像,画上那人的眉目让他熟悉到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