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我吴孝祖演技大成

火车,剧烈晃动。车厢外,二十多个力工,站左右两边,拽着绳索拉扯。天气热得不像话,力工晒得皮红冒汗,衣衫湿透。

车厢内,更像个活蒸笼,铁皮把热量聚拢,几个群演,摄像,收音,导演,演员。这么多人喘气,呼吸,热量更是夸张。

“风扇!风扇呢!”

吴孝祖喝空了一瓶水,扯过来大风扇,呼~热风送过来,空气流动了。

呼。

心里燥气去了一点。

“别碰脸,妆能保持十分钟左右不掉。太热了。”

化妆师收拾工具,从关芝琳身边站起来。

“好了,都准备,演员!风扇撤了!瓶子,拿走!”

天气热,徐克脾气也燥,大声吼,拍摄也就开始了。

这场戏,是吴孝祖坐火车去广州,参加医学会。现在,他们就在火车上。

“Action!”

摄像机先给剧烈晃动的火车镜头,铁皮木车厢,纱布窗帘,乘客、餐车服务员,然后是打开的英文字典,接到吴孝祖的脸上。

他手指放在英文字上,身体有节奏的随着火车摆动。

“师傅,这么晃,你还能看进去啊?”

梁宽,坐在他旁边。换了演员,年轻,便衬托出吴孝祖身上的稳重。

“练武之人,时刻都是修行。站桩功夫,你化用了,就懂了。”

吴孝祖说话时,眼睛看着字典。最早的英文字典出现于1775年,吴孝祖手里这本,还是剧组从二手书店淘来的旧货。

“十三姨,这个单词怎么念?”

吴孝祖把字典推过去,镜头给到十三姨。

“ha:t,心脏。飞鸿啊,我给你当翻译的,你不用这么辛苦。”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行呢,留给我们国人的时间,不多了。”

吴孝祖摇头,收回了字典。

“哇,师傅你真厉害,这才几个月功夫,就能认识好多洋文,十三姨,有空,你也教教我啊?”

梁宽说话,看向十三姨。

“让你师傅教你啊。”

十三姨却把目光看向吴孝祖,回答得敷衍。

“嗯~师傅,我有点不大对劲呀。”

“这么多话啊,阿宽。”

吴孝祖接连被打断,不愉快。

“不是,五脏快震散了。”

“你晕车啊,别吃东西啦,会吐的。”

十三姨接话。

“不得,有鬼佬饭吃,我就不管它晕不晕了,师傅哦?”

饭菜上来,吴孝祖收起字典。

颠簸的火车,上的饭菜是汤,给的是汤匙。

镜头先给了梁宽,他汤勺抖得厉害。

吴孝祖呢,就表现的不同了,身子动到胳膊,有点类似久经海上生活的船员,实际上呢,是功夫里的化劲。

当然,吴孝祖的功夫还没练到传说中的化劲境界。但他可以演出来的嘛。本身就是童子功底子,所以展现出来,也很像那么回事。

“哇,师傅,你怎么不抖啊?”

吴孝祖一笑,没有回答,稳稳的喝汤。

牛排上来。

“飞鸿,牛排用刀叉吃的。”

咔嚓。

梁宽的牛排飞起来。吴孝祖单手接住。

咔嚓。

吴孝祖没控制住力度,刀把餐盘划裂开。

“噗,哈哈”

十三姨捂嘴笑。

“喂,阿宽,你怎么不吃?”

吴孝祖面上有点挂不住,见梁宽不动,转移注意力询问。

谁知梁宽哇的一声,跑到对面窗户,吐了起来。

车厢里,一下慌乱。

吴孝祖摇头,拿起牛排,塞进嘴里,三两口,咀嚼吞咽。

“咔!”

“怎样?导演?”

吴孝祖跑到监视器边,徐克坐在那,沉思,看着镜头画面,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现在的这版本表演,完全是吴孝祖提出来的角色思路。他赋予黄飞鸿一些不同的特质。但实际效果怎么样,还得导演点头说了算才行。

“怎么说呢。你的演技,没有问题。你让角色,有种超脱普通人物的特性,简单说,这种方式,有点失真。他少了普通人的面。”

“这样啊……”

吴孝祖低下头,他在剧情模式里,所经历的,真实的黄飞鸿,看来不太适应实拍。

“不过,我们在拍武侠片又不是家常情景剧。而你,黄飞鸿,又是唯一的主角。我觉得他超越普通人,也是种不错的表现形式。谁知道,现在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的角色呢。继续你的表演,我会对人物进行把控。做的不错。”

“英雄,就应该有些不一样才对。”

徐克拍他肩膀,肯定吴孝祖的表演。

“谢谢导演。”

吴孝祖点头,得到肯定,心里比吃了枣花蜜都甜。

短暂休息,吴孝祖吃了些东西,别看他是最重要的主演,可为了省钱,也没舍得找个助理。

他精力旺盛的像一个核电厂,拍戏这么一点点的消耗,可不能让他能源枯竭。

外景戏,其实搭的场景。

吴孝祖跟在徐克身边,小狗腿一样,听着他如何安排人员、调动静置。可太细节了。很多东西,你不亲身经历,根本不可能学到。

徐克搭外景有个特点,似乎是从《倩女幽魂》就开始了,或者更早一点。他喜欢用物件儿、人物,把镜头内填满,这种形式,格外适合古代背景的电影故事。因为会让人一下代入进去。让电影“活”过来。

《黄飞鸿》第一部,他就是如此处理群景戏。

到了第二部,同样的手法,也依旧好用。

鸟笼、茶楼、叉烧包,游街的示威者,旁边是押花押的赌坊,做生意的的小吃摊位,几乎塞满的场景。连游行者高举的横幅,也只能竖着过去。

像什么?

吴孝祖思索,忽的握拳拍手心。

这不就是港岛本地的普通生活嘛!

高房价下,高密度的人口,人们的生活,便会拥挤,这样的场景,你随便走到街头,弥尊道、钵兰街、中环,不管人们的衣着是昂贵或廉价,可都逃不了“拥挤”的生活。

“嘿,来一杯?”

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吴孝祖接过来,里面加了冰块。

关芝琳,面色红润,天热,她便只穿了件白色短袖和短裤。看起来,年轻活力十足。

“恭喜你啊,第一部出演的电影,就大卖了。”

“不会,运气好而已。几天没见,关姐你又好看了。”

“是嘛?爱情的滋润啦。太阳晒,不同你多讲。”

关芝琳摸脸,笑着说,举了下咖啡,回到遮阳伞下。