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不辞树

须臾,花景似乎想起什么来,这银钗像极了多年以前,他初入官场时,与王上微服私访时,一位渔夫送与季寒的礼物。

那渔夫白发苍苍,是位贫苦老人,家中无儿女,年纪大了,无人奉养。季寒瞧之可怜,赏他一些银两,够他生活到老。老渔夫感激他,把他祖传的一把银钗赠与季寒,季寒哪里会要,只是老人家百般说辞,他后继无人,没人可以传赠,今日与季寒结一份缘分,便赠与季寒。

季寒端看那银钗,总有莫名之感。心想着老渔夫穷困潦倒如此,也不曾变卖那银钗,定是那钗子极为珍贵,他老人家一番好意,他便收下了。

后来季寒才知,老渔夫并非不曾变卖,只是这世上根本无人见过此银,识银者,皆说是银,却也说不出个源处,说不是银,却也说不出是个什么。

季寒将此事说与首辅听,彼时王上王后和一众官员皆在,皆不识得此物,也就草草过去了,说不准还是个假的。

说来也怪,自银钗在旁,季寒时常心悸,再就大病一场,就连太医也瞧不出,逼的首辅征召天下能人异士,赏金万两,救治季寒。

最后的最后,首辅甚至找来了方士,那方士一瞧,是那银钗在作祟。首辅大怒,当即就要杀了那老渔夫,季寒连忙阻止,称那银钗在人家身边几十年都没有事,怎的偏到他身边就出了事,是他的问题,错不在老渔夫。

方士当下也说,这银钗缺了一颗宝珠,若能宝珠得以归位,则是个吉祥物。

季寒便寻遍这世间珍宝,要么不合适,要么不相配,时间一久,季寒干脆将它锁在宝库里,离他远远儿的,也不生病,也不瞧见,就忘了此事。

可是花景没忘。

当年季寒与首辅、王上说起此物时,他就在当场,他那时当的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谁人也注意不到他,可他偏偏注意到这只钗子了。他那时在想什么?是了,他那时在想,这支钗子若是能戴在他那天仙般的小妹妹头上,定是美极了。他的小阿颜,当时的模样,便可见将来的风姿绰约。对了,阿颜就喜红色,那银钗的一头,必配红色的宝珠才好看。

花景眯了眯眼,将银钗握在手中。不会错的,这支钗,就是季寒的。

“嗬,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的小妹,必是季寒之妻,将来,也必是母仪天下的王后。

五月,石榴花开,镇北将军府上穿花回廊一朵一朵石榴花冒出来,娇俏鲜红,舒展明媚。花颜站在桥上,观赏那将开未开的芙蕖,手中是言辞给她炒的小虾米,她嘴中没停,这边还不忘喂给鱼儿。

上京的天儿不比江南潮湿,这时风吹过,只让人觉得清爽,暖洋洋的。

最后一粒小虾米吃完,言辞就从桥头出现了,手中晃着牛皮色的纸,脸上笑意明显。

花颜当即反应过来,噔噔跑至言辞面前,“可是二哥来信了?”

“来了,你阿爹阿娘已经看过了,刚刚托人送来,也给你瞧瞧。”

五月有余,可算有封家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