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璧玦
“为什么会是安寿。”玉蔻望着小太监离去的背影,深深地陷入沉思。芫青见玉蔻呆呆地望着窗外,眉头紧锁,以为她还在犯恶心,便取来斗篷道:“今日外面天气尚可,奴婢陪娘娘出去透透气。”玉蔻摆摆手道:“不必了,我只是想静静地坐会儿。”芫青听了便将斗篷收起,又为玉蔻端来一碗热茶。玉蔻托腮闷了一会儿,忽又问芫青道:“你入宫多久了?”
“奴婢七岁入的宫,如今已有十八年了。”
“你对安公公了解多少?”
“奴婢入宫时,安公公便跟着圣上,听说安公公伺候了圣上二十多年,深得圣上信任,因此宫中的太监宫婢们都会巴结安公公,甚至有些妃嫔为了多得圣上眷顾也会讨好安公公。”
“这么说来安公公只听皇上差遣啰?”
“那是自然。不过如今娘娘深得圣上宠爱,有怀了龙裔,若是想要托安公公办什么事,我想他应该不会拒绝。娘娘若不方便开口,奴婢可代为转达。”
玉蔻挤出一丝笑容道:“我不过闲来无事问问,并没有什么事情。”又道:“就快摆饭了,你去看着吧,那些油腻的东西就直接赏下去,别让端上来了,我看见了就犯恶心。”晚膳摆上来后,玉蔻吃了没几口,便让撤下去了。听完芫青的话之后,玉蔻心中更是七上八下,不知如何自处。原以为她与尹桓经历了重重误会磨难,终于走到一起,前几日她还在为怀上了他的孩子而满心欢喜,可今日,他忽然又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杀父仇人,她多希望这还是一个误会,可是安寿与父亲无冤无仇,若非尹桓指使,无端端地怎么会去杀人。玉蔻一时忧思过度,便觉得有些头眼发眩,于是芫青服侍她早早躺下歇息。
尹桓如往常一般来到青鸾宫,却见玉蔻早已躺下,便坐到床边询问是否需要宣太医。玉蔻推辞道:“不过是觉得有些疲累,不用劳烦太医了。”尹桓笑道:“你是不是在悄悄准备一份大礼给朕贺寿,所以才会累着?明日便是朕的生日,不如今日就让朕开开眼,看你给朕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玉蔻支支吾吾道:“我还没来得及准备。”尹桓有些不开心道:“原来你根本没放在心上。”玉蔻在被子下轻轻摸着自己的肚子,现在她还没想好要不要告诉尹桓。半晌,她鼓起勇气开口问道:“陛下能跟我说说安寿吗?”
“朕自幼时便是安寿在身边伺候,这后宫之中是朕最信得过的人。”
“这么说来,他肯定不会背着皇上做事。”
“安寿每日都在朕身边伺候着不离左右,当然不会背着朕做什么。你怎么突然这么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呃,没······没有,我就是问问。”玉蔻转过身,用被子将头蒙上,不再说话。
“好啊,你是故意转移话题,寿礼的事情还没说完呢。”尹桓一把掀开被子,将玉蔻拖着坐起来,故意不让她睡觉。玉蔻被这么一闹腾,胃中翻江倒海起来,“哇”的一下将晚上吃的全都吐了出来,把尹桓吓了一大跳,也不敢在闹她了,只让芫青服侍玉蔻早些安歇。
次日,尹桓寿辰,正与祭祖大典一日。一大早,太后派人送来金寿星一尊,尹桓亲自到慈康宫拜谢。太后又问起玉蔻及其腹中皇嗣之事,尹桓草草敷衍了几句。太后又道:“几位太妃也备了寿礼,哀家思量她们平时奉银有限,不知攒了多久才备下这些贺礼,怪可怜见的,便没让人送过去给你,你在我这里先过过目,有喜欢的便拿去,若没有喜欢的便还还给她们,另外在备些赏赐让安寿一并送去,宽宽她们的心。”尹桓看了并无合意的,便留下安寿在慈康宫退还寿礼,然后带着其他人往太庙祭祖。
待尹桓走后,太后将安寿唤来跟前问道:“你可查到德妃的胎是真是假?”
安寿答道:“奴才细细看着,不像是假的,也暗中试探过石太医,也未曾发现有什么破绽。”
“这么说来,皇帝的病真的好了?”
“千真万确,奴才亲耳听到石太医说皇上已经痊愈。”
“那你要抓紧时间动手了,哀家不想重蹈当年覆辙,镇国侯说皇上已经开始动手削弱他的兵权了。还听说那德妃又冒出个哥哥,如今还被皇帝封了侯,假使让她在生下皇嗣,这皇后之位早晚是她的。王家的女儿还要过两年才到入宫的年纪,这两年中,哀家不能让任何人将后位占了。”
“奴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大的小的一并解决了。”
“还不是时候,如今因为有德妃在,所以皇帝摆明了想将后位留给她,可是按照位份贤妃在德妃之先,只要德妃无所出,那她与贤妃二人正好相互牵制,后位会一直空悬。如果现在德妃没了,难保皇帝不会立贤妃为后,到时候就难办了。”
“太后所言甚是,是奴才考虑不周。奴才这就着手去办那小的,太后安心听信儿。”
这时厚禄在门外提醒太后祭祖时辰将至,太后便让安寿告退,然后换了朝服往承德殿去。
尹桓听说玉蔻这些日子食欲不佳,便吩咐御膳房特地准备了开胃的羹汤,晚膳的时候派安寿送去。还没用完晚膳,青鸾宫便来人说德妃出事了。
尹桓赶到青鸾宫时,玉蔻正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额头冒着冷汗。尹桓质问芫青道:“怎么照顾你们娘娘的?白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芫青已经被吓哭了,回道:“娘娘原是好好的,可是刚喝了几口陛下赐的羹汤,突然用手压着舌根,让自己呕吐不止,直把胆汁都吐了出来。奴婢也不知道娘娘为什么突然这么作践自己。”
“太医呢?怎么还不到?”尹桓怒吼道。
安寿忙回道,已经派人去请了。原来正是安寿在汤内加了绝子草,此草无色无味,只在入口时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感,并且此草只在南越生长,中原大夫多不知有此药。正是考虑到玉蔻通医术,寻常药物必然察觉,因此才在汤中下了此药。安寿一听说德妃出事,以为事成了,又故意拖延了一阵才让人去宣太医。没想到玉蔻会将汤吐出来,安寿听芫青说完,心下暗叫不妙,但终究结果如何还须等太医来了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